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81122912261172°256°1171°256°连城家山3211Ⅴ小震群  表中的宏观震中是根据现场调查所圈定的Ⅴ度线推测的,位于微观震中的南西方向约6公家山林场附近。震源深度则是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推断的。二、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震中地处山区,强度小,地表破坏轻微,主要根据人的感觉及房屋的轻微损坏与否进行评定,划分出Ⅴ、Ⅳ度两区(见图8-1)。图8-1 1981年12月29日连城家山地震等震线图Ⅴ度区为极震区。Ⅴ度等震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1981年 地震调查 地震序列 震源深度 小震群
  • 简介:本文对地震动地形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主要对局部地形几何形状,入射波的入射角度、频率,震源相对位置及震源深度等因素对地形效应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介绍了地震数值模拟在地震动地形效应研究中的应用,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地形效应 局部地形几何形状 震源特性 地震数值模拟
  • 简介:整理了聊古一井水位2000-2012年所记录到的同震效应,并对3个不同阶段内的同震效应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聊古一井的同震效应为振荡型和振荡阶升型;该井对来自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记录能力较强;该井水震波记录随震级增大而增加、随井震距的增大而缩小的特征并不明显。该井对全球8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记录能力。激发自流以及变频稳流状态下,聊古一井水位记震能力有所下降。

  • 标签: 聊古一井 水位 水震波 同震效应
  • 简介: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内打桩产生的振动可能引起周边建筑物损坏,由此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本文在海口一个打桩施工项目实测振动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了此类场地和建筑物适用的速度衰减关系及振动安全指标;结果显示一些住宅的表层装修损坏,安全指标相当低,振动标准应根据实际建筑物的情况慎重选取.

  • 标签: 打桩振动 安全指标 桩基检测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L)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7701091153511177°249°1177°249°长泰坂371926Ⅴ主震型  微观震中定位于安溪龙涓的半林附近,宏观震中确定在长泰坂的黄西坑,在前者西南面5公左右。表中的震级为全省的平均值ML=37级。依据宏观烈度分布图,采用古登堡与李希特以及马德里的计算公式,得出的震源深度分别为19Km和26Km。图3-1 1977年1月9日长泰坂地震等震线图二、地震烈度分布从图3-1可以看出,宏观震中位于长泰坂的黄西坑(东经11

  • 标签: 7级地震 等震线 地震基本参数 长泰 前兆异常 震源深度
  • 简介:利用自贡地形影响强震动观测台阵在汶川地震中获得的强震动记录,以位于山脚下基岩上的台站为参考点,采用传统谱比法对场地放大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用显式有限元-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自贡西山公园山脊场地地形和土层的地震动效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强震动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覆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相对于地形变化的放大作用更为明显;地形对地震动水平分量的放大效应要明显于对竖直分量的放大效应;采用二维模型对上覆土层的模拟与观测结果较吻合,对于基岩介质部分的模拟在低频范围内也能反映山脊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

  • 标签: 场地效应 山脊地形 数值模拟 传统谱比法 汶川地震
  • 简介:根据工作实践,围绕爆破地震效应及其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阐明了爆破地震效应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因素,有助于减少爆破危害,对生产过程中的爆破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爆破 地震效应 影响因素
  • 简介:b值是研究地震活动的重要指标,其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预测研究之中,与实际资料的完整性、样本量的大小、计算方法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常见的b值计算方法有最小二乘法和最大似然法,样本量的大小对这2种方法影响很大。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地震目录和汾渭地震带实际目录作为样本,从中抽取不同大小的样本量进行计算,研究不同样本量下这2种方法计算得到的b值与设定值或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需要的最低样本量为1000,最大似然法为200;当样本量达不到要求时,计算出的b值是不可靠的;由于对样本量的要求不同,前者适用于计算区域的整体b值,而后者在研究某区域b值在时间轴上的变化方面更有优势。本研究为确定2种b值计算方法对样本量的最低要求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B值 最小二乘法 最大似然法 样本量大小
  • 简介:1996年3月~1998年8月期间,伽师地区发生11次包含6级以上地震的强震群,震前,北天山地区硫化物出现了明显的强震远场效应,并认为硫化物生成过程中明显受到压强的影响是硫化物能形成强震远场效应的最重要原因。

