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形象界定为用于记录与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事物所呈现的状态及属性的信息,从而实现中西方学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内涵理解上的对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目的地形象分成本体形象、传播形象与感知形象三个层面,就每个层面形象测量的内容进行归纳综述,从而将目的地形象测量内容的众多观点置于一个可统一、可比较的框架中,从而为我国的目的地形象测量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旅游目的地形象 测量内容 综述
  • 简介: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方法是现今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不同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本文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部分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重要研究文献,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作了介绍和评述。

  • 标签: 目的地形象 测量 方法
  • 简介:1908—1909年,美国克拉克探险在黄土高原腹地的晋、陕、甘等省区进行了480余天的综合科学考察,行程3200余公里,沿途进行动物标本收集、地图测绘、气象观测等活动,对途经地区的气象、地貌、水文、植被、动物、城镇、商贸、人口、交通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调查和记述,是清代后期西方人对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最为系统的一次考察。本文以《穿越陕甘》的记述为中心,结合相关英文文献,重点阐述克拉克探险的组建造程、行经路线、调查方法、考察内容等,并与同一时期其他欧美探险进行比较,以客观评价克拉克探险的考察收获。

  • 标签: 克拉克 探险 考察 黄土高原
  • 简介:本文对旅游就业弹性进行了线性测量,较之于以往点弹性的测量能够更好的反映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测算出的旅游就业弹性大于第三产业的总体水平,因此得出结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就业.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旅游就业人数的核算方法和旅游业就业弹性的线性测量方法.

  • 标签: 旅游业 就业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