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江绍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有许多金矿床和矿点,明显受前寒武纪双溪坞群变质岩系和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控制。双溪坞群岩石总体变质较浅,以钠(更)长石-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矿物组合为特征,它们代表了变质程度较浅的绿片岩相。诸暨王家宅至璜山一带,由于经受了强烈的动力变质和混合岩化作用,相对变质程度较深。金矿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石

  • 标签: 变质岩系 地球化学特征 变质程度 金矿化 韧性剪切带 绿帘石
  • 简介:金厂峪大型金矿赋存在燕山早期剪切带内,走向北北东,倾角70—80°,由糜棱岩化斜长角闪岩、初糜凌岩、糜凌岩组成。矿体为复脉和单脉两种,以后者为主。含金复脉形成于韧性转向脆性的过渡环境。晚期构造作用、再生岩浆作用,使剪切带内的金再一次富集而形成含金单脉。金厂峪金矿床是较典型的韧—脆性剪变质带型金矿床。1.韧性剪切带的宏观特征野外呈狭长带状产出,宽度360米,走向延长6000米,6条大小不等的剪切变质带分布于五厂组斜长角闪岩类中。从剪切带边缘到中心,变形强度总体上

  • 标签: 金厂 带型 剪切带 糜棱岩化 过渡环境 斜长角闪岩
  • 简介:张北地区指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北部,该地区有丰富的铅、锌等有色金属及银、金等贵金属矿产资源。先后发现铅、锌、银矿点十余处。目前已探明的蔡家营铅、锌、银矿,铅的平均品位1.41%,最高品位可达70.27%,储量××万吨。锌的平均品位2.58%,最高品位可达21.36%,储量×××万吨。银的平均品135.89克/吨,最高品位可达2039.25克/吨,储

  • 标签: 韧性剪切带 贵金属矿产 河北省张家口 张北 北东东 黄铁矿化
  • 简介:中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冯新斌洪业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对中微量元素的研究不仅能提供成环境的信息,而且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因为燃煤过程已成为生态环境中潜在毒害元素(如As、Be、Cd、Co、...

  • 标签: 微量元素 环境地球化学
  • 简介:本文从宏观上对中国的金矿床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找矿方向.立足于中国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为依据,对中国的金矿床进行了类型划分,阐述了8类独立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基于构造单元和地质演化历史对金矿床区域分布的制约,将中国金矿划分为5大成矿域、37个成矿集中产出区带,并总结了各区带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相对应的金矿床类型.将矿床作为地质演化的历史指针来研究,把中国金矿床矿化时期划分为7个集中时期,并阐述了各成时期金矿化强度、主要金矿床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综合不同方法定量预测成果,认为中国未查明金矿资源潜力巨大,东部深部和西部还有很大找矿空间.简要评述了各个成矿区带找矿潜力,指出了下一步金矿找矿方向.

  • 标签: 金矿床类型 成矿区带 成矿时代 资源潜力 找矿方向 中国
  • 简介:2018年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程裕淇先生诞辰106周年。程裕祺先生不仅是我国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的一代宗师,也是我国地质科技事业卓越的管理者及社会活动家。他曾任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总工程师,也曾出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首任副所长。他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积极推动我国《矿产资源法》的立法和实施;程先生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担任地学部副主任及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更应强调的是程裕淇先生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1978年成立之初的首届副理事长,并连任多届。为纪念程先生对我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重大贡献,本刊特约请著名地质学史专家潘云唐教授撰写此稿,并分四个部分在“科学人生”栏目连载.以飨读者。

  • 标签: 矿床地质学 变质岩石学 前寒武纪 院士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
  • 简介:运用偏光显微镜、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仪、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对内蒙古大青山煤田阿刀亥矿晚古生代CP2煤层中矿物的赋存状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阿刀亥矿CP2煤层中矿物包括硬水铝石、勃姆石、磷钡铝石、高岭石、铵伊利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锐钛矿、氟磷灰石、石英和黄铁矿。硬水铝石、勃姆石、磷钡铝石、高岭石和铵伊利石一般充填在丝质体、半丝质体、结构镜质体胞腔中或者分布在基质镜质体中。方解石和白云石主要充填在裂隙中。硬水铝石、勃姆石和磷钡铝石是由来源于本溪组铝土矿风化壳的物质在泥炭聚集时沉积形成的。铵伊利石是由于花岗岩侵入体的影响形成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可能来源于岩浆热液。

  • 标签: 矿物 硬水铝石 磷钡铝石 阿刀亥
  • 简介:干酪根是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是油气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通常认为,干酪根碳同位素是相当稳定的,主要与沉积有机质的化学组成或母质类型有关,受其他因素影响很小[1,2]。因此,长期以来干酪根碳同位素一直被视为有机质类型判识的最可靠指标之一。在油气勘探早期...

  • 标签: 干酪根碳同位素 热演化 风化
  • 简介:本文研究了河南省荥巩煤田下部铝土矿床铝土矿层及其含矿岩系锂元素(L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量元素的相关性,以期为铝土矿矿床伴生锂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研究表明,铝土岩的Li平均含量高于铝土矿和黏土岩,在空间上Li的分布差异较大。纵向上,中、上部颜色较深的铝土岩、铝土矿的Li含量高,往下岩(矿)石颜色变浅、Li含量降低。在矿体走向上,矿区中部岩(矿)石的Li含量最高,平均厚度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低;在矿体倾向上,深部和浅部铝土矿的Li含量相对高。矿区铝土矿、铝土岩的Li含量随Al2O3含量的升高而降低;Li与SiO2呈中等正相关关系;Li与TiO2、A/S呈中等负相关关系。

  • 标签: 荥巩煤田 铝土矿床 Li元素 元素分布特征 相关性
  • 简介:为厘清黔中地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质黏土岩系中锂的超常富集机制(Li2O平均含量0.21%,最高达0.74%),为寻找锂资源提供新的途径,对黔中地区4个典型剖面进行了富锂黏土岩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与下伏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的不活动元素比值相同,且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似,都以轻稀土富集的平缓右倾型为特征,暗示九架炉组的形成可能与下伏娄山关群白云岩的风化和酸不溶物的积累有关。元素相关性分析和风化作用强度指标研究发现,锂含量与CIA和Si/Al值皆呈负相关的关系。初步推测,泥质白云岩的风化分解,主量元素的大幅度流失,是造成锂超常富集的重要机制。

  • 标签: 黔中 黏土岩 白云岩 风化作用 富集机理
  • 简介:华南热液矿床形成的时代爆发性、空间分带性及其成矿元素对前寒武纪基底的继承性表明,构成华南基底和含矿建造的前寒武纪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是华南陆内热液成矿作用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燕山期花岗岩类是热液成矿作用的主要成矿能量来源;华南热液成矿的区域分布趋势、矿床形成过程和成矿岩体演化等,均表现出与构造热隆起动态有关的成矿特征。多期花岗岩类侵入和迅速块断隆升造成地温梯度增高,基底含矿建造提供成矿物质,以及有利的热液通道和扩容空间是造成构造隆起带或盆地“凹中隆”成矿的重要条件。燕山期花岗岩成岩成矿与大陆地壳的多旋回熔融或再循环有密切的成因关系;地震层析图像资料显示,华南中生代软流圈上涌是造成华南陆壳热隆起的动力学因素。但其成因不同于地幔柱机制,具有被动上涌特征,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大型冷幔柱下沉和地幔过渡带崩溃有关。

  • 标签: 金属矿床 花岗岩 矿床成因 热隆起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