  • 标签: 强震 远场效应 伽师地区
  • 简介:提出了声波正演数值模拟中计算网格间差分阶数(精度)的不衔接而引起的边界反射效应问题,采用不同中心网格有限差分法求解声波波动方程来验证。数值实例分析表明,同差分阶数间不存在任何边界效应,而当差分阶数较低且网格间差分阶数递变较大时,边界效应显著,通过缩小差分网格间的递变阶数并提高相应的离散阶数,可以有效压制该边界效应,并保证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可信度。

  • 标签: 差分阶数 模拟精度 边界效应 声波方程 数值计算
  • 简介:本文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地质探槽开挖、断错地貌测量和样品年代学测试,对南迦巴瓦构造结谣侧的龙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龙断裂是一条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兼有挤压逆冲的北北西向断裂,其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3-4mm/a,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10-0.15mm/a。研究还表明,南迦巴瓦构造结晚第四纪以来的向北俯冲运动已经停止,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的构造变形主要受阿萨姆构造结的俯冲影响。

  • 标签: 南迦巴瓦构造结 里龙断裂 晚第四纪运动特征
  • 简介:本文基于在MSC.Marc中加入纤维模型编制的THUFIBER程序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纤维模型和三维实体单元模型模拟桥墩和上部结构,建立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同时,采用2008年汶川地震波,分析了行波效应对四川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高墩桥的墩顶位移和墩底剪力影响较大,墩顶位移减小了20%—50%;而墩底剪力增大了20%—30%。

  • 标签: 大跨度桥梁 纤维模型 地震响应 行波效应 高墩
  • 简介:科里奥利力(Corioli)是一个在旋转系统中运动的物体必然伴随的力,地震是在地球这一旋转系统中相对两断层盘的突然运动过程,因而断层的运动必然要伴随科里奥利力。由于断层错动旋性不同(左旋、右旋等),因而科里奥利力就会表现出使断层错动时两盘压紧或拉张的效应,压紧则主震释放能量不彻底,随后的余震就强,反之余震弱,这样就可从断层错动方向预报余震强度。

  • 标签: 科里奥利力 强余震预报 理论方法
  • 简介:本研究拟从常规桥梁(跨径不超过150m且桥长不超过600m)出发,考虑局部场地效应,对某工程场地的地震反应进行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将计算得到的地表地震动作为桥梁桥墩处的非一致输入,然后再通过有限元时程分析计算得到桥梁的地震反应。通过与一致激励及考虑行波效应激励的地震反应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果:由于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频谱、峰值加速度都有影响,与一致激励相比,考虑局部场地的非一致激励对于桥梁的下部结构反应影响较小,而对于上部结构响应影响明显;考虑行波效应的非一致激励对于桥梁地震响应有减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仅考虑行波效应引起的地震动非一致性开展桥梁地震响应分析并不具备保守性。

  • 标签: 局部场地效应 非一致激励 行波效应 桥梁抗震
  • 简介:在进行水化学样品全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中,应用原始数据和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量计算时出现了不一致性。如本无相关关系的原始数据子成份,在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子成份中却出现了负相关;原始数据和标准化数据的协方差阵相差甚远;因子分析图解中出现了曲面结构等。本文根据JohnAitchison提出的对数比法,结合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论证了对数比法在水化学资料处理中的可行性。

  • 标签: 闭合效应 对数比法 水化学
  • 简介:本文依据福州———泉州高速公路工程场地所处的地质地震环境、工程地质、现代构造应力场等资料综合研究,探讨在地震活动带内建设场地的工程动力地质效应的力学特点及其产生地质灾害的类型,为工程因地制宜的安全设计,提供一条动力学思路

  • 标签: 地质地震环境 工程地质特征 动力地质效应 地质灾害
  • 简介:2014年云南景谷先后发生MS6.6、MS5.8和MS5.9中强地震,云南强震动台网获取了丰富的加速度记录。本文整理了各次地震中固定台和流动台获取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资料,分别进行了地震动衰减关系和加速度反应谱分析,结果表明,所观测到的加速度峰值比云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预测值高,反应谱谱值随震级的增加有增大趋势。最后将益智强震台作为典型台站,分析了该台站在地震中的场地放大效应

  • 标签: 景谷地震 强震动记录 衰减关系 场地效应 H/V谱比
  • 简介:因为利用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余震的方法是用断裂的旋性特征作为预测指标的,所以能在震前预测发生地震后的余震强度,该方法在烈度区划和震害预测中有一定的意义。将讨论在这方面的意义和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强余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标签: 科里奥利力 烈度区划 余震预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