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河北中部是金元墓葬发现较多的地区之,1950年代发掘的井陉柿庄墓地至今仍是金元墓葬研究的重要材料此后金元墓葬陆续有新的发现,其中鹿泉南海山、井陉南良都、平山两岔、博野刘陀店等几处墓地得到了集中发掘。徐水西黑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配合南水北调工程而于2006年发掘的处金元时期墓地。这带的元代古墓早年即有调查记录,本次工作在调查结合钻探的基础上,发掘金元墓葬62座(另有2座清墓)。发掘工作和报告编写均由董新林先生主持。

  • 标签: 黑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发掘工作 墓葬研究 南水北调工程 50年代
  • 简介:七月初,洛阳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河洛春秋》主编张纯俭同志送我本书,书名叫《洛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他说,前不久市里请了批专家,开了个“研讨会”,大家从不同角度,对洛阳的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编著的。

  • 标签: 《洛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张纯俭 城市建设 定位问题 历史文化 资源优势
  • 简介:眼前放着的两件书法手迹,是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所书《满江红·题宋思陵与岳飞手敕》,图1示其后半,全文如下:

  • 标签: 手迹 书法 评读 满江红 文征明 书画家
  • 简介:近读李健才先生译文日本今西龙的《箕子朝鲜传说考》。此文是今西龙于1922年发表的,文中“认为《史记》、《汉书》等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只是传说,而被后人信以为事实,认为箕子是历史上的传说人物,实际并不存在,认为箕子并未到过朝鲜,在朝鲜的箕子遗迹及世系家谱等都是后人伪造的,是不可信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今西龙这篇“奇文”,我们应认真对待,何况它巳流传80多年,谬种流传,很有澄清之必要。

  • 标签: 今西龙 《箕子朝鲜传说考》 《史记》 历史研究
  • 简介:四川大学档案馆中收藏有诸多近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与郑德坤的往来书信,内容多谈及近代历史学、考古学、学术出版、研究机构交流等内容,是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 标签: 中国近代学术史 信函 学者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 四川大学
  • 简介:清代王犟善于山水画,作品清晖秀润,格调高古,形成我国清初画坛“虞山派”,号为“四王”之、“清六大家”之,遐迩闻名。公毕生不入仕途,专事绘画,笔耕不断,直到临终之年尚作画四幅。其画落款时大多自标以“临”、“摹”、“抚”、“拟”、“仿”之类字句,以致清末以来被某些人贬为“恶画”、“崇古保守”等,肆意歪曲,其实经历史印证并非如此。王犟绘画是“托古改制”,借古开今,另出新意。他成功集古人之“大成”,成绩卓著,影响代又代后学。

  • 标签: 山水画 画册 托古改制 虞山派 绘画 作画
  • 简介:2014年3月2819.“工·课——黄阳作品展”在本馆开幕。本馆馆长吕章申、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黄海鸣、墨斋画廊艺术总监林似竹等出席开幕式.陈履生副馆长、黄海鸣馆长.林似竹女士和艺术家黄阳先后致辞。吕章申馆长宣布展览开幕。

  • 标签: 作品展 副馆长 外交学院 艺术总监 美术馆 台北市
  • 简介:上世纪40年代初,爱国实业家赵雁秋先生收藏了清末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署皖南道姚体备的批信札,其书写时间为成丰十年十二月至同治元年三月(1861年1月-1862年4月),时值湘军、太平军“安庆之战”及皖南拉锯战的关键时期,札中多涉湘军在皖南的军事部署、军饷筹措及安庆战况密报等机密。其书写大多纵横急就、妙契自然,寓性情、襟度、风格于楮墨之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 标签: 曾国藩 左宗棠 姚体备 湘军 太平军 清代信札
  • 简介:《四川近现代纸币图录》黄岳明《四川近现代纸币图录》(以下简称《图录》),是高文和袁愈高合编的第二部四川货币图录,此书于1994年9月发行以来,深受泉界好评,尤其是四川泉友在研究本省钱币“土特产”一四川纸币的学术研讨活动中,视其为必备钱谱,受益匪浅...

