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针对传统震害预测方法逐栋抽样计算建筑物抗震性能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聚类径向基(ACCRBF)网络模型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依据不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下多层砖房实际震害资料,对模型进行训练,在模型输入和输出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利用这种映射关系对未知样本进行分类,实现对多层砖房震害分析和预测。模型输入为反映结构震害影响因子,输出为给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下结构震害等级。研究表明,基于ACCRBF网络模型多层砖房震害预测结果与震害实例基本吻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ACCRBF网络 多层砖房 震害预测 震害因子 破坏等级
  • 简介:弹性波速度是非常重要力学参数,可用于场地类别划分、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以及判别砂土、粉土、黄土液化、黄土震陷等。准确测得场地波速资料是进行土工设计和预测岩土地震灾害关键技术环节。本文收集了甘肃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小区化实测原位波速资料,分类指出了存在问题,以反面案例形式给出了波速数据处理时应注意问题和分析方法。

  • 标签: 原位测试 剪切波速 纵波速度 问题分析
  • 简介:地震宏观异常信息越来越多地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通过对地震宏观异常分析,确定地震宏观异常主题描述方式,选取特征关键词,构建特征向量空间,利用向量空间模型计算主题相关度,从而实现面向地震宏观异常主题爬虫.在实验中分别进行了主题爬虫与传统爬虫信息采集工作,结果表明,主题爬虫在单位时间内可获取更多地震宏观异常信息,这也验证了主题爬虫在地震宏观异常网络信息获取与传统爬虫相比具有更大优势.

  • 标签: 主题爬虫 地震宏观异常
  • 简介:回顾了内蒙古地震台网建设发展历史,阐述了各阶段地震台站建设情况,通过“九五”和“十五”建设,内蒙古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 标签: 地震监测 台站 地震台网
  • 简介:天津市地震局在进行专业数据存储时,采用了基于iSCSI技术IPSAN网络,与原有FCSAN网络结合,形成了多种应用模式、不同服务等级数据存储网络。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EMCCX4.120系统iSCSI存储技术,以及其在地震专业数据存储中应用情况,分析对比了几种存储技术数据交换效率,并为今后iSCSI存储技术在行业中应用提出了建议。

  • 标签: ISCSI IPSAN 地震 数据
  • 简介:本文针对目前地震知识培训缺乏互动和沟通问题,以本体化地震宏观异常信息知识库为基础,将以目标为驱动体验式认知方法应用于系统设计中,实现了面向公众地震宏观异常信息认知培训游戏系统.该游戏系统将知识融入到以目标为导向体验场景和体验任务中,以心流体验激发用户学习动机,使公众在游戏中自主地解决问题,高效地完成对地震宏观异常知识认知,更好地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群测群防工作.

  • 标签: 地震宏观异常 培训 游戏系统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震软件评估平台基本架构和功能,通过具体测试实例阐述了评估平台应用,为地震行业专用软件测试提供了一个比测运行软件支撑平台。通过对被测软件进行合理、有效测试,评价了被测试专业软件在数据汇集、数据交换、实时处理、交互处理、地震编目、数据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测震专业软件提供了相应实验依据,为地震行业专用软件质量保证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测震软件 软件测试 实验评估
  • 简介:本文从当前网络所面临安全问题出发,阐述了天津地震信息网络系统所面临安全威胁,以及针对这些情况所进行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建设工作。文中详细列举了系统中使用安全设备与应用情况,以及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中措施要点,可为行业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地震 信息 网络 安全
  • 简介:作者于2013年6月底,前往芦山、雅安和成都等在“4·20”芦山地震中震感强烈村镇,对地震前宏观异常信息开展了采集与调研.通过设计宏观异常调研问卷,与当地居民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共收集134份问卷,其中含有地震前宏观异常信息88条,包括动物、气象、地声、地磁、地下流体、地雾、人体7种类型.通过调研以及对调研问卷分析表明,芦山地震前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和范围宏观异常现象,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前宏观异常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调研中还发现与城市相比,农村因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自然现象相对少受人为干扰,是地震前宏观异常主要发生地,因此,应该加强广大农村地区地震认知培训和宏观异常上报信息平台建设,发挥专群结合在地震预测预报中作用.

  • 标签: 芦山地震 宏观异常 地震预测 专群结合
  • 简介:介绍了建立新一代地震区划图所采用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总体思路,并从资料、衰减关系分区、衰减关系模型、回归方法、转换等方面说明了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建立过程,给出了我国分区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结果。新地震动衰减关系建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基于更加丰富可靠强震记录和烈度资料;二是采用了具有大震近场饱和特征地震动衰减模型;三是采用了使结果更加稳定分步回归方法;四是在地震动衰减关系分区时考虑了地震活动性特征。与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衰减关系相比,由于地震动衰减模型变化和高震级强震记录增加,高震级下峰值加速度有所降低,而中强地震区峰值加速度则在低震级时有所提高。

  • 标签: 地震区划图 衰减关系 地震烈度 加速度
  • 简介:简要介绍了山东省地震行业信息系统组成和功能,以及新建系统项目背景、建设需求。介绍了光纤通信发展历程,Epon和Gpon技术基本原理及优、缺点和采用光纤组网技术优势,以及结合山东省地震局信息系统实际和今后业务发展规划。同时考虑了如何设计、技术思路和实施方案,以使该设计思路和方案最大程度发挥优势。

