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上升原因及降低上升的原因。方法对我院产科2008—2013年分娩记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剖宫产指征数据资料输入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剖宫产上升的原因;同时针对原因2014年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降低剖宫产。结果2013年未干预前与2014年干预后剖宫产原因分别列表结论2013年未干预前以“头盆不称、巨大胎儿、胎儿窘迫“为主要原因,2014年采取干预措施后以“头盆不称、社会因素、瘢痕子宫”为主要原因。2014年采取孕期健康教育;分娩期导乐、亲人陪伴、水中分娩、自由体位;分娩期医疗行为规范;加强医务人员医疗知识培训等干预措施后,剖宫产发生明显降低,但引发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发生了改变。

  • 标签: 干预措施 降低剖宫产率 干预前后 引发剖宫产率的主要原因不同
  • 简介:群众看病就医去大医院,图的就是大医院医疗设备齐全,医生经验丰富,但是多做检查就可以降低误诊吗?一项来自《临床误诊误治》杂志长达10年的研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该杂志主编陈晓红研究团队对2004年至2013年的3万多篇标准误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年度误诊基本在27%到31%之间波动。

  • 标签: 误诊率 《临床误诊误治》 看病就医 医疗设备 统计分析 误诊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婚检下降对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9月2209例产妇,共有新生儿2236例,分析产妇婚检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结果共有新生儿2236例,婚检降低与出生缺陷发生间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缺陷为多发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随着围孕期保健的普及,可以有效避免缺陷胎儿的出生,使得婚检对于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并无绝对相关性,但是婚前检查的完善性可有效预防孕期胎儿缺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生儿出生缺陷 婚检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遵义市2014年公立医疗保健机构和民营医院剖宫产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和前瞻性方法相结合。结果民营医疗机构剖宫产76.8%,公立医疗机构剖宫产42.7%;民营医疗机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为42.8%,公立医院非医学指征剖宫产19.8%;医学指征剖宫产因素中胎儿因素和疤痕子宫占剖宫产总数的21.79%,占医学指征剖宫产因素的57.51%;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因素中怕疼痛剖宫的占40.37%,其次是想缩短产程生得快剖宫的占16.46%。结论民营医院总剖宫产明显高于公立机构,民营医院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也明显高于公立机构。导致医学指征剖宫产因素中以胎儿因素和疤痕子宫为主要原因,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因素以怕疼痛和想生得快为主要原因,提示为了降低剖宫产孕期加强预防和纠正胎儿因素,减少疤痕子宫因素,加强对孕妇宣教,正确认识分娩的全过程至关重要。

  • 标签: 剖宫产 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显微手术治疗颅底大型脑膜瘤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治愈、致残、死亡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颅底大型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防治。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全部实施颅底大型脑膜瘤切除术,治愈为90.00%,致残为6.67%,死亡为3.33%。结论目前临床治疗中,颅底大型脑膜瘤治疗的最佳方法为显微手术治疗,在术前、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同时降低致残和死亡。护理是显微手术颅底大型脑膜瘤治疗成功的关键,需要加强护理工作。

  • 标签: 显微手术 颅底大型脑膜瘤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调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年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分别为98.78%、100%,现患分别为3.96%、2.74%;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均以ICU居首占2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2.50%;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29.17%;抗菌药物日使用率由51.06%下降至44.28%,治疗用药由52.98%上升至76.40%;治疗用药标本送检分别为59.56%,63.24%。结论通过连续两年医院感染现患调查比较,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特征,重点监测高发科室和关键环节,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确保医疗安。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患者痊愈、抢救成功率、死亡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呼吸内科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限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和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中强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痊愈,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干预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提高预防免疫接种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6月期间在我疾控中心接种疫苗的人数进行统计,期间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宣传,另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的疫苗接种人数进行统计,期间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对两个时间段的疫苗接种人数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进行比较。结果由相关统计数据可以得知,在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后,免疫规划接种有一定的提高,且家长对于免疫规划接种相关知识有更好的了解。结论加强相关预防免疫接种知识以及健康保健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能够有效的提高预防免疫规划接种

  • 标签: 免疫规划 接种率 提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无痛分娩方式多“无痛分娩”是一种通俗的说法,通常是指各种分娩镇痛方法的统称,即为了减少产妇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和恐惧,以不同方式推进分娩镇痛。无痛分娩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北美、欧洲等地区的国家,分娩镇痛的实施已高达90%以上。目前,在我国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精神心理支持、非药物镇痛以及药物镇痛三种形式。