  • 标签: 四川 纸币 图录 货币史 兑换券 浅评
  • 简介:1915年9月,孙中山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离婚,并于同年10月25日与宋庆龄结婚。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珍藏了六封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后写给卢慕贞的信函。笔者介绍了这些信函的内容,考订了寄发地点、时间,分析了他们相互的情感。

  • 标签: 孙中山 卢慕贞 信函 考订
  • 简介:胡适顾颉刚书信两通,分别载《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月7日第二集第十五期和1927年12月27日第集第九期,为此前诸胡适书信集所未收.经考订,此二信的撰写时间分别是1926年10月29日和12月26日.两信内容涉及敦煌学、中国文学史、蒙元史等诸多方面,是极为重要的近代学术史料.

  • 标签: 胡适 顾颉刚 书信时间 敦煌
  • 简介:致书和籍是汉简中的类重要的文书,目前对它的研究尚未取得的意见。本文认为作为通关文书的致书或籍是津关收到的有关门部门对所管过关人员的情况通报,或是事先对过关人员过关时的登记,是他们检验、放行的凭证,符传与致书并用,津关案验符传与致书的记载无差,方得出入。

  • 标签: 秦汉简牍 致籍 津关
  • 简介: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时期。当此军阀混战、藩镇林立之时,地僻西南的四Jl!地区也先后有王建、王衍父子与孟知祥、孟昶父子割据称帝,统治达五十余年,是为前蜀(公元907—925年)与后蜀(公元934叫65年)。这是历史上继三国蜀汉政权灭亡后六百多年又出现的两个地方政权。前后蜀割据政权的建立,客观上阻止了战乱向四Jl!地区的波及,为广大人民提供了个较为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 标签: 后蜀 称帝 割据政权 藩镇 孟昶 灭亡
  • 简介:馆藏东汉陶马是四川地区出土的大型陶质文物,身长般都在80cm以上,身高在100cm以上,出土时大多残破,经修复后入藏。由于陶马受出土前的埋藏环境的影响,陶马文物入库前修复保护处理不当,以及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了严重的腐蚀风化的损毁,需对其抢救修复保护。为此,对陶马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采用10%氨水、75%乙醇、5%醋酸和蒸馏水等对陶马进行表面污垢清除,用丙酮对已老化的粘合剂进行清除,对已经风化、酥松、掉粉、起层等部位采用5%~15%聚醋酸乙烯酯,D-801、GSP-53陶瓷加固;对断裂处采用505树脂、DG-4双酚胶粘剂、A356胶粘剂粘合等方法修复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这件东汉陶马的修复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恢复了本来面目,为今后修复保护大型陶马提供了宝贵经验。

  • 标签: 四川省博物馆 东汉陶马 病害分析 修复保护
  • 简介: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季宗元札》是其早年书法真迹,研究者对其书写年代说法不,以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说影响较大。信札内容反映的官职任满待迁及日常政务繁冗、督责严苛等现象,对比元朝官员任期和职权来分析,符合赵孟頫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任职兵部郎中时的实际情况。信札中提到赵孟頫获见大量唐宋绘画名作,也应是在大都任上才有此机会。故此,《季宗元札》书写年代应为至元二十七年。

  • 标签: 赵孟頫 致季宗元札 圆座署事 大都
  • 简介:<正>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爆发以后,袁世凯利用时机,重行登台。十月三十一日离彰德抵信阳接管对付革命党的前线军权,布置对武汉的猖狂反扑。十一月日,他又被授为内阁总理大臣,于十三日回到北京,从清政府手中接过了军政大权。但是,革命的烈火是扑灭不了的。从武昌起义到十一月底,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拥护共和。各地向袁世凯告警求援的函电,接连不断。这里共辑录了二十二篇资料,虽不全面,但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在革命风暴前面清王朝统治势力土崩瓦解的情况。这片告警、求援、索饷的呼声,弄得

  • 标签: 袁世凯 武昌起义 清政府 函电 告警 内阁总理大臣
  • 简介:虽然宇文氏统治的西周、北周时期大力提倡《周礼》,倡导孝道,但由于处于战事频仍之时,统治者又不允许文武大臣为父母亲人依礼制服丧,而是权变从事,由此造成了定的社会恶果。

  • 标签: 西魏 北周 服丧制度 权变 《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