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遥感技术研究是我所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遥感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研究部门。以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为业务方向。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建立完整的遥感数据获取、生产加工及应用服务体系,为水环地调科研工作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 标签: 技术创新 部门 业务 应用服务 研究室 遥感技术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渗流实验成立于1983年,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已形成“大型工程软件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及“计算与通讯软件安徽省重点实验”2个省级研究机构和中科大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研究队伍中有中科院院士及多位教授,学科领域涉及力学、数学、计算机软件、石油地质及工程等。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重点实验室 渗流 工程研究中心 计算机软件 石油地质
  • 简介:在Ogallala含水层(德克萨斯州阿马理洛附近)的水井水样中发现了苯污染物。这篇文章对该场地多级水位采样装置中使用的材料产生的污染物进行了评价。作为勘查项目的一部分,在实验对采样装置材料进行了试验。实验试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在两种多级水位采样器中使用的三种不同材料,在8局稳定的淋滤试验中向地下水扩散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尼龙-11管向地下水扩散苯(1.37微克/升)和高浓度的增塑剂N-丁苯磺酰胺(NBSA)(764毫克/升);涂有氨基甲酸脂的尼龙水井衬管向地下水扩散高浓度的甲苯(278微克/升)和一定数量的增塑剂NBSA;由尼龙/聚炳烯/聚脂合成的采样点隔离物向地下水扩散一定数量的甲苯和增塑剂NBSA。然而,在实验试验中测出的甲苯和苯浓度低于实际地下水样中的浓度,从采样装置材料中测出的有机物浓度对反映不准确的地下水样结果报告是充分的。

  • 标签: 采样装置 污染物 水样 地下水 淋滤 高浓度
  • 简介:运用油藏工程理论,对地层测试录取资料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采液指数与测稳压力所需最少时间及径向流起始点出现时间的关系,并研究了采波指数与开井时间的关系.采液指数与岩芯分析渗透率呈线性关系,通过岩芯渗透率可以预测采液指数,再通过预测采液指数来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方法非常简单.

  • 标签: 地层测试 工艺设计 采液指数 研究
  • 简介:本文介绍了日本雄胜干热岩区(HDR;温度为200℃)实验和野外二氧化碳储存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部分二氧化碳预期与岩石发生交互作用并以碳酸盐沉淀(地质反应器;从岩石和碳酸盐沉淀物提取钙)。2007年,把二氧化碳溶解水(含有固态二氧化碳的河水)直接注入OGC-2井(从9月2日至9日)和Run#2(从9月11日至16日))。同时,也向水井中注入多种示踪剂。利用取样器(容量500m1)在深度约800m的位置收集水样,并对其化学和同位素成分进行监测。在Run#2开展试验期间,在把二氧化碳-水注入OGC-2井2天后,向OGC-1井注入河水。在开展野外试验期间,利用“现场分析”技术测定方解石的分解或沉淀速率。把由钛棒或金薄膜覆盖的方解石晶体置于晶胞中,并嵌入晶体探测器内。随后把这种晶体探测器下入OGC-2井内,并在特定深度把水样导入探测器。l小时后取出探测器,并利用最新开发的相位移干涉仪观测方解石晶体,以分析储层流体中方解石的溶解或沉淀速率。“现场分析”结果表明,在注入后2天内观测到方解石沉淀。该结果支持大多数注入的二氧化碳可能以碳酸盐沉淀的观点。

  • 标签: 地质反应器 方解石 固定 花岗岩 二氧化碳(CO2)
  • 简介:张掖盆地构造地震勘探野外工作全面展开。水环地调中心主任李文鹏对张掖盆地构造地震勘探野外作业进行了现场指导部署。李文鹏主任要求项目组人员进一步明确目的任务,一方面着手充实探查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做好野外开工准备,力争高效率、高质量、圆满地完成项目任务。

  • 标签: 地震勘探 盆地构造 野外工作 张掖 野外作业 项目组
  • 简介:7月4-5日,为了贯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推进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我局水环部在河北保定组织召开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座谈会,来自相关省(区)专家对我国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工作积极献言献策。会议提出要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增加岩溶地质水文工作调查内容,拓宽服务领域。袁道先院士参加了座谈会并提出重要建议。贵州、云南、广西、湖南和江西等省地调院总结了“十五”期间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提出“十一五”期间工作思路和建议。会议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承办。

