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南北地震带基础数据调查反映出问题总结归类,通过分析,找出基础数据影响因素,以便今后在收集和更新基础数据时,找到更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努力提高基础数据可靠性同时优化数据库,更加方便、及时地进行基础数据库更新维护

  • 标签: 地震应急 南北地震带 基础数据 影响因素
  • 简介:通过Java编程语言和Jfreechart图表控件,设计实现了多台站、多测项地震前兆数据展示系统,能迅速绘制较长时间跨度大量数据,实现了常用分析处理方法,提高了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人员工作效率.

  • 标签: JFREECHART 地震 前兆数据
  • 简介:针对湟源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数据实际情况,根据本台仪器所处环境,受干扰情况,运用连续小波变换、二进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多分辨分析、Symlets分解与重构算法等方法,湟源地震台钻孔应变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数据变化、突跳和地震同震效应从原数据突显出来,并且能够根据不同需要突显出有信息,更好地为地震预报服务.

  • 标签: 钻孔应变 小波分析 滤波技术
  • 简介: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可为政府进行应急能力评价、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前期众多学者对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上,以地震应急救援案例为依据,以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选取全面、客观、可量化、易操作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为模型,初步建立了山西地震应急能力指标体系.

  • 标签: 地震应急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地震应急基础数据
  • 简介:随着活断层探测工作在各城市展开,数据库建设工作随之跟进.在建设过程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数据库建设发展方向.本文以平罗活断层探测项目为例,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给出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标准及模板进行了阐述.同时综述了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流程,建立过程遇到问题进行了技术探讨.

  • 标签: 活断层探测 数据库 要素类
  • 简介:本文根据新一代RZB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信号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数据采集器.本设计采用了基于32位ARM工控核心板以及嵌入式WindowsCE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平台,集成了总线数字信号与多通道高精度模拟信号数据记录单元,实现了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以及远程监控.实际测试表明,本采集系统具有高分辨率、低功耗等特点,主要参数指标达到了新型RZB型分量式钻孔应变观测系统信号采集要求.实际台站应用表明,本系统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实际台站观测要求.

  • 标签: 分量式钻孔应变 数据采集 嵌入式系统
  • 简介:以2013年福建省陆海联测炸测实验工作为例,阐述了在野外流动地震监测,利用当今最为流行3G无线网络架构与IPSecVPN技术,应用其保密性高、应用灵活、价格低廉优点,结合福建省地震局在地震行业网网络建设实际情况,快速架构与地震行业网数据通讯模式,使得野外采集数据能够迅速传到总部指挥中心,有效解决了野外流动地震监测数据实时传输问题,保障了指挥中心快速响应与决策作用.

  • 标签: 3G无线 IPSEC VPN 野外流动地震监测 数据通讯
  • 简介:本文基于地震烈度数据点,用椭圆参数方程烈度点空间分布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各烈度区椭圆烈度估计线,然后烈度估计线进行统计回归,得到一组适用于青、甘、川、滇4省中强地震椭圆烈度分布模型I=f(M,R).基于所建烈度分布模型,联立考虑中心点和方向性椭圆数学方程,代入全部烈度数据点估算地震震级和宏观震中.本文试算震例表明了此方法可行性,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利用该方法明清时期4次烈度点较少强历史地震参数进行了估算,所得结果表明了此方法历史地震有效.

  • 标签: 烈度数据点 椭圆烈度分布模型 宏观震中 震级 历史地震
  • 简介:本文尝试使用了一种图形编程语言进行数据解码和仿真研究,阐述了用该语言实现EDAS-C24型数字测震仪实时数据解码过程,提出了在G语言下利用数字滤波器逼近模拟积分器及模拟微分器响应实现解码数据实时仿真的方法,通过设定频带宽度,比较了设计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幅频响应一致性.结果表明,在设定频带内,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幅频响应是一致,仿真的精度理想,成果已经在广东省地震科普馆地震互动区部署运行,取得了一定实效.

  • 标签: LABVIEW G编程语言 测震仪 实时数据 解码 仿真
  • 简介:近年来,GNSS观测技术在天津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天津已建成由11个连续GNSS观测站组成地壳运动观测网,获得超过2年连续GNSS观测资料.本文详细阐述了以GNSS观测技术为主要观测手段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组网过程和布网原则,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能够满足mm级地壳运动监测要求.其对日本“3.11”地震有较强反应,远场同震位移幅度达到7-9mm;同时GNSS连续站可成功观测到站点地面沉降变化趋势,最大年沉降量接近100mrn/a.

