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3.33%,有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率为30.00%,有效率为53.33%,总有效率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是治疗气阴两虚,兼有痰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加味生脉饮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治疗肺阴亏虚型咳嗽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病例60例,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中药颗粒免煎剂;对照组30例,口服强力枇杷露。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明显减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治疗肺阴亏虚咳嗽有效率高,能更快减轻咳嗽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生脉饮加味 肺阴亏虚 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为研究对象。结合病患用药方式差异性,分为西药组(n=30)、组(n=30),两组透析方式相同。西药组使用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组使用,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后,相较于西药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得分更高, P<0.05;干预后,相较于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药物、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品质得分更低,P<0.05。结论:针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而言,透析期间内为其应用能改善患者生存品质以及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生脉饮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为研究对象。结合病患用药方式差异性,分为西药组(n=30)、组(n=30),两组透析方式相同。西药组使用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组使用,分析结果。结果:干预后,相较于西药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得分更高, P<0.05;干预后,相较于组,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药物、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品质得分更低,P<0.05。结论:针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患而言,透析期间内为其应用能改善患者生存品质以及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生脉饮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因尿毒症在我科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基础治疗,在患者透析过程出现低血压时予以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红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山萸肉)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透析中2h及透析后的血压比治疗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透析中2h及透析后的血压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可有效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 低血压 生脉散加味
  • 简介:摘要病毒性心肌炎(VMC)可引起心包炎,心内膜炎,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或全心炎。《伤寒论》指出“伤寒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中医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为温热之邪内舍于心,耗伤心之气阴所致。扶气是以散加金银花,百蓝根,大青叶,酸枣仁,丹参,赤芍,以达标本兼治之功效。本人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现代中医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以散为基础自拟扶气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生脉扶气饮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病毒性心肌炎(VMC)可引起心包炎,心内膜炎,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或全心炎。《伤寒论》指出“伤寒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中医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为温热之邪内舍于心,耗伤心之气阴所致。扶气是以散加金银花,百蓝根,大青叶,酸枣仁,丹参,赤芍,以达标本兼治之功效。本人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现代中医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以散为基础自拟扶气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生脉扶气饮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桑菊加味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小儿风热咳嗽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划为观察和对照组,两组中各有40例小儿风热咳嗽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桑菊加味治疗,分析两组的指标恢复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咳嗽停止、体温恢复以及祛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桑菊饮加味治疗 小儿风热咳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散在剂型、处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

  • 标签: 生脉散的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苓桂术甘汤合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心率的恢复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心率失常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苓桂术甘汤合加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缓解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苓桂术甘汤合生脉饮加减 缓慢型心律失常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气阴两虚型心律不齐治疗环节联合运用炙甘草汤与的疗效。方法:将2021.08-2022.08接受临床治疗的86例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A组(常规治疗方法)和B组(炙甘草汤联合),观察疗效。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临床各项症状的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能够得知,B组的各项指标更优,p<0.05,表明运用炙甘草汤联合治疗方法,效果更佳。结论:采取联合治疗方法,可帮助病人改善自身病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炙甘草汤 生脉饮 老年气阴两虚型心律不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00名证属气阴两虚、血瘀水停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实行西药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颗粒”口服,10天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随访3个月。分别于入院时、30天、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于入院时、30天观察心功能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LVESV),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①治疗30天,随访3个月试验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30天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心脏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脏LVESD、LVESV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30天与治疗前比较,两组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颗粒可以提高气阴两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并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优势越明显。

  • 标签: 加味生脉颗粒 慢性心力衰竭 气阴两虚 血瘀水停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药方剂加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两组疗程4周。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

  • 标签: 生脉散 前列地尔注射液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仙方活命加味液治疗慢性附睾炎的机制。方法通过该药对实验性大鼠足垫肿试验、棉球肉芽肿试验及小鼠耳肿胀试验指标观测该药的抗炎机理。结果该药可减轻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降低实验性大鼠足垫肿程度,显著抑制大鼠肉芽肿增生的作用。结论仙方活命加味液具有抗急性和慢性炎症作用。

  • 标签: 中药抗炎 仙方活命饮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加味参苏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夹湿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80名,随机分成治疗组(40名)和对照组(40),治疗组使用加味参苏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2.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苏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夹湿型患者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加味参苏饮 风寒夹湿型 感冒后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观察感冒后咳嗽风寒夹湿患者治疗,应用加味参苏的临床成效。方法:2020.11为试验开始时间。2021.11为研究截止时间。纳入感冒后咳嗽,且证型为风寒夹湿型患者。总计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参照组50例,西药治疗。试验组50例,加味参苏治疗。了解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试验组乏力、恶心、胃脘胀满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感冒后咳嗽风寒夹湿患者治疗,采取加味参苏应用价值确切。

  • 标签: 加味参苏饮 感冒后咳嗽 风寒夹湿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