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沙子沉积后的再次活动和贯入是深水碎屑沉积层系的重要作用。北海中部和北部的古近系地层很好地记录了这些作用所形成的特征,那里有大规模的砂岩贯入体在很大范围对砂岩和泥岩层段的储层形态和流体流动性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规模、形态以及与母岩砂体的关系,在北海古近系地震资料中看到的大规模砂岩贯入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翼状砂岩贯入体,表现为从边缘陡倾的整合砂体的一侧或顶部(有时)发源的不整合地震异常,可能属于沉积成因或贯入成因。这些贯入体的厚度可达50m,可以10~35°的角度切入已压实的泥岩层段达100~250m。翼状贯入体的形成可能与原有构造没有关系,但通常会利用包围泥岩中的多边形断层系。第二类:锥形砂岩贯入体,表现为从独特反射点发源并向上延续约50~300m的锥形振幅异常,而这种反射点位于可能的母岩砂体的上方几米至1公里处。这些贯入体的厚度可达60m,其大部分范围都与层面不整合,倾角介于15-40°之间。供砂层系的性质是推测的,但可能具有近于垂直的软弱带,如喷蚀通道(blowoutpipe)或多边形断面,而贯入体本身似乎并不受原有断层系的控制。第三类:项部贯入岩复合体,是在较大规模母岩砂体之上形成的贯入体网络。这些贯入体要么太薄,要么形状太复杂,因而地震数据无法很好地显示。尽管各个贯入体的规模很小,但所构成的顶部贯入岩复合体的体积却可能有重要意义。大规模的砂岩贯入体通常终止于不整合面,如Balder组底面(古新统最上部)、Frigg组顶面(下始新统)或渐新统底面,在那里它们可能已突出古海底。由于砂岩贯入体通常都有很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因此可以成为重要储层和厚泥岩层序中有效的流体通道。由于砂岩贯入体的地层位置�

  • 标签: 砂岩 地震描述 不整合面 碎屑沉积 流体通道 流动性质
  • 简介:国际石油公司与资源国政府之间的勘探与生产合同,在法律结构、财务条款、实际操作和术语等方面呈现出近乎无穷的变化。合同分析与设计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不过合同分析并不是古老的科学。各种标准在变化,而新的合同形式和制度也在不断出现。仅在30年前诞生于印尼的石油工业产量分成合同,现已成为近10年来多数开放国家中所采用的财税制度。本文的目的是为合同或制度的财税条款评价提供解释、定义和一整套方法,此外还提供实例和统计资料,以便深入地剖析世界财税制度不同要素的变动范围与界限。以假定的X合同为例子,本文还将阐述典型产量分成合同的重要财务内容。使用流程图、简易计算法计算和现金流分析,对X合同作了描述和考查,以说明利润、收益和所有权的划分。此外,还将X合同与世界上的不同合同制度作了图解和统计对比。

  • 标签: 国际石油公司 资源国政府 国际石油合同 商业条款 财税制度
  • 简介:印度-亚洲新闻服务网(Indo-AsianNewsService)报油天然气公司(OilandNaturalGasCorporation,ONGC)道,印度国有石即将在该国东北部地区的特里普拉省(Tripura)展开大规模油气开采活动,该地区已探明的天然气储藏量高达400×10^8立方米。

  • 标签: 东北部地区 采油气 石油公司 印度 天然气公司 开采活动
  • 简介:加拿大皇家石油有限公司(ImperialOilLimited)冷湖油田采油项目区位于阿尔伯达省东北部,离卡尔加里市约600km。在1958年-1962年期间,加拿大皇家石油有限公司购买了7700英亩油砂租区。并在过去30年里积极有效地开发了这一资源。目前的沥青产量约130000bbl/d,冷湖油田的剩余探明储量约900百万桶,该项目区是北美最大的现场热采作业区。沥青储存在地表以下平均深度450m的未固结砂岩中,原油很稠,在油藏条件下,原油重度10°API,粘度大于100000厘泊,这些油藏参数特征导致油田开发、原油处理、运输及市场销售前景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冷湖油田的商业性成功可以归功于特殊的技术方法的应用。加拿大皇家石油有限公司的技术方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专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场先导性试验及分阶段开发。冷湖油田的开发仍将继承寻求开发技术与商业匹配的结合点。近期技术开发主要集中在提高现有热采作业区的采收率,包括电力和蒸汽热电联供的应用。对于项目的长期来说,主要是积极应用非热采技术提高油田产量。

  • 标签: 加拿大 冷湖油田 技术进展 商业性开发 稠油 热采
  • 简介:在北海许多古近系深水砂岩的附近都发育了大规模的砂贯入复合体,它们可以模拟为是通过单期的砂子液化体贯入裂缝中并在海底挤出的。大规模岩墙贯入和挤出所涉及的能量至少为10^13J数量级,而这些能量主要用于推升巨大数量(3.1×10^11kg)的颗粒物质和流体。还有少部分能量是作为摩擦效应而消耗的。据计算,海底出口点的流动最初是紊流,速度大约为每秒十分之几米,并且随时间而减小。对这个过程进行的动力学评价可以分析可能的触发机理,并为母岩砂体初始液化的功能提供支持。地震有可能释放埋藏期间这些砂复合体液化和贯入所需的能量,但在古近纪北海这样的热沉降盆地并不常见。因此,这一过程所需的孔隙流体很高超压可能是由流体流入造成的。

  • 标签: 流动速度 古近系 能量 砂岩 北海 模拟
  • 简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与其合同承包商、经营东南苏门答脯产量分成合同(PSC)区的YPF-马修斯(YPF-AXUS)(以下称马修斯)公司都意识到,开发虽已发现,但时开发和合同环境下仍无商业意识的大量油气田的潜在经济价值是一种机遇。这些油气田是在该合同区长达25年的多轮勘探计划中发现的。它们没有商业价值的技术原因各有不同,包括规模、后勤保障困难、石油类型和储层质量等。好几家其它公司也在印经认识到了类似的投资机遇,但寻求政府支持的传统谈判没有成功。因此需要有一种不同的做法。根据马修斯公司以前在东南苏门答腊使用多学科工作组的成功经验,Pertamina和马修斯合作组建了一个多学科工作组,以研究使边际油气田实现商业开发的新途径。经过严格挑选的这个工作组,担负着为解决这类问题寻找新途径的重任。人们认识到,必须从财务、地学技术等多方面开展研究,同时还需安考察设施标准。为了使承包商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财务鼓励措施。工作组的研究成果就是引入了边际油气田新的鼓励机制,也就是同意在合同中使用早先只针对新油气田的鼓励规定,并使好几“批”边际油气田实现商业化开发。这些鼓励措施再加上大幅降低成本,就能使目前在执行产量分成合同的石油公司有10多个油气田可投入商业化生产,并可以考虑更多的油气田。这些油气田的经济效益超出了预期,给印尼和马修斯双方都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今天,这些油气田已生产石油1,200万桶以上,目前的产量介于15,000桶/日和20,000桶/日之间。印尼政府正在分析更多的油气田,并准确在更广泛的基础上考虑采用边际油气田的组合鼓励措施。

  • 标签: 印尼国家石油公司 外国公司 合作 边际油气田 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