  • 标签: 天津市地壳运动观测网 GNSS 地震监测
  • 简介:主要介绍了青海省刚察县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数据传输网络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通过运用VPN技术进行数据传输,保证了数据安全性、连续性、稳定性.实践与应用表明,VPN技术整体上运行稳定,在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地震信息服务系统 VPN技术 青海
  • 简介:本文选取山东地区2个Ⅲ类场地工程地质勘探及土层剪切波速等资料,将土层厚度按5个深度段,每个分段给出了4个土层剪切波速改变量,通过改变不同深度段土层剪切波速,建立了19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深度段,不同概率水平下土层剪切波速变化场地地震动参数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深度段土层剪切波速变化场地地震动参数影响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土层剪切波速改变在1-10m、11-40m和地震输入界面处三个深度段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较大;其中,41-70m和71-100m两个深度段剪切波速改变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小;在土层深度1-10m时,剪切波速降低,峰值变大,剪切波速改变与峰值改变呈负相关;在其它深度段,剪切波速降低,峰值变小,剪切波速改变与峰值改变呈正相关.剪切波速改变在1-10m和11-40m两个深度段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影响较大;在41-70m、71-100m和地震输入界面三个深度段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影响很小.

  • 标签: 场地地震动参数 剪切波速 不确定性 Ⅲ类场地
  • 简介:互联网信息最大和最广泛应用载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一个重要渠道.本文介绍了基于天地图互联网地震灾情获取与处理系统总体结构、技术流程和功能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GIS开发平台ArcEngine,数据SQLServer,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采用开源天地图.

  • 标签: 互联网 地震灾情 灾情获取 GIS 天地图
  • 简介:数字地震观测报告计算视应力等重要参数基础性资料.JOPENS数据服务可提供地震目录,为使用ESSA软件计算视应力等参数提供了前提,但ESSA与JOPENS数据服务没有程序接口,需要从JOPENS数据服务网站手工下载地震目录并按需求人工筛选数据编制成数字地震观测报告.针对手工编制数字地震观测报告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问题,利用MATLAB开发出一套程序,对数字地震观测报告编制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率,能够更好地为地震分析预报工作提供数据服务.

  • 标签: MATLAB 地震观测报告 编制 视应力 地震预报
  • 简介:GPS应用已成为现代地震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到我国地震研究领域中各个学科.本文介绍了GPS在形变、测震、电磁、地震预警和地震观测仪器授时中应用现状,GPS在地震研究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GPS 地震研究 形变 测震学科 电磁 地震预警
  • 简介:在研究金寨台地倾斜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提取地倾斜正常变化形态及干扰形态.安徽安庆4.8级、江西瑞昌4.9级等地震前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当倾斜仪出现打破以往年变正常规律形态及多项指标超出二倍标准差时,即可视为异常出现.当趋势异常出现转折,即可视为进入短期阶段,应注意未来1个月左右地震发生可能,矢量方向大致指向或背向震中.

  • 标签: 形变观测 地倾斜 地震前兆 异常指标 金寨台
  • 简介: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网为地震救援提供高效可靠音视频以及数据传输信道.由于地震灾害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网在满足业务传输需求同时需要实现灵活组网.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优先开放最短路由协议)较小网络开销以及兼具灵活组网方式,对于带宽资源有限卫星通信系统来说无疑是相当具有优势.本文着重研究了OSPF在地震应急卫星通信网具体应用.

  • 标签: 地震应急 卫星通信 OSPF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震害特征,将改进ShakeMap烈度图成功地运用到了于田7.3级地震快速损失评估.结果表明,考虑了场地效应ShakeMap烈度图明显优于当前“十五”应急指挥系统衰减关系模型烈度图,能更好地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服务,其快速评估结果更接近官方公布数据.因此,应用ShakeMap技术在震害损失快速评估,能显著地提高评估结果准确性.

  • 标签: 2014年于田7 3级地震 ShakeMap 烈度图 场地效应 快速损失评估
  • 简介:利用攀枝花南山地震台重力观测资料,检测了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激发0S0~0S39之间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其中有0S0、0S11、0S13、0S22、0S23、0S30、0S35等7个振型观测频率与理论值偏差近似为0,0S2、0S32、0S38、0S39振型频谱不突出,观测效果不明显。观测值与理论值整体平均偏差约为0.10%,观测效果较好,说明了PREM模型理论正确性,肯定了南山地震台重力资料质量优良。

  • 标签: 南山地震台 日本9.0级地震 重力资料 地球自由振荡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背景及当前灾情获取主要途径,分析了Android平台灾情速报系统架构与设计,以及客户端各个模块功能

  • 标签: 中的应用 于田地震 地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