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反馈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产妇分成反馈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产妇产后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反馈组产妇反馈健康宣教。结果反馈组产妇掌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健康宣教应用于产妇产后护理中,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新生儿产后知识的掌握水平,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 标签: 反馈式健康宣教 产妇 产后护理 抑郁
  • 简介:本文对“生物反馈疗法”的指导思想为理论依据,结合“认知疗法”的一些具体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心理反馈疗法”。文章详细阐述了“心理反馈疗法”的理论基础、理论假设、具体操作方法、适用范围等,以期为本疗法的投入应用做好准备。

  • 标签: 心理疗法 心理学 治疗 心理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反馈健康宣教在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产妇分成反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反馈组产妇反馈健康宣教。比较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反馈组产妇掌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健康宣教应用于产妇产后护理中,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对新生儿产后知识的掌握水平,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 标签: 反馈式健康宣教 产妇 产后护理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价值。方法在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这一阶段于我院住院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当中随机选择出100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来,以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评价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对比,实验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手段,更利于其术后的良好康复。

  • 标签: 反馈式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出血性脑卒中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馈家庭干预对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育的促进作用。方法:为本研究选择了1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些婴幼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健管理,观察组接受反馈家庭干预。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最终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婴幼儿的语言以及认知行为等发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婴幼儿健康管理中开展反馈家庭干预,可有效提高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育儿能力,促进婴幼儿的语言以及认知等发育。

  • 标签: 婴幼儿 语言 认知 反馈式家庭干预 作用分析
  • 简介:华盛顿,西雅图——最新研究正将更多目光放在癫痫猝死(SUDEP)与心脏因素的内在联系上。研究人员表示,新发现也许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些猝死案例并可能最终找到成功的预防方法。若干组研究者在第68届美国癫痫协会(AES)年会新闻发布会上报告了最新研究进展。

  • 标签: 癫痫猝死 心脏因素 新闻发布会 研究人员 预防方法 西雅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尘肺患者细胞免疫及多项白介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2月的45例尘肺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45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及多项白介素水平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多项白介素水平则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分期者也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尘肺患者细胞免疫处于相对较差的状态,而白介素等炎性指标也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因此应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干预。

  • 标签: 尘肺 细胞免疫 白介素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母婴同室产后护理中,以反馈健康教育为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母婴同室产妇。总计50例。2022.01至2022.03录入。抽签法分组。参照组25,常规护理。试验组25例,反馈健康宣教护理模式。检验两组产妇生活质量、新生儿发育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妇生活质量、新生儿发育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母婴同室产后护理中,采取反馈健康宣教模式,临床价值值得肯定。既能够提高产妇生活质量,还可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 标签: 母婴同室 产后护理 反馈式健康宣教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临床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血液标本50例,测定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的14项生化指标。结果溶血前后大多数生化指标均有变化,其中,DBIL、TBIL、TP、LDH、CHO、TG、AST、ALT、ALP、CRE项目溶血前后均有明显差别(P<0.05),而UA、Ca2+、BUN、GLU溶血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溶血血液标本可影响多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血液生化时应注意血液标本的筛选和质量,应尽量防止溶血现象发生或对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表述。

  • 标签: 溶血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应用多项中医外治法联合干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治疗,通过针灸、拔罐、刮痧、耳穴等手段,对从2022年4月-2023年3月的在我病区的住院病历69例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指标视力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干预后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是进一步加强整体观、辨证论治、辨证施护,进一步研究此类方法更好地提高疗效。

  • 标签: 针灸  拔罐  刮痧  耳穴  视神经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排便异常的治疗。方法采用生物反馈训练与局部电刺激治疗相结合的新方法对38例严重排便异常的患儿进行治疗,年龄4—16岁,男24例,女14例。结果23例大便失禁患儿明显好转,3例大便失禁患儿失禁次数仍达5-6次,但感觉有好转。12例便秘患儿每日排便1-2次,无排便困难。结论生物反馈和肌电刺激治疗小儿排便异常简单,有效,无损伤,无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用生物反馈刺激训练治疗仪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结果100例病人中经盆底生物反馈训练2个疗程后,其中90例患者便秘症状消失,治愈率90%。结论生物反馈训练是便秘患者一线治疗方法。

  • 标签: 便秘 生物反馈训练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肾脏损害指标的变化及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0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高血压肾病A组35例;高血压肾病B组40例;高血压肾病C组25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比较单项检查和联合检查的阳性率。结果各组高血压肾病尿MA、β2-MG、RBP、N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53.0%明显高于单项检测40.0%(χ2=3.92,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0.0%明显高于三项联合检测76.0%(χ2=4.94,P<0.05);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尿RBP与β2-MG和NAG呈正相关(r=0.669,r=0.597,P均<0.01)。结论检测尿RBP、mALB、β2-MG、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测定对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肾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 N-乙酰-&beta -D-氨基葡萄糖苷酶 &beta 2微球蛋白 微量白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多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76例D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干化学法检测的尿蛋白定性结果将其进一步分为弱阳性(±)DN组(9例),阳性(+)DN组(9例),强阳性(++)DN组(30例),超强阳性(+++)DN组(28例);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项目;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24h尿蛋白(UTP)项目;采用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尿蛋白定性项目,并比较两组各项尿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mAlb、IgG及TRF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3.43,Z=-2.61,Z=-3.51;P〈0.01)。UTP项目尿蛋白弱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5);尿蛋白阳性、强阳性及超强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2.66,Z=-2.89,Z=-4.03;P〈0.01)。α1-MG和β2-MG两项:尿蛋白弱阳性DN组和尿蛋白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尿蛋白强阳性DN组和尿蛋白超强阳性DN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Z=-3.89,Z=-5.37,Z=-2.64,Z=-3.71;P〈0.01)。结论:多项尿蛋白联合检测对诊断早期DN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mAlb、IgG及TRF三项对DN早期诊断更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尿转铁蛋白 尿免疫球蛋白G 尿α-1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选择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排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游泳、抚触、排便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出现、黄疸消退、首次排便、胎粪排尽等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延缓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缩短消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 生理性黄疸 游泳 抚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肝胆手术患者中产生的作用。方法:时间: 2021.1-2023.1。研究对象:肝胆手术者。研究例数:60例。分组方式:电脑盲选方式,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30例,设定为对照组;一个小组采取质量反馈护理模式,30例,设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发生率明显更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质量反馈护理模式在肝胆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

  • 标签: 质量反馈护理模式 肝胆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评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