  • 标签: 水文地质工作 岩溶地区 “十一五”规划 地质调查工作 水文地质调查 “十五”期间
  • 简介:90年全国试油测试工作会议于1990年11月7日至12日在苏州市宝鸡市石油机械厂秦吴公司宝湖石油渡假村召开,总公司勘探部试油处主管领导参加并主持了会议,装备部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各油田和有关制造厂、院校等单位的代表共119人,会议收到技术报告和论文120余篇。在会上,38位代表作了大会专题发言,交流了各单位近两年的试油测试工作经验和新

  • 标签: 试油测试 技术报告 装备部 日至 工作定额 工作经验
  • 简介:2007年2月8日,方法所召开了2007年工作会议。大会由郭建强副所长主持。会议首先宣布了方法所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的决定及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单位”的喜讯。接下来,传达了国土资源部、地调局领导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地调局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 标签: 中国地质调查局 环境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工作 国土资源部 文明单位 水文地质
  • 简介:一九九六年元月九日至十三日,总公司勘探局在重庆石油宾馆组织召开了九五年度总公司射孔、试油工作会议,全国各油田、新技术推广中心、勘探定额站、各有关厂家等单位共193人参加了会议.根据会议要求,各单位共提交工作经验总结、新技术应用、新产品介绍等报告49篇,在大会及专业会上分别进行了交流,并评选出了16篇优秀报告.

  • 标签: 工作会议 射孔 试油 总公司 发展规划 工作经验总结
  • 简介:利用吉林油田"三低"油层的测试资料结合渗流基础理论,绘制并分析了测试关井时间与开井时间的比值和地层孔隙度之间的关联图,初步得出适合本油田"三低"油层测试工作制度的设计原则。

  • 标签: 低压+低产+低渗透油藏 *地层测试+工作制度 孔隙度
  • 简介:为确定气井合理工作制度,通常采用产量与生产压差关系指示曲线方法。在多个连续工作制度求产后,还需要一个放大的油嘴工作制度求产,测出气井产量与压差关系指示曲线上的拐点。这样,无形中损失了大量的天然气。通过对IPR流入曲线的分析,同样可以确定气井合理的工作制度,不需要最后放大油嘴的工作制度求产试气,可节省大量天然气资源。

  • 标签: 回压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 IPR曲线分析 工作制度
  • 简介:为系统总结勘查示范成果,全面掌握几年来示范工程的利用及效益情况,进一步明确找水示范工程的工作思路和运行模式,地调局水文方法所“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项目办组织人员于2004年9月下旬至12月上旬对1999—2003年以来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辽宁8个省(区)承担完成的地下水勘查示范专项计划和相关地下水勘查项目勘查成果进行了回访调查。

  • 标签: 山西 调查工作 项目 成果 回访 运行模式
  • 简介:众所周知,由于所涉及的场地范丽和时间尺度,用实验或模拟实验预测人为建造的二氧化碳地储存场地的长期效应和稳定性是很难的。而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信息源是天然场地,这个天然场地的深度巨大,产生的二氧化碳或许在多孔储集层被捕集或许向地表泄漏。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场地设计的范围内,这些储存场地被视为地质时间跨度上形成的二氧化碳“天然模拟场地”。这些场地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i)了解为什么一些储集层渗漏而另一些储层却不渗漏;ii)了解即将渗入到近地表环境的22氧化碳的可能影响:iii)利用泄漏场地来开发,测试和优化各种监测技术。本文总结了在欧共体资助的项目(地质环境中用于二氧化碳储存的天然模拟)执行期间,在意大利中部取得的许多近地表气体地球化学的成果。这些包括二氧化碳储集层渗漏(Latem)和非泄漏(Sesta)对比、为描述迁移路径而进行的土壤气体详细调查、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的瞬时变化而建立的地球化学连续监测站、包括在浅层注入混合气体在内的野外试验,根据不同气体的化学-物理-生物学特性,描述迁移路径并且推测各种气体性质。上述资料为22氧化碳的选址、风险评价、监测技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如果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成为可以接受的并且被广泛应用的技术,那么,进行上述工作对于二氧化碳地质存储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土壤气体调查 地球化学监测站 注入试验 渗漏-非渗漏天然二氧化碳储集层
  • 简介:青藏高原地处高海拔、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多为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较低,绝大部分为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空白区。青藏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动脉的建成和运营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沿线冻土的冻融灾害及其退缩问题、制约铁路沿线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缺水问题、小城镇发展的布局和选址及供水、城镇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问题、地质遗迹与矿山开发与保护,以及基础水工环地质工作滞后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对该区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 标签: 青藏铁路沿线 环境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 环境地质工作 社会经济发展 小城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