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地震现场的通讯环境极为复杂,公共的网络接入模式在地震时往往很难保证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文件传输和视频通信。本文根据地震带来的破坏程度的不同,针对地震现场的具体通信情况,以及地震应急工作中现场网络通信的需求,提出多项确保地震现场局域网络和后方指挥中心之间通信畅通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地震应急 现场 网络传输
  • 简介:本文介绍了DDN在数字地震数据传输中的应用、DDN线路的调试以及如何解决调试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 标签: DDN 传输 调试
  • 简介:本文介绍了无线扩频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在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所组成的无线传输网络,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有线传输网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 标签: 无线扩频系统 数据传输 抗干扰 PN码
  • 简介:地震前兆和地震观测的数字化传输1.引言地震观测在经历了沙盘记录、薰烟记录、电子放大等模拟记录阶段后,在19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外已不断地对地震观测数字化传输进行研究与应用。国内在“768”工程建设中,作为全国六大区域台网之一的兰州地震遥测台网,也受命进...

  • 标签: 地震前兆 地震观测 数字化传输 地震前兆数据 地震遥测台网 地震遥测设备
  • 简介:针对震后废墟中无法精确检测出电磁波的传输特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震后废墟中Wi—Fi信号场强的检测方法。首先是对Wi-Fi信号场强在组成震后废墟主要介质中的传输特性进行检测推导。然后通过测量在废墟不同距离下场强的大小,即可推导出废墟下电磁波的场强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最后得出场强在震后废墟中的传输模型。实验表明,该传输模型的计算结果准确度高,对震后废墟中电磁波传输特性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传输特性 场强 地震救援 非均匀介质 WI-FI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CDMA传输技术及其在地震前兆远程子台的应用,之后以天津市地震局宝坻地震台的远程子台为实例,对地震前兆远程子台CDMA传输中的故障原因进行了研究,指出导致CDMA传输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仪器通讯部分故障、资费余额不足、路由器“假死”、路由器死机、路由器内部故障(特别是SIM卡接触不良)、CDMA信号强度不够、交换机故障、传输硬件连接断路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故障诊断流程,并对常见故障原因的判定和排除方法做了归纳整理。本文对使用CDMA传输方式或其他无线传输方式的地震前兆远程子台的维护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远程子台 CDMA传输 故障诊断 故障排除 网络维护
  • 简介:在开展地震监测过程中,电力线引入感应雷是导致地震观测设备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传统防雷技术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综合研究,设计出一种电隔离的无线供电系统,以抑制电力线带来的干扰,保护后端观测设备,制作出系统样机,并提供供电系统样机实验室性能测试数据。

  • 标签: 防雷 无线电能传输 系统设计 性能测试
  • 简介:本文以佐署水位八年多的观测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水位异常特征,概括出了异常指标;着重总结了八年来异常有震震例;另外还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经统计小结了佐署水位的映震能力

  • 标签: 高频振荡 震例 异常指标 映震能力
  • 简介:本文应用EIS2000软件对龙岩台自1989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的地磁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寻找地磁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 标签: 软件 地磁异常 对应
  • 简介:以2013年福建省陆海联测炸测实验工作为例,阐述了在野外流动地震监测中,利用当今最为流行的3G无线网络架构与IPSecVPN技术,应用其保密性高、应用灵活、价格低廉的优点,结合福建省地震局在地震行业网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快速架构与地震行业网的数据通讯模式,使得野外采集数据能够迅速的传到总部指挥中心,有效的解决了野外流动地震监测中数据实时传输的问题,保障了指挥中心的快速响应与决策作用.

  • 标签: 3G无线 IPSEC VPN 野外流动地震监测 数据通讯
  • 简介:本文对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并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其中一幢民居楼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和鉴定.研究表明,在遭受Ⅶ度小震时,顶层中等破坏;Ⅷ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Ⅸ度大震时,顶层倒塌.建议尽快进行抗震加固.本文指出了抗震薄弱环节,并给出了抗震加固措施.本文可为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典型老旧民居 抗震加固 抗震薄弱环节 抗震能力
  • 简介: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数字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山东 地震资料 台网布局 观测条件
  • 简介:本文主要在对永安井水位记录的水震波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择出有代表性震例的水震波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假设进行讨论

  • 标签: 水震波 震例 断裂 水力联系
  • 简介:根据高层建筑的不同结构类型讨论了高层建筑震害预测方法,分析了东营市城区高层建筑在Ⅵ~X度下抗御震害的能力.东营市城区高层建筑普遍具有抗御Ⅷ度地震作用的能力,在Ⅸ度地震作用下,各建筑仍具有一定的延性,不致被毁坏.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弱,在Ⅷ度地震作用下即发生中等破坏,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在本地区设防烈度(Ⅶ度)的地震作用下至多发生轻微破坏,呈现出良好的抗震能力.

  • 标签: 高层建筑 抗震能力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 简介:利用台网监测能力通常使用的理论计算法、b值法、面积法等方法对金昌台网监测能力进行初步研究和判定,分析了金昌无线遥测台网的监测能力,给出了台网对不同震级的监测能力和台网监测震级下限,对运用金昌台网资料进行地震分析预报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无线遥测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评定
  • 简介:我台以《提高763地震仪的抗干扰能力》为课题,在基建完成后,对763仪器重新进行安装调试,对仪器的连续线及耦合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处理。投入运行工作两年来,记录效果较好,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 标签: 763地震仪 地震观测 抗干扰
  • 简介:十几年的观测实践表明,虽然莆田六中的浅水井不能像深水井那样记录到固体潮和水震波,但是由于它位于地质构造的特殊部位,处在若干条大小断裂带的交汇处或其邻近地区,也必为地应力变化聚合的“敏感部位”。我们通过对该井水位变化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去伪存真,获取到了井水位震前异常变化的震兆信息,并成功地进行了闽台地区的地震预报的尝试,这说明该井水位的异常变化对闽台地区的地震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本文将对其进行浅析和探讨。

  • 标签: 浅水井 敏感部位 井水位 映震能力 异常变化
  • 简介:本文收集、整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和2005年印尼的8.5级和巴基斯坦的7.8级地震,我省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台网观测到的震时和震后效应。测点以永安-晋江断裂为界线,北边多数表现为水位上升,南边多数为下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有关。

  • 标签: 印尼87级地震 震后效应 构造应力场
  • 简介: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本文基于现场调研结果总结了青海东南部黄河流域农村民居的结构特点,并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庄廓院是调研区内的典型农村民居,本文对调研区内庄廓院的木构架房屋进行研究,提出庄廓土墙围护木构架房屋的震害等级分类标准,根据实际震害资料和类比的方法确定了当地上墙围护木构架结构的震害矩阵和震害指数与峰值加速度的关系曲线。与云南鲁甸农村的土木结构房屋比较,青海庄廓院民居具有更高的抗震能力;与未设防的砖混结构比较,这种土墙围护的木构架结构在高烈度区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更低。

  • 标签: 青海东南部民居 木构架结构 破坏等级 抗震性能 震害指数
  • 简介:介绍了IDA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步骤,采用Etabs软件对12个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层数的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给出了各结构模型在不同性能水平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并探讨了抗震设防等级和高度对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抗震设防等级的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会有显著的提升,而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结构的抗震能力会相应降低。

  • 标签: 增量动力分析 抗震能力 抗震设防等级 结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