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简要介绍天然与人工瑞雷面波勘探基本原理、数据采集资料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3个不同场地的探测实例,阐述了天然人工瑞雷面波方法在浅部速度结构探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探测目的要求,分别采用天然、人工瑞雷面波方法提取瑞雷波频散曲线,再用遗传算法反演得到工程场地浅部地层横波速度结构的技术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该方法对于类似工程的浅部横波速度结构探测具有经济适用、简便快捷的优点。

  • 标签: 天然源和人工源 瞬态多道面波分析 空间自相关法 浅部速度结构
  • 简介:给出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兰州台数字化地震记录在1995年7月22日永登5.8级地震前后P波出射角与方位角的异常变化:主震前数月出射角出现明显上升异常变化,方位角出现明显下降异常变化。探讨了利用出射角方位角异常进行大地震预报的可能途径方法。

  • 标签: P波 出射角 方位角 地震前兆
  • 简介:本文针对目前进行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时,在数据收集计算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震害计算方法——单元破坏度指数法。同时将该计算模型嵌入到ArcView9.0的GIS平台中,并以Oracle数据库为支撑,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数据,对城市群体建筑物的震害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单元破坏度指数法不仅大大简化了数据收集处理的工作量,而且计算结果的精度同样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与GIS相结合可以客观快速地模拟出城市群体建筑物的震害程度及其空间分布。

  • 标签: 单元破坏度指数 震害预测 震害因子 群体建筑物 GIS
  • 简介:高邮-宝应M4.9级地震是江苏陆地22年来发生的最大的地震。在震前2年发现省内流体井水位出现了群体性准同步变化,表现为震中区井水位的同步下降。本文重点分析了江苏省流体井水位变化特征,消除了气压、降雨地下水开采的影响,用异常幅度与年变幅度比值、从属函数两种方法定量提取了震前异常变化,根据水位资料及其变化机理总结了震前水位的群体性异常特征,认为在弱震区井水位的群体变化是分析判定地震前兆异常的有效指标。水位的群体性异常反映了震前区域应力场的调整,震源区为应力变化的集中区。

  • 标签: 高邮-宝应地震 水位 区域应力场 从属函数
  • 简介:本文利用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曲面拟合的方法,对山东地区近期地磁场中总强度F值及垂直分量Z值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及分析,得到了山东地区地磁背景场近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地区地磁背景场在地震活动平静状态下其变化特征与地理纬度的改变密切相关,而与地理经度的改变关系不大;F值或Z值等值线的分布与地磁台分布状况有关,F值Z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 标签: 山东 地磁背景场 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曲面拟合 等值线
  • 简介:利用天祝地震前后的资料,采用了比普通频谱分析分辨率更高的最大熵谱方法进行处理,展示了主震前及余震的频谱结构变化,试图提取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地球物理信息,这对于地震预报将是有益的。

  • 标签: 前震 余震 最大熵谱分析 地震预报 天祝地震
  • 简介:对甘肃省平凉、松山、古丰、山丹、高台、嘉峪关、瓜州7个台站的地电场分钟值、小时值的日变特征进行了对比,对2012年3月地电场小时值进行了频谱分析,同时结合地磁场H分量、分量应变(固体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电场静日的日变化都很明显,呈明显“双峰”“单谷”形态,并且NS向与EW向变化形态基本相同;各台站同测向及相互之间的自相关系数基本在0.85;不同台站之间同测向的相关系数多数在0.75以上;这是地磁场H分量与固体潮共同影响的结果.②通过频谱分析各台站的优势周期主要以12h8h为主,但存在差异性,谱值最大相差20倍.③各台站的日变幅不尽相同,其中,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与地磁场固体潮影响量的差异性,并与台站的位置、地质构造、电性结构、浅层电阻率等有很大关系.

  • 标签: 地电场 日变化 周期 变化特征
  • 简介:1992年11月26日,在龙岩与连城交界处发生了50级地震。1993年元月3日,福建省地震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小组,在先前地震现场烈度调查的基础上,再次赴地震灾区,开展震害调查工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民政、水利水电、教育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民房、中小学校舍等建筑物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水库大坝等生命线工程,凡受到较大损坏的都进行了调查落实。现场调查工作结束后,评估小组又会同省民政厅、水利水电厅、交通厅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协商,对经济损失评估的等级分类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编写出如下的地震灾情及经济损失评估报告。一、地震基本参数及烈度分布1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间:19

