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8年3月19~20福建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西南急流充足的水汽输送和不稳定能量,再加上锋面、低层切变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冷暖空气的交汇使得层结不稳定性和垂直上升运动不断加强,进一步触发了福建南部地区飑线的出现;在降水大值区上空的对流层低层以辐合区为主,而对流层上层则以辐散区为主,这种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式对于上升运动的加强较为有利,同时也是降水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上游地区的广西南部有水汽通量的大值区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时,福建省中南部沿海地区的水汽通量则在8~12g·s-1·cm-1之间,沿海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在35~46mm之间,对于降水云团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 标签: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福建省
  • 简介:摘要本文以2019年1月12-13发生于天津机场的大雾天气过程为例,结合本场的高空图、地面图和本场的观测数据对本次大雾的形成、维持和消散条件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机场今后的大雾预报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大雾预报的准确率,抓住大雾消散的关键要素,更好的为机场提供大雾天气的相关服务。

  • 标签: 平流雾 辐射雾 天气形势 服务 飞行
  • 简介:摘要2017年10月下旬至2018年4月中旬乳山市降水量为43.6毫米,较常年同期(101.9毫米)偏少57.2%,较去年同期(155.8毫米)偏少72%。全市土壤墒情下滑干旱面积逐渐扩大。乳山市气象局抓住有利时机,气象部门全力以赴,2018年4月22人工增雨作业,影响面积1668平方公里,有效增加自然降水821.166万吨。现通过对天气形势、前后的降水强度进行对比分析,指导产品进行检验,初步分析此次人工增雨过程作业效益。从分析上看,此次增雨效果明显,对辖区内的各乡镇缓解了旱情。得到了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可。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分析 作业效益 乳山市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全球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6年8月24—25发生在喀什地区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雨天气主要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在状况下产生的,对流层中层冷空气的不断扩散,低层切变线以及地面冷锋是对本次强降雨天气带来影响的主要天气系统。在水汽通量散度场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此次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喀什发生的这次强降雨天气对流发展系统特别旺盛,降水落区区域的垂直上升运动释放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为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动力机制。喀什大部分区域K指数均达到40℃以上,并且K指数呈现出先上升之后逐渐变小的态势,促使不稳定能量从积聚到逐渐释放,进而促进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强降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 喀什
  • 简介:摘要本文对铜仁市2016年7月3-4暴雨发生的天气背景、中小尺度系统发生等详细分析,探讨暴雨过程形成的物理机制,并从中总结暴雨天气发生及发展演变规律和特征,为今后的暴雨预报工作积累一定经验,以提高暴雨预报预测能力。

  • 标签: 铜仁市 暴雨 天气过程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全球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6年8月24—25发生在喀什地区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雨天气主要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在状况下产生的,对流层中层冷空气的不断扩散,低层切变线以及地面冷锋是对本次强降雨天气带来影响的主要天气系统。在水汽通量散度场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此次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喀什发生的这次强降雨天气对流发展系统特别旺盛,降水落区区域的垂直上升运动释放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为暴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动力机制。喀什大部分区域K指数均达到40℃以上,并且K指数呈现出先上升之后逐渐变小的态势,促使不稳定能量从积聚到逐渐释放,进而促进强降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强降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 喀什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ECMWF及T639形式场及分析场资料分析2018年11月3-7都兰县连续性降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整体环流形式由两槽一脊逐渐转变为两高一低的环流形式,槽后冷空气向南入侵,加上随着系统发展都兰地区形成横向切变线,是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2)水汽来源于阿拉伯海,从波斯湾向东北方向输送从西北路径进入青海海西地区。(3)降雪前到降雪期间,低层一直有正涡度输送,500hPa上持续的正涡度输送,加强了低层辐合上升运动,K指数也一直处在大值区当中,为降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4)强辐合中心、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环流配置、深厚的上升运动区域,及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强,有利于产生暴雪天气过程。

  • 标签: 暴雪 环流形式 动力条件
  • 简介:摘要2018年1月2~4迪庆州出现了2017年入冬以来的首场大雪天气过程。现用micaps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式演变、物理量诊断分析等分析了500hPa高空形势及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涡度等物理量场特征。得出500hPa图上深冬季节典型的孟加拉湾南支槽建立,逐步加深东移,携带水汽影响云南大部分地区,极易导致迪庆州大雪天气的暴发;垂直速度的强上升运动区、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区、涡度的正值区与强降雪区表现为很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首场大雪 南支槽 物理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