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地球原始大气与太阳相似日本科学家从夏威夷群岛的罗伊希海底山脉玄武岩中气体的分析得出这一结论。这些岩石中的气体来自下层地幔(670km)。测定结果表明,它保持着地球诞生时初始状态的氦氖同位素比值,因而判断它类似于地球诞生初期的原始大气。测定还表明,氖的三种同位素构成比与太阳的非常接近。海南岛金矿资源丰富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的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努力,查明了海南北部金矿区域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矿床地质特征,确定了前地槽构造层绿岩带金矿

  • 标签: 金矿资源 控矿因素 绿岩带 构造层 成矿条件 伊希
  • 简介:发现新观点新动态德科学家相继发现110、111号元素1994年11月9日和12月8日德国达尔姆斯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分别发现了110和111号元素。前者是用数以10亿计的镍原子轰击数以10亿计的铅原子时形成的,寿命为几千分之一秒,原子量为269。11...

  • 标签: 厄尔尼诺现象 科学家 新观点 新发现 造山带 立交桥式结构
  • 简介:西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通过1/20万化探分散流扫面和分散流异常的检查,发现了高品位的、具有一定规摸的丘洛金矿体。该矿体位于松潘—甘孜中生代印支地槽褶皱系中的北西向鲜水河深大断裂带(延伸400km),严格受其次级断裂控制。鲜水河断裂北东有色达深大断裂,南西有甘孜—理圹深大

  • 标签: 洛金 深大断裂带 地槽褶皱系 松潘—甘孜 分散流 次级断裂
  • 简介: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铿锵有声的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提到稀土,就要追根溯源,中国的稀土在哪里?本文不想概评中国所有的稀土资源,的确,大自然给予了我们一份丰厚的礼物——稀土资源。中国的稀土资源的确很丰富,而最富集的,就是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富的稀土矿床,其稀土资源占全国稀土资源的84%和世界资源量的36%。除稀土外,

  • 标签: 白云鄂博矿 稀土资源 矿床类型 碳酸岩 资源量 矿物学研究
  • 简介:八十年代,榴辉岩作为解释板块构造运动机制和莫霍面性质的一类关键性岩石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与蓝闪石片岩相伴生的C类榴辉岩被认为是板块俯冲带存在为重要标志之一。青岛C类榴辉岩的发现对确定我国华北—华南陆块边界和探讨边界地球动力学演化有十分

  • 标签: 榴辉岩相 蓝闪石片岩相 大地构造 板块构造 板块俯冲 变质作用
  • 简介:腾格里沙漠地区钾芒硝的首次发现及地质意义@刘振敏@崔天秀@韦钊@高月珍¥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钾芒硝,首次发现,地质意义,腾格里沙漠腾格里沙漠地区钾芒硝的首次发现及地质意义刘振敏崔天秀韦钊高月珍(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4)关键词钾...

  • 标签: 钾芒硝 首次发现 地质意义 腾格里沙漠
  • 简介:夜明珠由于含有磷光物质而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磷光的发光机理是一些矿物晶体结构中由于激发电子能被晶体缺陷或电子构型中的禁带捕获,随后激发电子仍依一定速度回落至基态,因而在外加激发能量停止时会继续发光,缓缓衰退形成磷光.

  • 标签: 夜明珠 磷酸盐岩 天然 矿物晶体结构 发光机理 激发能量
  • 简介:1.熊耳山地区找矿的新突破: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早已被开采利用。熊耳山地区找金工作则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继熊耳群中发现了上宫大型金矿床之后,又发现了许多中、小型金矿床(点),因而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多在熊耳群中。近年来在陶湾群和上栾川群中又找到了多处金矿床(点)。小河口金矿和三合金矿具有

  • 标签: 陶湾 栾川 普查找矿 熊耳山 小秦岭 矿床分布
  • 简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年一度的第五届白宫科学展览节上鼓励年轻科学家创新,并指出国会应做好财政预算全力支持这一计划。本次展览节共展出36件科学作品。包括:拉斯克鲁塞斯的16岁女孩索菲亚将极端微生物藻类转化为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州的Hobby中学,12岁的KalistaYbarra和11岁的MadelynHickman展示了他们的"水晶魔方"实验,并于2014年10月28日应用于太空站;其他的一些展品包括运用农业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新型建筑材料可有效抵御地震等。

  • 标签: 农业废物 极端微生物 德克萨斯州 水中污染物 克鲁塞 财政预算
  • 简介:民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为此需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是以人地关系为主题的,目前宜从下列方面开展活动:一是广泛宣传生态因素(包括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限制作用;二是普及与矿产资源开发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关注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增强民众自觉节约资源、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意识.

  • 标签: 区域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 地球科学 科普教育
  • 简介:地球科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伴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地球科学已向超宏观和超微观的两个明显的方向发展:天体行星科学和纳米地球科学。在纳米尺度上深入地球科学研究,有助于揭示一些更本质的机理和过程,这是地球科学发展的一条必然途径。纳米地球科学是近年来地球科学与纳米科技交叉发展起来的国际前缘领域,极大地拓展了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纳米地球科学的兴起必将引起地球科学一场新的革命。为了引导地球科学向更微观的层次迈进,进一步厘清纳米地球科学科学内涵及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地球科学 微观领域 行星科学 交叉发展 矿产资源勘探 中国地质学会
  • 简介: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陨石学与天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月球科学与比较行星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月球·行星·科学与探测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5日在贵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调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科学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行星 月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简介: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有两种: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相反,是从个别事实归纳出普遍性结论的方法,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方法不同于上述方法,大数据的本质是用海量数据代替少量样本,用混杂数据代替精确数据,用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由此引发的宏观性和直接性是传统的认识方法所难以完全替代的。大数据方法是科学方法论的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是继演绎法和归纳法之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3种工具。大数据研究的结果具有真理性和预测性,是大数据研究的热点和核心。

  • 标签: 大数据 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 真理性 预测性
  • 简介:2010年6月6日,第六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13届评审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主持。本次共评选出10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10—06—08至2010—06—17)后,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安太成。男,1972年7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典型毒害有机物在环境友好矿物界面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青年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 侯德封 评选 公告
  • 简介:2012年4月28日,第七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了评审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主持。本次共评选出10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10—06—08至2010—06—17)后,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青年科学家 侯德封 评选 公告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