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8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HealthcareInformationandManagementSystemsSociety,HIMSS)提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分等评级,对于引导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目前我们还缺乏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分级的系统建设。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运行6年多的实践经验,提出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功能进行分级评审的建议,使项目建设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就能将信息工程、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卫生行政管理三者有机结合,使各种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尽快进入高级应用阶段。从技术实现的微观层面和社会管理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建议今后在项目设计阶段就应明确系统功能定位,分别对方案设计、施工、入网医疗卫生单位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提出明确要求,以期使项目功能设计至少在Ⅳ级以上,使各种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避免设计、施工缺陷,尽快进入高级应用阶段。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功能 分级 评审
  • 简介:目的在集中式管理模式下,利用原有的人力资源,持续改进消毒供应质量.方法各区域设立区域责任人,并由责任人担任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全面流程化运作下实行区域责任制.选取分责前后各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分责前后各项数据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质量管理及物资管理合格率在分责后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责后临床科室满意度由76.00%提升至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区域责任制,提高了集中消毒供应质量.

  • 标签: 区域责任制 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短期内神经外科多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1日-3月15日13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可能引起SSI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手术患者,5例发生SSI,感染率为3.70%。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第5手术间使用情况和进行二次手术的比值比分别为4.07(95%CI:0.52~36.65)、18.00(95%CI:2.00~180.00)。各手术主刀医生施行手术患者SSI率与该科2012年平均SSI率2.54%(17/6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5手术间环境卫生学检测,除麻醉机袖带的菌落总数超标外,其余采样部位单位面积菌落总数均符合国家要求;且麻醉机袖带采样培养的微生物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无关。结论进行二次手术是此次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SSI的高危因素。

  • 标签: 神经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 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艾滋病(acquiredimmunodenciencysyndrome,AIDS)/结核病(tuberculosis,TB)双重感染影响因素,为针对该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来自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AIDS治疗门诊和感染科住院部就诊和住院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nciencyvirus,HIV)单纯感染者、TB单纯感染者和HIV/TB双重感染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74名被调查对象中,AIDS单纯感染者83人(47.7%),TB单纯感染者56人(32.2%),HIV/TB双重感染者35人(20.1%);与HIV组比较,HIV/TB双重感染和以下因素有关:了解TB免费治疗政策(OR=2.85,95%CI:1.03~7.85)、接受过有关预防AIDS宣教咨询等服务(OR=0.17,95%CI:0.06~0.49);与TB组比较,HIV/TB双重感染和以下因素有关:现居住地在钦州百色或其他地区(OR=3.44,95%CI:1.26—9.42)、仅通过医生、医院咨询服务了解AIDS(OR:3.68,95%CI:1.28~10.56)。结论应加强社会对AIDS和TB的宣教工作和血液的管理,注意把两种疾病联合进行预防。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广泛耐药结核 数据收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方法对香河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伴发焦虑、抑郁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查血液透析患者共70名,合并焦虑症状40例,发生率57.1%,合并抑郁症状38例,发生率54.3%。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需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 标签: 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原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至2013年孕期保健的980例孕妇的孕13周前,13至28周,28周以后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各期贫血发生率及原因,比较两组孕妇间年龄、地区、文化水平、生活习惯、及饮食情况、药物依从性之间的差异性。结果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为26.5%,孕早期贫血发生率为4.6%,孕中期贫血发生率为35.4%,孕晚期贫血发生率为60%;其中轻度贫血发生率为77.3%,中度贫血发生率为19.6%,重度贫血发生率为3.1%;其中96.5%为缺铁性贫血,3.5%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其他原因贫血。两组间年龄比较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城乡结合区及农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文化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偏食、担心长胖、生活不规律高于对照组,且药物依从性差。结论妊娠期中晚期容易发生轻度缺铁性贫血,妊娠期进行合理的营养膳食指导,合理补充铁剂,能降低妊娠期贫血。