  • 标签: 光纤组网 PON技术 物理隔离 OLT ONU技术 LAN+FTTD技术
  • 简介:简要介绍了新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形成过程,重点分析了潜在震源区三级划分、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途径差异、不同级别活动块体边界带对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控制作用、发震构造模型及其在潜在震源区划分中应用等主要技术特色。共划分出29个地震带、77个地震构造区和1199个潜在震源区。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中综合方案相比,东西部地区潜在震源区个数都有较大增加,其中东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6.0、6.5和7.0级中强潜在震源区个数明显增加,与划分工作中加强了该地区中强地震发震构造判识研究相关;而西部地区体现在震级上限7.5和8.0级高震级潜在震源区个数大幅度增加,与划分工作中注重了活动块体边界带高震级潜在震源区划分,以及强调应用发震构造模型指导潜在震源区划分技术特色相协调。

  • 标签: 新地震区划图 潜在震源区 技术特色 三级划分
  • 简介:本文阐明“大地震”与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区别与联系。并以龙门山地震带中段北川.映秀潜在震源区为例,揭示“大地震作用”与罕遇、极罕遇地震作用联系。指出了当前抗震设防体系存在科学技术问题,“抗大地震作用”应该考虑极罕遇地震动影响。

  • 标签: 大地震 罕遇地震动 极罕遇地震动 超越概率
  • 简介:地震宏观异常是指地震前后人感觉能直接察觉到自然界异常现象,本研究在芦山地震后,针对公众通过微博发布异常信息进行搜集,提出从真实性、完整性、信誉度和关联度四方面对公众提供微博宏观异常信息进行筛选方法,并根据筛选后信息从时间角度、空间分布等方面进行芦山地震前后宏观异常信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后是有宏观异常出现,公众关注异常种类主要为动物异常与天气异常;震前发生宏观异常占宏观异常总数67%,但仅有30%被发布;微博发布宏观异常信息中,大多位于距离震中较远成都市,而非震中地区.微博信息可以作为宏观异常信息一个主要及时信息来源,有助于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工作中作用.

  • 标签: 微博 芦山地震 宏观异常 信息筛选
  • 简介:以伊朗巴姆地区为例,对伊朗巴姆地震造成地表形变进行了差分干涉测量,得到了垂直向同震三维形变场,并运用GIS三维分析技术对形变场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地震在巴姆城市东侧造成了较大形变,在西侧也产生了微量形变。巴姆城市北部地块沉降,南部地块隆起。同时在巴姆城市南部可明显看到地震造成断层。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C波段SAR数据D-InSAR技术在干燥地区监测地表形变方面的可行性。本文对产生去相关效应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对于干燥少植被地区干涉效果较好。并指出,如果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提高雷达干涉测量精度并降低观测成本,同时将该技术与GPS、GIS等技术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研究形变机理,这将对地质灾害研究产生重大意义。

  • 标签: 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 同震形变场 去相关效应 ENVISATASAR数据 伊朗巴姆地震
  • 简介:本文以收集西南地区1950年以来301个典型破坏性地震震例数据为基础,选择关联规则和决策树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地震经济损失与当地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规则,并对关联规则和决策树两种不同挖掘方法得出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 标签: 经济损失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决策树
  • 简介:在对内蒙古形变台网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观测质量、预报与应用、观测效能各方面综合评价监测效能基础上,对观测资料精度进行了延续性评定。客观准确评定、计算观测资料序列精度指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资料和维护系统正常运行。以M2波潮汐因子为基础对观测资料做量化评定,更注重观测手段科学性与在地震监测中实用性。

  • 标签: 形变观测 固体潮汐 M2波 观测资料
  • 简介:微博平台有用户群大、公众参与性强、实时性等优点,同时微博平台信息又具有信息真伪难辨、地址信息模糊等缺点.本文以芦山地震为例,针对微博内容如何提取和地址如何定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如何在网络微博平台中及时提取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提出了聚焦爬虫技术,并对微博地址进行了分类,同时将正向最大匹配和特征词地址分词中文地址匹配模型应用于地址信息提取和地址匹配中;最后将不同地址类别定位为不同行政级别,使微博平台和微博信息得到了充分利用.通过研究认识到微博信息在反应震前异常发生趋势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动物异常和气象异常所占比例较大),是不能被忽略:地址方面可以看出异常随着时间逼近有向震中聚集趋势,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微博平台 聚焦爬虫 地震宏观异常 分词技术 地址匹配
  • 简介:为了解决福建省流动前兆地震台网基础信息保存分散和查询检索不便,本文采用JOOMLA开源CMS系统,结合GooglemapAPI,快速架构了基于WebGIS流动地震前兆台网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具有查询福建省流动观测台网台站信息、测项信息、地理信息、人员信息等基础信息数据功能,并可动态浏览地图,进行地图检索与数据库备份,极大方便了科技管理人员快速查询流动地震台网信息。

  • 标签: JOOMLA 快速搭建 WEBGIS 流动地震前兆台网 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