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本土画种,历史悠久、文脉清晰、传承有序,是广大群众最为喜爱,也是文化馆艺术培训教学一门重要课程。代表中国民族文化中国画具有“诗、书、画”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在群众艺术培训教学,通过学习中国画,通过“诗情画意”熏陶,能使广大群众更深入、具体地了解我国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精华,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诗情画意,增进对艺术大师和理经典作品艺术价值了解,增进对与中国画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了解。东莞群众艺术馆开设中国画公益培训课程成功实践,切实体现了中国画教学在群众美术教学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画 群众文化 美术教学 传统文化
  • 简介:博物馆教育,从教育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基于儿童认知特性,博物馆儿童教育在实践更能突显博物馆教育人员教育特质和专业素养。在强调兴趣而非知识,强调探索而非接受儿童认知活动,选择合适教育方式,创设合理教育情境,将直接决定博物馆儿童教育成效。笔者结合多年博物馆教育实践,从博物馆儿童教育之方式、成效和情境创设等问题入手,提出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教育资源,创设适合儿童学习教育情境,通过调动儿童参与、促进儿童与展品互动、吸引家长关注、激发儿童想象力及教育人员通盘谋划等方式,全面提升博物馆儿童教育品质,激发儿童在博物馆学习兴趣,促进博物馆儿童教育之发展。

  • 标签: 博物馆 儿童教育 情境创设
  • 简介:艺品缘于人品,人品成就作品。生活就是从艺,从艺就是修行。让人格艺术起来,去生活、去创作。绘好地图,活出哲学,成为真正“艺术家”。

  • 标签: 人品 艺品 作品 “家”
  • 简介:文化馆是国家设置代表各级地方政府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开展群众性公益文化活动纯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民族舞教学原主要属于专业艺术院校教学内容,现将普及民族舞蹈作为提高群众素质和丰富文化生活内容之一,并通过文化馆这一群众文化平台向广大群众教授,既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物质文化需求,也是普及和改进群众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项有力举措。如何向学员教授好民族舞课程,是值得文化馆每位舞蹈老师认真研究重要课题。本文从营造氛围、激发舞蹈情感、规范教学用语等方面入手,就文化馆如何教授民族舞蹈谈一些看法。

  • 标签: 文化馆 民族特点 激发情感 规范用语
  • 简介:教育职能与博物馆相伴相生。教育是博物馆最重要目的,是博物馆公共价值实现重要途径,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有益补充,博物馆是任何机构都无法取代重要社会教育机构。当前中国部分博物馆,在展览质量及与教育活动结合紧密度、教育活动质量、教育人才质量、观众调查研究意识上还存在问题,导致教育质量不理想,离真正实现博物馆教育潜能,还有很长路要走。

  • 标签: 博物馆 教育 社会发展
  • 简介:作为文化艺术活动真实见证文化艺术档案,不仅是民族文化根脉,同时也是文化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建设不断推进,艺术档案工作在加快文化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本文从阐述艺术档案涵义及特点出发,在对其进行分类基础上探讨了艺术档案地位及其在群众文化突出作用。

  • 标签: 艺术档案 群众文化 作用
  • 简介:在初步回顾和检讨相关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剖析发生在粤东K城一个名叫钟村城中村民保护围龙屋行动个案,叙述了这一集体行动过程及其作为当事人客家民众态度和行为,探讨了集体行动情境民众、民俗、学者角色与影响,引发作者关于民俗研究取向问题新思考。K城钟村客家人保护围龙屋这一集体行动表明,仅从民俗事象静态描述来达成民俗学研究意义,将丰富复杂民俗生活、民间文化概括为一些有限材料,实际上既忽视了"俗"在生活文化整体被创造和重新发明,又忽略了作为民间文化传承主体"民"自主能动性,他们策略性地对民俗知识创造与享用,也忽略了作为民俗文化研究理性人——学者及其学术活动作用。民俗民、俗与民俗学者,应该都成为民俗学研究重要内容和对象,这也应是未来民俗学科发展新趋势与学术动向。

  • 标签: 集体行动 传统创造 民俗学研究
  • 简介:1927年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彻底结束阴阳历并行二元格局,强制推行国历。国历运动手段过激,对旧历作为民俗价值和惯性作用均估计不足。与官方政策适相对照是,在1945年国民党政要陈果夫编制出版《中华民国生活历》一书中,我们却发现了他对国历运动失衡进行了有意识地纠偏补弊。而且,透过这本日历,陈氏重建基层宗法社会及其礼制政治理念也得以具体揭显。

  • 标签: 陈果夫 《中华民国生活历》 节日 礼俗
  • 简介:以泥土为原料,用手捏制而成的人物、动物是人类最古老一种民间艺术。无锡惠山泥人曾经辉煌过一时,被称为无锡“三大特产”之一。惠山泥人是由两大元素组成:阿福形象与手捏戏文。阿福形象属于文化元素,手捏戏文属于艺术元素。惠山泥人兴起与无锡历史人文背景紧紧相系

