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记得儿时扁桃体发炎,经常被大人带往医院诊治。一进医院大门,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紧张,唯一喜欢的是耳鼻喉科一位阿姨,每次见到她,她都是笑嘻嘻地带上听诊器,耐心地按步骤逐一检查诊疗,一颦一笑让人觉得温暖。儿时的心里,对这位医生阿姨充满感激与敬畏,许多年过去了,她的音容笑貌还是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 标签: 播种 扁桃体发炎 耳鼻喉科 白大褂 听诊器 医院
  • 简介:古语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凡人皆知小儿疾病诊疗不易,常称儿科为“哑科”。作为曹县人民医院普儿科主任,丁卫海在“压力大,绩效差,投诉多,谁都不愿做儿科医生”的传统观念下,在儿科临床一线一千就是30年。

  • 标签: 小儿疾病 儿科医生 县人民医院 传统观念 儿科临床 科主任
  • 简介:"如果你天天都牛饮一两瓶啤酒,那么喝酒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和朋友聚会。一时兴起,喝上一两杯葡萄酒,既能让自己身心愉悦,又对身体有一定好处。这样,喝酒就变成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马克对"优活"的一个很形象的解释。"优活"这个我们听起来还有点陌生的词汇,是由世界著名健身器械品牌——意大利的泰诺健公司董事长涅利欧·亚历山德拉先生创造的,它是一种身心由内而外的平衡,一种生活的哲学。马克,作为泰诺健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同样对"优活"有着很深刻的理解。

  • 标签: 健身器械 身心愉悦 亚历山德拉 一时兴起 健中 泰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光明新区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病原学监测结果、阴性感染状况的分析,了解光明新区疫情流行趋势和病原谱构成,为疾病的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深圳市光明新区手足口病个案资料和实验室监测结果,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手足口病分布特征和病原学特点分析。结果发病人群中男性占63.59%,5岁及以下儿童占95.59%,散居儿童占71.77%,临床诊断病例的病原学阳性率为70.17%,病原谱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特点 隐性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食品污染物现况,完善“深圳市食品污染物监测体系”,同时为保障本区的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本区主要的集贸市场、超市、餐厅酒楼、食堂等,随机抽取水产品、肉类、蔬菜类等5个大类13个品种共100份食品样品,开展微生物及理化项目的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类100份食品样品总合格率为57.0%;每类食品的合格率按照从低到高依次是肉类、水产品类、小食品类、蔬菜类及其他,分别为6.3%,13.6%,75.0%,85.0%和95.5%。各类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情况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肉类、水产品类、小食品类,其食源性致病菌的阳性率分别为87.5,77.3%和5.0%。各类食品中检出金属超标的情况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小食品类、水产品类、蔬菜类、肉类及其他,其金属超标率分别为20.0%,18.2%,15.0%,6.3%和4.5%。结论本区的部分食品受到食源性致病菌、铅、镉、铝的污染,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应引起相关监督部门的重视。

  • 标签: 食品污染 监测
  • 简介:目的分析2008-2013年光明新区围产儿死亡率及其原因,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本地区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光明新区49123例围产儿报告卡病例资料,并进行汇总统计。结果该地区2008-2013年,平均围产儿年死亡率为6.17‰。其中,新生儿死亡率为0.90‰;死胎或死产死亡率为5.27‰。除2008年外,从2009-2013年中,死亡率呈下降的总趋势(趋势χ2=9.08,P=0.059)。5年间围产儿死因前三位分别为先天畸形(构成比48.18%),不明原因(构成比30.36%),早产儿(构成比8.91%)。结论该地区围产儿年死亡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先天畸形、不明原因、早产儿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医务人员应加强该地区孕检工作,尽量避免或减少先天畸形、早产儿的发生,同时加强各项医疗技能,尽量探明围产儿死亡原因,为降低该地区围产儿死亡率打下基础。

  • 标签: 死亡率 围产儿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区托幼机构卫生消毒情况和消毒效果,为我区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光明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0年上、下半年对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光明新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72.92%。下学期监测合格率(76.07%)略高于上学期(68.68%)。结论托幼机构必须建立并落实消毒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消毒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和新型高效的消毒液,确保消毒质量。

  • 标签: 托幼机构 消毒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光明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人群队列的建立与肝癌早筛cfDNA甲基化标志物。方法:选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肝胆外科与肝病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人群队列共500人。建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人群队列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用于构建肝癌早期诊断预测模型。结果:建立光明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人群队列的信息数据库和生物标本库,形成形成“早筛、随访、管理、治疗”四位一体肝癌防控模式。结论:建立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早期预警模型,能够解决肝癌风险预测难题。

  • 标签: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生物标本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