  • 标签: 无痛分娩 剖宫产率 非药物镇痛 顺产 分娩方式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分析为什么我国的剖宫产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剖宫产指征的基本构成,从而寻找方法来降低剖宫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分娩的1260名产妇,分析产妇实施剖宫产的指征以及剖宫产。结果经过临床分析后发现,我院的剖宫产指征只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胎儿窘迫、疤痕子宫、社会因素、产妇羊水不足、头盆不对称以及胎儿的胎位不正。这些指征的剖宫产产妇的例次为412,剖宫产的概率达到了32.7%。根据国际相关的标准,剖宫产的最终临床医学目标在15%,可以对比得出,我国的剖宫产明显的比世界规定的标准要高得多。结论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中可以有效的解决难产的问题,但是其本身也具有很多的局限性,世界卫生组织的剖宫产目标仅为15%,所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该提高产妇的相关知识,要从全社会入手,不断降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指征 分析 降低 剖宫产率 对策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7-01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患及动态变化,提升感染监测工作透明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8月21日、2013年11月13日及2014年9月23日(0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三次医院感染现患分别为1.28%、0.37%、4.08%;发生医院感染现患前5位的是重症医学科、外二科、外一科、妇产科、内科;医院感染主要是表浅口感染,其次是下呼吸道、血液、皮肤软组织;抗菌药物使用率依次为45.53%、48.33%、50%,呈逐年递增趋势;使用药物病原学培养送检依次是5.60%、20.22%、34.04%;检出病原菌17珠,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三次现患调查基本阐明了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及动态变化,为今后制定感染预防措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现患率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分娩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10例导乐分娩(A组)和210例未行导乐分娩(B组)的产妇的剖宫产的比较.结果导乐分娩组的剖宫产显著低于未行导乐分娩组(P<0.001).结论导乐分娩可明显降低剖宫产,因此,导乐分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娩方法.

  • 标签:
  • 简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产品测评是提高医疗卫生行业软件产品质量,推动卫生信息标准应用落地,促进企业之间有序竞争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测评内容、方法、流程等方面对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产品测评的框架进行了探讨,旨在对信息系统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评价提供指导,推进产品的测评工作。

  • 标签: 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产品测评 成熟度评测 最佳实践
  • 简介:摘要分娩是生殖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娩作为妊娠过程的继续与发展,不仅是依靠孕产妇自身的身体条件,还要以心理疗法结合妇产科和相关学科医护人员的技术与帮助,以及家庭、社会的支持,才能顺利完成分娩。及时的护理干预和陪伴分娩是产时服务的新模式,产妇临产后由一名有经验的护士(或助产士)和一位家属陪伴整个产程到产后2小时,给产妇持续的产前、产时、产后身心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使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脊柱血管瘤(VH)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脊柱MRI检查的全部2424例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常规进行标准冠状面、矢状面T1WI和T2WI序列扫描,统计分析脊柱血管瘤的发生。结果2400例(24例因运动伪影排除)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32(43%)名,女性患者1368(57%)名,年龄15~76(中位年龄43)岁。有624例(26%)患者发现有VH,其中女性患者为443例(18.45%),男性患者为(7.55%)。VH的发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VH患者中70岁以上者占46.95%(293例);单发病例中,腰椎为最常见的脊柱节段(193例,30.93%),胸椎为149例(23.88%),颈椎为31例(4.97%),其余251例为多发病例(40.22%);多发病例中,累及椎体数为2~8个。结论脊柱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脊柱病变,VH的发生在女性群体中较高,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好发部位顺序依次为腰椎、胸椎、颈椎。

  • 标签: 脊柱血管瘤 磁共振成像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几种影响痰培养结果常见因素的分析,探讨提高痰培养阳性的方法.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2014年05~10月的832份痰培养标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去除常见影响因素,分析两组实验数据阳性.结果实验组痰培养阳性为48.7%,对照组阳性为23.8%.结论提高送检痰标本质量,去除影响因素,对提高痰培养标本阳性至关重要.

  • 标签: 痰培养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院感专职人员及各临床科室院感监控医生共同完成,床旁访视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式调查2014年9月3日000—2400期间我院所有的住院患者。结果本次次调查508例,实查为100%;发生医院感染21例,现患为4.1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2.86%;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5.7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97%,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为71.53%。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的调查是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和措施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