  • 标签: 地震灾害评估 防震减灾 小学校舍 次地震 水利水电工程 地震基本参数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震后快速评估的群体易损性分析方法,将模糊数学中的熵权法确定权重相似理论引入到群体易损性分析中,可快速准确地评估出群体建筑物的震害情况。本方法不需要详细调查城市所有房屋的结构力学参数,所采用的影响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从房屋普查资料中即可获得,可作为将来震后快速评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本方法还可以得到群体易损性曲线,可应用于预测城市震害、估计城市的综合抗震能力。本文以城镇中量大、面广的砌体结构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研究过程。最后,用算例证明了本方法的准确性实用性。

  • 标签: 震后快速评估 群体易损性 相似度 熵权 砖砌体
  • 简介:利用2009年以来的山东流动重力网复测数据,给出了区域重力场差分累积动态变化图像及GPS站的重力值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大体反映出近期山东地壳物质运动状态,累积动态变化更能反映区域构造块体之间的运动与断裂构造作用。

  • 标签: 山东地区 重力场 GPS 构造活动
  • 简介:在地震预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地震前兆场关系的深入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从理论上对这一演化物理问题有逐渐深入的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某些地震做出中期短临预报是很有可能的。本文以共和地震为例,对地震前兆场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其结果认为,正确的认识场源关系,以场求,以推场,场源结合,跟踪短临异常是实现短临地震预报的前提基础。

  • 标签: 地震 场源关系 短临预报
  • 简介:从横向均匀介质满足的基本方程出发,得到视电阻率核函数的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方程求解,并利用滤波系数法容易得到电阻率随深度任意变化的视电阻率问题。当各层介质电性结构随深度呈指数变化时,还可得到各层之间核函数的递推关系,这对实际介质的正反演问题都有重要意义应用价值。

  • 标签: 视电阻率 核函数 滤波系数法
  • 简介:利用玉树、曲玛莱、杂多地震台观测到的数字震相资料,研究玉树Ms7.1级地震前后波速比时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3个台站平均波速比、波速比标准偏差在地震前后变化不相同,Ms4.7级前震发生时3个台站波速比都出现较明显的高值回返现象,其中玉树地震台波速比数值高达2.032。

  • 标签: 玉树7.1级地震 波速比 高值回返
  • 简介:针对2015年发生的4次磁情指数K≥6的磁暴事件,分析了甘肃天祝地区松山、寺滩古丰地电场在磁暴发生期间的观测数据,结果表明:地电场各测向均记录到同步的地电暴变化,其最大变幅均明显高于正常日变;对同一场地地电场,其变化幅度与磁情指数K呈正相关;对不同场地地电场,因其对磁暴的响应程度不同,其变幅差别很大,这可能与地下岩石、裂隙、含水度及渗透率等水文地质因素及台址介质的电性结构有关。

  • 标签: 地电场 地磁暴 地电暴 天祝地区 K指数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211261847565116°57′25°29′116°57′25°32′连城赖508Ⅵ主余震型  表中的宏观震中为Ⅵ度等震线的中心位置,位于微观震中南6公里左右。二、地震烈度分布现场考察共勾划出Ⅵ、Ⅴ、Ⅳ度三条等震线(见图16-1)。图16-1 1992年11月26日连城赖源地震等震线图Ⅵ度区:Ⅵ等震线东起赖乡东西,向北经莒溪乡余地村南,拐向西南穿过东坑村北及冯地村,到陈地村北再转向北东。呈长轴北东50度展布的椭圆形,长轴长约2

  • 标签: 地震序列 大小地震 等震线图 地震基本参数 地震地质背景 1992年
  • 简介:据历史资料记载,甘肃省因地震死亡人数超过4万.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是地震强度、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轻震时造成的人员伤亡.

  • 标签: 甘肃 地震 人员伤亡
  • 简介:通过对白银地震台洞体应变观测资料趋势变化的分析,发现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2016年门6.4级地震前均出现了趋势变化异常,认为该地震台洞体应变观测能够很好地记录到当地的地壳变化信息。

  • 标签: 洞体应变 趋势变化 岷县-漳县6.6级地震 门源6.4级地震
  • 简介:研究了山东德州2号井2004年9月11日水氟高值异常变化特点,对水氡高值异常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详细调查影响水氡变化的各种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合理推断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异常”是由于临近水井抽水引起的干扰,不是地震异常。研究论证了开展流体氡前兆观测与分析预报的同时开展流体氡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必要性。

  • 标签: 水氡 异常 地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