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右江印支冒地槽褶皱带位于黔、桂、滇三省接壤地区,面积达80000km~2。其中已发现金矿床(点)45处,与锑、汞、砷成矿带同处于有利构造单元内,成为我国最著名微细浸染金矿产区之一。

  • 标签: 冒地槽 褶皱带 区域地球化学 金矿产 构造单元 成矿带
  • 简介:民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为此需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的,目前宜从下列方面开展活动:一是广泛宣传生态因素(包括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作用;二是普及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关注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增强民众自觉节约资源、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意识.

  • 标签: 区域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 地球科学 科普教育
  • 简介:  地下水化学特征是影响和控制核素迁移的重要水文地质因素,因为核素在迁移的过程中,与地下水、岩石之间不断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如吸附、溶解、沉淀等.发生在核素、地下水、岩石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可以起到阻滞或减缓核素在地下迁移的效果,也可能起到促进核素迁移的作用.核素、地下水、岩石间相互作用方式及其对核素迁移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另一方面取决于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因此,在高放废物场址选择和评价中,必须研究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标签: 地下水 化学特征 形成 循环交替
  • 简介:  高放核废物对环境与人体都有极大的危害性,如何有效地处置将制约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目前,高放核废物安全处置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使高防核废物与人类生存环境充分、彻底、可靠地隔离,且隔离时间至少要达上万年,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高放核废物深地质处置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即在地表以下数百米深的地方建造一个处置库,以限制核素在数万年内不会迁移进入地表生物圈.目前甘肃北山戈壁沙漠地带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预选区.……

  • 标签: 高放核废物 地质处置 水文地质 地下水 流动系统 甘肃北山
  • 简介:众所周知,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受板块构造,包括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系列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的控制。但是在一个较小的构造单元内,如在一个火山盆地内,火山岩的时空分布特征还与其形成的岩浆房的特征有关。辽西义县地区位于燕山台槢带的阜新—义县盆地内,有义县(Rb-Sr等时线年龄为127±

  • 标签: 火山岩 岩浆房 区域构造 岩浆流体动力学
  • 简介:2018年是我国区域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学大师李春昱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为纪念这位为中国地球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地质学大师,本刊将从本期起在《科学人生》栏目分3期刊发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史专家潘云唐教授撰写的特约稿,以志纪念。正是李春昱先生,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年仅34岁的他挑起了四川省地质研究所所长的重担,并作出优异成绩;也正是李春昱先生,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团结带领全体员工,抗迁护所,将一个完整的地质调查所连同全体人员、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统统交回到人民政府手中,成为新中国地质事业腾飞的重要基地;还是李春昱先生,在遭受反右冤屈和“文革”冲击之际,先后主持编制了首张“亚洲地质图”和“亚洲大地构造图”,使我国进入国际地质图件编制行列;“文革”后,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李春昱先生,成为中国地学界最早宣传引进板块构造说的学者之一,并身体力行成立相应组织,结合中国地质实际开展研究,在去世前的十年间发表了50余篇板块构造研究论文。“历经坎坷志未改,我以我心荐轩辕”,这就是李春昱先生留给后人的精神和科学遗产。

  • 标签: 区域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地球科学事业 中国历史 地质调查所 板块构造说
  • 简介: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二叠纪地幔柱构造与地表系统演变》的主要研究进展:(1)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于一259Ma,持续时间小于1Ma,是地幔柱头熔融的产物;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为多阶段喷发(~300,~290,280Ma),持续时间超过20Ma,是孕育地幔柱活动的产物。(2)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发现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上下地壳界面“消失”、下地壳增厚且具高波速特征、岩石圈地幔减薄,是地幔柱熔融产物在地壳不同深度底侵和内侵的结果。(3)完善了大火成岩省岩浆矿床的形成机理,构建了地幔柱成矿系统的基本框架,提出地幔柱结构、岩浆源区特征、结晶分异过程、硫化物饱和、地壳混染和岩浆侵位过程等是地幔柱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4)从相对和绝对时间角度确证了西伯利亚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分别对应于二叠纪末(PTB)和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界线(GLB)生物灭绝事件;重建了华南二叠一三叠纪海水温度和pH值的演变历史,使甄别二叠纪朱生物大灭绝的直接诱因成为可能。

  • 标签: 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二叠纪 成矿系统 生物灭绝
  • 简介:岩浆热液系统中氯的地球化学行为对于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氯在岩浆热液系统中的地球化学研究的最后成果,重点探讨了氯溶解度的变化机制,以及对于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的高盐度水盐流体的形成机理.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氯的研究仅限于简单体系,氯对多组分复杂体系流体出溶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岩浆-热液系统 氯溶解度 分配系数 水盐流体 硬软酸碱
  • 简介:陆地生态系统作为地球表层复杂系统中重要一环是全球碳氮循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模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备受关注.近年来,国际上发展了多种基于不同原理和目标的模型,其模拟结果也不尽相同.为了对这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国际上开展了多个模型比较研究计划.本文在简述各种模型比较计划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生态系统各个组成要素、生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的基础之上.耦合大气、岩石圈、生物圈从机理上模拟碳氮动态,同时在进行区域或全球尺度评价时引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将是未来模型发展的趋势.

  • 标签: 陆地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循环 碳氮循环 模型 比较研究 气候变化
  • 简介:流体动力系统是盆地流体分析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莺歌海盆地和东营凹陷为例,分别探讨了泥-流体底辟型和盐底辟型盆地流体动力系统特征。研究表明,超压盆地内流体动力系统决定了不同成因流体流动的驱动机制和方询及流体域分布,进而控制油气运聚的全过程。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油气运聚 流体分析 东营凹陷 超压 流体流动
  • 简介:  平流层臭氧浓度的降低直接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UV-B辐射增强,为探明UV-B辐射强度改变对土壤-冬小麦系统碳氮转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实验的方法.……

  • 标签: UV-B 冬小麦 碳氮代谢 呼吸系数
  • 简介:息烽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谢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贵州息烽息烽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谢标(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贵州息烽息烽县是国...

  • 标签: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贵州息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