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火花离子是一种强流单次脉冲真空型离子,它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压强低、束流大和可以随时立即工作等优点。火花离子的工作物质以固体形式存在于离子电极当中,在未工作时处于高真空状态,当放电开始时,在脉冲高压作用下,离子电极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并形成等离子体,同时得到相应的金属离子或者所吸留的气体元素离子

  • 标签: 火花离子源 脉冲工作 瞬间放电 等离子体
  • 简介:目的:激光诱导火花点火(简称激光点火)是取代传统的靠近缸壁的单点电火花点火以实现稀薄燃烧、提高热效率和改善排放的新型点火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种点火方式在定容弹中的点火及燃烧过程的压力上升率、最大爆发压力及放热率为激光点火技术在内燃机中的应用提供设计过程的参考依据。创新点:1.同时进行两种点火方式的试验,保证对比研究的准确性;2.激光点火采用532nm和1064nm波长的两种激光进行对比;3.直接采用汽油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记录不同当量比的汽油空气混合气在定容燃烧弹内激光点火(532nm和1064nm波长)及电火花点火的燃烧过程压力变化:1.对比分析三种点火情况的压力上升率和最大爆发压力;2.通过公式计算,对比分析三种点火情况的放热率。结论:1.532n/n与1064nm波长激光点火的压力上升率和最大爆发压力都在当量比为1.8时出现最大值,其中532nm波长激光为39.4MPa/μs和0.68MPa,1064砌波长激光为38.8MPa/las和0.67MPa:而电火花点火的压力上升率和最大爆发压力则在当量比为1.6时出现最大值,分别为38.1MPa/μs和0.67MPa;2.激光点火的稀燃极限相对电火花点火对应的当量比更小;3.三种点火类型的放热率规律与压力上升率变化规律一致。

  • 标签: 激光点火 电火花点火 压力上升率 最大爆发压力 放热率
  • 简介:火花加工是基于工具与工件间脉冲性火花放电产生的电腐蚀现象来加工工件的,特别适用于复杂形状、特殊要求零件和难加工材料的加工。但是电火花加工r机理极其复杂,加工参数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由于操作者的经验和知识所限,往往使电加工机床的性能和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达不到加工要求。电火花加工所选取的工艺参数直接决定工艺效果,而工艺参数和工艺效果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解决工艺参数选择难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电火花加工选择模型,进而实现工艺参数的自动优化选取。

  • 标签: 电火花加工 选择模型 加工工艺 改进BP网络 工艺参数选择 电加工机床
  • 简介:火花加工过程中,间隙内进行能量转换,间隙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脉冲电能的转换效果,在微细电火花加工过程中这种影响更加明显。同时,这也是评判放电加工是否顺利进行的主要标准。在科研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放电状态,特别是微细电火花放电加工过程中的波形进行研究,因此,组建了一套用于采集放电波形、检测放电状态的放电监测系统。

  • 标签: 微细电火花加工 监测系统 LABVIEW 应用 加工过程 间隙状态
  • 简介:采用Skyrme能量密度泛函研究重离子极端垒下熔合反应。基于Skyrme能量密度泛函以及扩展的Thomas-Fermi近似得到的入射道熔合势垒,结合我们提出来的经验的势垒分布函数,计算了一系列熔合体系的近垒熔合截面,与实验数据能很好地符合。进一步考虑熔合势垒曲率的能量依赖,研究了一些体系的极端垒下熔合,发现极端垒下熔合截面深度压低现象能被满意地再现。

  • 标签: Skyrme能量密度泛函 垒下熔合 势垒分布 势垒曲率
  • 简介:利用4.5MeV的氪离子(Kr^17+)辐照(100)晶向本征未掺杂和高掺锌(P型)、(100)和(110)混合晶向的高掺硅(N型)砷化镓(GaAs)半导体材料,辐照注量为1×10^12~3×10^14cm^-2,测试辐照后材料的拉曼光谱。随着辐照注量增大,材料的纵向光学(longitudinaloptical,LO)声子峰向低频方向移动,出现了明显的非对称展宽,并且N型样品辐照后,晶体结构损伤要大于P型与本征未掺杂样品。3种类型样品的LO峰频移随辐照损伤的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表明,掺杂元素不影响材料本身的晶体结构,可能是因为混合晶向的生长方式导致辐照后N型GaAs结构稳定性变差。

  • 标签: GAAS 拉曼光谱 辐照效应 晶体结构
  • 简介:为了提高Mach-Zenhder干涉仪的分辨率,需要提高探针光输出亮度。用系列程序进行了低功率密度长焦线类镍银的优化设计。1%预脉冲,驱动激光能量EL=95J,焦线100μm宽、27mm长,25mm长靶,f12=2.75ns,增益系数G=10/cm,增益长度积GL=25。

  • 标签: 类镍离子 碰撞机制 优化设计 功率密度 激光能量 增益系数
  • 简介:介绍了朗缪尔探针法测等离子参量实验的基本原理。分别利用两种方法对等离子参量进行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并对结果做了分析、讨论。