  • 标签: 妊娠 贫血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育龄期男女对育苗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按接种疫苗的意义、接种疫苗的禁忌症、接种疫苗后可出现异常反应、接种疫苗后的护理四个大项来制定表格。收集调查后的表格进行统计结果育龄期男女对接种疫苗的意义、计划免疫的项目、疫苗接种的时间、接种疫苗有禁忌了解较多(大于50%)。对接种疫苗可出现异常反应了解较少(45.24%),其中了解偶可出现严重异常反应了解极少(1.05%),如果出现异常反应所有家(100%)长认为与疫苗质量有关系,而认为与贮存和运输(14.29%)、接种的方法(13.33%)、接种后的护理(6.02%)有关的较少甚至极少。对接种后的护理了解的极少(10.95%),了解反应可能为偶发反应的极少(7.14%)。结论育龄期男女对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掌握有限,如果出现异常反应,易导致医疗纠纷和(或)“疫苗危机”宣教有关知识可能较好的避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疫苗接种 异常反应 宣教
  • 简介:本文阐述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难点及对平台建设的影响,提出数据质量控制的思路与技术解决方案,根据影响数据质量的监测指标建设数据质量核查系统,保障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质量,为确保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管理者科学、客观、有效的数据分析功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标签: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数据质量控制 实践与思考
  • 简介:目的:从服务利用方的角度出发,调查了解患者对医联体的知晓程度、参与意愿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社区首诊的评价,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结果:总共调查306人,以中老年人为主;患者对医联体的了解程度较低,但78.8%的人表示愿意参加医联体;多数受访者接受医联体“分层就医、有序医疗”的理念,迫切期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86.9%的受访者表示“看病时会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首诊已被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群逐渐接受。结论:进一步推进医联体改革需要创新服务模式,以服务升级带动观念升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实施惠民政策,吸引老年人群签约医联体;加强基层建设,满足居民基本医疗需求。

  • 标签: 医疗联合体 门诊患者 认知 期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现状,探讨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措施。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儿保科接收的户籍地人口儿童与流动人口儿童检查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比分析6月龄贫血病率、保健管理率与其差异原因。结果流动儿童管理率明显低于户籍儿童,6月龄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户籍儿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卫生保健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诱导因素为不重视、流动性大及家庭收入低等,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一致。

  • 标签: 流动儿童 卫生保健 保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家长的调查,了解其对儿童发热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提供正确的健康教育。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我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150例患儿候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长们普遍缺乏儿童发热相关的知识,缺乏正确的应对态度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医护人员因以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家长对儿童发热的知识普及,提高其应对能力,科学地对患儿进行护理。

  • 标签: 家长 儿童发热 问卷调查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我院对0—2岁儿童进行佝偻病发病抽样调查,共调查1989名儿童,发病率为34.54%,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5%。一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内小儿发病高达46.72%。通过调查了解了本地0-2岁小儿佝偻病发病规律,并提出系列降低佝偻病发病率的紧急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期血液钙、铁、锌元素吸收量,以促进孕妇与胎儿健康成长。方法随机选取我所门诊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的行产检检查的孕妇200例,对孕妇血液中钙、铁、锌元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A组(孕妇)中钙元素低于B组(非孕妇)参考值的有97例,所占比例为48.5%;铁元素低于B组参考值的有127例,所占比例为63.5%;锌元素低于B组参考值的有20例,所占比例为10%。结论定期对孕妇血液钙、铁、锌元素进行调查,有效指导孕妇所需微量元素,以达到降低因微量元素不足导致的各种不良妊娠现象的发生率。

  • 标签: 孕妇 微量元素
  • 简介:疟疾是发生于热带、亚热带的一种由蚊叮咬传播疟原虫而引起的,以寒战、高热、大汗为特点的寄生虫疾病。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疟疾仍然是威胁人们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输入性 疟疾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护理人员在岗工作情况,为社区护士的培养及政府机构制定社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护士执业资格的98名护士进行调查,并访谈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结果社区护理人员学历偏低、工作经验有限、培训体系不合理,心理压力大、环境差待遇低导致人员短缺,宣传不足、政策配套滞后是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结论调整培训体系,落实配套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加大社区护理宣传等,以便促进社区护理健康有序的发展。

  • 标签: 社区护理 工作现状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3月~2012年12月延安市某医院270例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药敏试验严格按照2006年CLSIM272A2规则及标准进行AmB、FCZ、5-FC、ICZ4种抗真菌药敏检测。结果真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咽拭子,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最高(61.1%),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假丝酵母菌对AmB、5-FC的敏感性较高。结论儿科患者中分离的真菌中以假丝酵母菌属最多,并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AmB、5-FC均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情况的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儿科 真菌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采血人员、检验人员和成分分离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方法统计不同科室2002~2012年的职业暴露情况。结果2007~2012年采血人员、检验人员和成分分离人员的职业暴露人数分别为173、87、92人次。2007~2012职业暴露情况高于2002~2006年,P<0.05;暴露类型比较,P<0.001;暴露级别比较,P<0.001。结论随着采血量的增加和工作量的加大,职业暴露有增加的可能。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镇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为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检测方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卡介苗接种率为100%,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服苗率为99%;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为100%;麻风疫苗接种率为100%;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00%;流脑A群疫苗接种率为100%;乙脑疫苗接种率为97%;麻腮风疫苗接种率为99%;甲肝疫苗接种率为98%;流脑A+C群疫苗接种率为97%;白破疫苗接种率为97%;结论本地区儿童接种率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不足。

  • 标签: 儿童 接种率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