  • 标签: 泥土 惠山泥人 兴起
  • 简介: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语境研究逐渐成为中国民俗学主导性研究范式。本文以三个社区神话传统田野研究为基础,对语境效度与限度进行了细致考察,发现语境在形塑神话文本、规定神话讲述场合、确立讲述人与听众构成及其规模、决定神话功能和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语境对神话传统影响具有一定限度:神话核心母题及其母题链组合、类型和基本内容,往往呈现出强大稳定性。就此而言,语境视角未能深入触及口头艺术形式和内容根本内核,因而具有局限性。对此,需要倡导"综合研究法"。

  • 标签: 语境 文本 研究范式 综合研究法 神话传统
  • 简介: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是完全不同两个概念。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沿袭和积垒。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经过去伪存真,去芜存精、或有创造性转化结果。世界上没有一条不带泥沙河流,也没有一种不带负面的文化。东方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如此。孔子及儒家文化既有杰出贡献,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他(它)负面既有孔子及其弟子自己在时代局限,但更多是权利绑架结果。

  • 标签: 国学热 国学 传统文化 文化传统 孔子形象 历史沉浮
  • 简介:在农耕时期,中国有难以计数村落,每一座都是一部装载厚重历史典籍,是典型民族文化活化石,凝聚着炎黄子孙文明历史、价值观念、生命感悟、族群标识、人文精神、宗教哲学、聪灵巧慧……可是没等到我们去仔细品读它、研究它、传承它,这些经历了千年风雨古村落,这些传统社会架构基本单元,这些百姓生存状态、生存想象基本范式,便在城镇化、商业化突飞猛进过程渐趋湮灭。剩余那些本可作为中国漫长农耕时代遗存和样板古村落,到底还能支撑多久?我们该怎样来保护这些地处偏远却维系着中国传统文化古村落?等农民彻底城居化之后,我们第二代、第三代人将对村落文明完全陌生,这些问题显得日益尖锐而紧迫。在城市古老印记已经渺如烟云之后,古村落是我们生命中最为沉重、最为惆怅情结。

  • 标签: 古村落 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感悟 民族文化 价值观念
  • 简介:中阮古称阮成,是中国古老民族弹拔乐器之一。本文通过对这件乐器制作结构认识以及个人几十年演奏这件乐器经验、体会,阐述了一些较科学使用与保养中阮见解。

  • 标签: 中阮 使用 保养
  • 简介:佛教音乐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佛教音乐特有的韵味很吻合人们宗教膜拜和祈求幸福心理。其音清新典雅,超凡脱俗,其韵幽远深长,唱者身心合一,物我两忘;闻者,胸襟豁然,神游情动,使人意念净化,于袅袅音声细细体味人生真谛。

  • 标签: 音乐 佛教曲牌 梵呗 发展
  • 简介:“孟姜女哭长城”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民间传说,一直以来,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近十年来,还不断作为一些影视历史剧素材,如电视剧《秦始皇》等。

  • 标签: 孟姜女 长城 《秦始皇》 故事梗概 民间传说
  • 简介:马来西亚第二大洲沙巴,位于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岛北端,东北部与菲律宾为邻,三面环海,有长达1400多公里海岸线,因四季温暖如春百花盛开,再加上处处风景如画,因此有“上帝后花园”之称,是享誉世界旅游胜地。

  • 标签: 后花园 上帝 沙巴 马来西亚 旅游胜地 菲律宾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日本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剧,民俗学面临着研究对象消失危机和如何应对变化进行学科自身调整迷惑。柳田国男离世后,人们对柳田思想在继承同时开始进行反思和重新解读。对于柳田确立"日常态-非日常态"分析概念,波平惠美子于1972年首先提出第三元素"污秽.晦气"(KEGARE)概念,之后引发了和樱井德太郎之间"波平.樱井之争"。论文将围绕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民俗学界出现这场"日常态-能量枯竭态-非日常态"学术争论,对该民俗学研究基本课题作出客观全面的梳理,考察其在民俗学史上定位和意义所在。

  • 标签: 分析概念 HARE(非日常态) KE(日常态) KEGARE(能量枯竭态)
  • 简介:夏末一天早晨,我们从甘肃临夏县驱车南行,去游览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城西1公里大夏河滨,旧称扎西奇寺,是中国著名的藏传佛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 标签: 拉卜楞寺 活佛 圣洁 甘肃 临夏县 格鲁派
  • 简介:少儿舞蹈,相比成人舞蹈而言,偏重感性形式和生活化,无需太多理性逻辑和沉重思考。选择少儿舞蹈题材,最明显也是最重要切入口就是生活。

  • 标签: 少儿舞蹈 生活切入 艺术切入 心理情感切入
  • 简介:南澳草龙舞精髓集中体现了深圳渔民文化思想、社会地位、民间信仰、文化内涵,独特渔民民间艺术和渔民智慧。这种渔民文化涵盖了南澳渔民社祭文化,承载着南澳渔民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对研究南澳渔民生产、生活以及历史情况,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南澳草龙舞 民俗特色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