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94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94例患者分成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治疗组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比较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住院天数等各项明显较对照组短(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操作简单,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剖腹手术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腹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均痊愈出院;无腹腔内出血、粘连性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阑尾炎变化多样,一经确诊应立即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开腹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可做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式。

  • 标签: 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开腹阑尾切除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开腹阑尾切除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行腹腔镜切除的治疗方法,对比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伤口感染情况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相对于开腹阑尾切除更加安全可行,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开腹阑尾切除相对于腹腔镜阑尾切除具有经济、实惠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阑尾切除术 穿孔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腹腔镜阑尾切除141例,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中处理方法。结果住院时间3天-7天,中转开腹2例,右中腹戳感染2例,术后炎性肠梗阻1例,局限性腹膜炎2例,无出血、粪瘘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化的腹腔镜阑尾切除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达到了微创的目的。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 手术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性阑尾炎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4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阑尾切除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对比分析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切口阑尾切除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不良反应小、住院时间短,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接收治疗的3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其分为18例研究组和18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阑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切除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97例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阑尾切除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小切口切除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术后恢复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缩短手术治疗时间,缩小手术切口,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阑尾炎 切口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进行阑尾切除后护理方法对患者疗效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阑尾炎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55例。开腹组给予阑尾炎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开腹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开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0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组,观察组103例患者行小切口阑尾切除,对照组103例患者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观察组手术的指标并做对比性分析。结果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率、住院天数、切口长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瘢痕小、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标签: 小切口 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63例行选择性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63例行选择性小切口阑尾切除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37.4±3.7)min,中出血量为(21.6±6.2)mL,住院时间(7.5±2.0)d,术后患者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术后2例患者发生肠粘连,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结论选择性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好,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美容效果较好,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就能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选择性小切口 阑尾切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阑尾切除,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切口阑尾切除,对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阑尾炎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 阑尾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64例阑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2例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阑尾炎效果显著,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 阑尾炎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5例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A、B组,每组3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和开腹阑尾切除治疗,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的慢性阑尾炎患者为C组,共55例。比较A、B组和A、C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A组的住院时间为(4.7±2.5)d,B组的住院时间为(7.2±1.1)d,A组明显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明显长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安全性较高,具有可行性;与慢性阑尾炎患者相比,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可通过改进手术操作技能等方法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 腹腔镜术 开腹术
  • 简介:摘要子宫颈肌瘤是子宫肌瘤的特殊类型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果子宫肌瘤大于子宫的大小或者经过药物治疗效果无效和无须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可行子宫切除1。我院2005年4月—2009年7月收治子宫肌瘤病人130例,行腹式子宫切除96例。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治疗,加强围期的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促进了病人的康复。现将治疗总结如下。

  • 标签: 子宫肌瘤 切除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种甲状腺切除(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切除甲状腺的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手术将甲状腺切除,实验组患者进行腔镜手术将甲状腺切除,对比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主要包括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中出血量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91%,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8.18%,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但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切口小,较为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传统手术 腔镜手术 甲状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组,并将这组患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手术完成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残端愈合情况,显示组患者均愈合良好,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以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均可取的较好效果,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比较少,对患者所产生的痛苦相对比较小,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进行治疗。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比较哪种手术对患者伤害最小。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患难25例,采取开腹子宫切除的患者25例。比较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患者中出血量非常少,明显低于采取开腹子宫切除的患者,并且前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种手术治疗方法在上述这几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其损伤小,恢复快。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经腹子宫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接诊的98例需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组,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的效果显著,有效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提高患者的OAA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七氟烷 瑞芬太尼 丙泊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方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组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T0)、插管时(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等时间点动脉压(MAP)、心率(HR)、血压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差异性。结果A组患者中各时间点MAP、HR、SpO2无明显差异,B组患者T1时MAP、HR、SpO2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比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更好的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较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应重视。

  • 标签: 老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七氟烷 瑞芬太尼 异丙酚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喏在阑尾切除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阑尾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给予A组患者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麻醉,给予B组患者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喏麻醉处理,对比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对组患者5、15、30分钟的镇静程度进行对比,A组患者镇静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96.7%,B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83.4%,组对比,A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咪达唑仑复合布托啡喏在阑尾切除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咪达唑仑 布托啡喏 阑尾切除术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