  • 标签: 等离子体 放电管 气体放电
  • 简介:由于Tc7.3V的高电离电位,采用传统的正离子质谱测量方式极为困难。世界上,仅LosAlamos实验室开展过Tc的负离子质谱分析技术研究。本年度采用新型发射剂,建立了Tc的负离子质谱分析技术。并利用该技术结合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标定了人工生产的^97Tc稀释剂。

  • 标签: 质谱分析技术 负离子 TC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应用 测量方式
  • 简介:电感储能脉冲功率以其储能密度高、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物理、高功率激光、电磁辐射等研究领域。其技术难点在于高功率和小型化,因此,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通过对电感储能脉冲功率中最关键部件-电爆炸丝断路开关性能研究,研制出了较高性能的电爆炸丝断路开关,大大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从而提高了功率的输出功率。通过一体化结构设计,实现了脉冲功率的小型化。

  • 标签: 脉冲功率源 电感储能 电爆炸丝断路开关 能量传递效率 高功率激光 等离子体物理
  • 简介:新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案为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脉冲的形状规则,脉冲间隔变化混沌,信息包含在时间间隔里面,对波形的形状低敏感。这样通信中噪声滤波器和同步混沌脉冲发生器的使用使得系统实用性大大提高。本文分析和仿真了其实现的可能性。提出对更为复杂的混沌函数作为载波的可行性。

  • 标签: 混沌 脉冲位置调制 非线性DSP
  • 简介: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多层屏蔽复合涂层,根据钽、钨、锡材料的物理特性及工艺特点,分别设计了自动喷涂工艺,既保证了涂层的性能,又提高了喷涂工艺的重复性;在喷涂区域使用氩气保护装置制造局部隋性气氛,简便有效地控制了涂层材料在高温等离子体喷射过程中的氧化:综合使用温度测试、力学拉伸、金相组织及化学成分等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优化喷涂功率、喷涂距离等喷涂参数对基体温度、涂层中氧化物含量、涂层密度的影响,优化喷涂工艺参数,制备出厚度均匀、绢织致密的Ta/W/Sn复合涂层。

  • 标签: 等离子体喷射 复合涂层材料 LYL2铝合金
  • 简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LowTemperaturePlasmatechnique,LTP)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本研究采用LTP技术对氟橡胶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后的氟橡胶应用于三氨基三硝基苯炸药(TATB)为基的PBX体系中(TATB-PBX)对PBX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LTP技术运用到PBX中,对提高PBX的综合性能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低温等离子体 氟橡胶 表面改性 PBX力学性能
  • 简介:综述了基于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对超重核合成中入射道静态势的研究,重点从静态势垒高及其与质量不对称度的关系说明弹靶组合不对称有利于熔合反应的发生,而接触点驱动势最大所对应的弹靶组合为合成超重元素的最佳选择。

  • 标签: 入射道静态核-核势 质量不对称度 驱动势
  • 简介:一直以来,主要采用重量法测定BHP(Basichydrogenperoxide)废液中氯化钾的浓度,一般要经过酸化、蒸发、烘干至称重才能得到分析结果,耗时长,操作繁琐。离子色谱法测定常见阴离子(F^-,Cl^-,NO3^-,SO4^2-等)以简便、快速、灵敏而著称,如果将离子色谱法引入BHP废液的分析,无疑将大大减少工作量,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是BHP废液碱性很强、过氧化氢浓度较高并且含有机稳定剂,必须预先进行样品前处理。实验采用电炉加热、灼烧分解,C18过滤有机物的前处理方法,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Cl^- BHP 废液 测定 SO4^2-
  • 简介:介绍了使用2.45GHZ微波源激励产生常压等离子体射流(MPJ)的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实验内容丰富,适合教学要求。

  • 标签: 微波 常压 等离子体射流
  • 简介:利用改进的穿透几率形式首次碰撞方法来减弱离散纵标方法固有的射线效应,计算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弱射线效应。

  • 标签: 射线效应 碰撞 离散纵标方法 几率
  • 简介:高功率超宽谱(uwB)是高功率微波源的一种,其辐射的超宽谱电磁脉冲体现出宽频带特性,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美国和俄罗斯等都高度重视高功率超宽谱脉冲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标签: 高功率微波源 脉冲技术 超宽谱 电磁脉冲 宽频带 俄罗斯
  • 简介:阳极杆箍缩二极管产生的X射线焦斑小,达亚mm量级,且焦斑位置稳定,是一种理想的闪光X射线照相加速器二极管.但是,由于其工作阻抗较高(约40~60Ω),导致无法与大电流低阻抗的脉冲功率匹配.通过预先向二极管中注入等离子体,可以降低二极管最初工作阶段的阻抗,实现与低阻抗驱动的匹配.预充等离子体的密度直接影响二极管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对等离子体鞘层和空间电荷限制流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预充等离子体阳极杆箍缩二极管的工作过程和等离子体密度对二极管的电子束箍缩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剑光一号”加速器水线输出参数(峰值电压为1MV),给出了合适的预充等离子体的密度范围为1015~1016cm-3.

  • 标签: 等离子体密度 预充等离子体阳极杆箍缩二极管(PFRPD) 鞘层 空间电荷限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