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医学数字影像降噪法,提高临床大夫对医学影像细节诊断能力。方法采用图像多尺度变换局部模最大值进行空域滤波(主要是边缘检测及降噪)方法。结果此方法得到了满意边缘检测和降噪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缺点。结论此方法降噪能力强,定位精度高。

  • 标签: 小波变换 空域滤波 边缘检测
  • 简介:摘要由于医学图像信号一般具有较强相关性,如果经过多维坐标系适当旋转变换后,把散布在各个原坐标轴上原始图像数据集中到新坐标中少数坐标轴上了,再经适当适量量化和编码,就可以实现高效数据压缩。

  • 标签: 小波变换 医学影像 图像压缩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老年痴呆患者常见问题,它严重影响着患者休息。本文通过采用心理护理、提供良好住院环境、生活护理、用药安全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使大部分患者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生存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利用体外冲击方法治疗早期肩下撞击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于本院确诊门诊36例早期肩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每周1次,共计4次体外冲击治疗,通过VAS评估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所选取3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体外冲击治疗疗程,其中32例病人开始治疗后次日即出现疼痛症状缓解,随访发现治疗后第1周、第1、2、3月病人疼痛出现持续改善,改善率80%。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体外冲击治疗早期肩下撞击综合征临床作用良好。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早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门诊收治27例重症哮喘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常规疗法,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呼气流峰值平均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平均值与治疗前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6%。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具有作用直接、快捷、患者耐受性强,不良反应等特点,对于及早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重症哮喘 雾化吸入 呼吸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总结颞侧切口及连续环形撕囊优点。方法对2008—2009年我科35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采取颞侧角膜缘后3mm作一切口反眉弓式巩膜隧道(外口6mm,内口9mm),分离后粘连虹膜,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分层后圈套娩核及注吸残余皮质,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切口自闭,勿需缝合。结果35例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眼压保持与术前基本相同稳定状态,角膜水肿反应较轻并很快消退。结论由于采用颞侧远离角膜缘可自闭式切口,把白内障手术对青光眼滤过道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并方便了术中操作,减少青光眼复发机会,有效降低术后角膜散光度,同时,连续环形撕囊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晶体囊袋内固定和稳定远期保证,减轻了术后并发症,充分提高了患者视力,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颞侧小切口 连续环形撕囊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机电磁对临床仪器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随机抽取40份血液标本用血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和凝血仪分别在手机信号干扰和无手机信号干扰时检测血细胞,电解质和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无手机信号干扰各项检测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手机信号对血液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和凝血仪检测结果无干扰。

  • 标签:
  • 简介:摘要天然产物属于一种比较重要代谢物质。一般是由微生物、动物以及植物几种活体生物代谢出来,同时这类生物身体之中还有一些特殊化学成分,这类成分具有一定内源性,人们借助这种代谢物,可以对一部分人体疾病进行治疗,子阿使用之前,需要对天然产物进行收集以及加工工作,我国对于这种天然产物应用历史比较长,其应用情况也在不断进行,在现代药品研究领域之中,可以应用相关技术来对具有分子物质药品进行研发,本文对其研发情况进行阐述。

  • 标签: 天然产物 衍生优化 小分子 药物研发
  • 简介:目的:采用Imtmedical生产便携式呼吸机检测仪(CitrexH4),为随时随地进行呼吸机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呼吸机检测项目要求,参考imtmedical检测仪系统使用说明,介绍imtmedical呼吸机检测使用方法。结果:比较该产品与其他常用呼吸机检测不同,了解检测仪CitrexH4优越性、便携性、稳定性及精确性。结论:使用检测仪CitrexH4测试呼吸机,能确保呼吸机输出性能参数更加精准,保证呼吸机具有过硬质量。

  • 标签: 呼吸机检测 便携式检测仪 技术评价
  • 作者: 崔静1杨丽琳1宋蜀伶2方虹3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病理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7月本院云南地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标本37例,运用ARMS-Taqman探针法检测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37例血液标本中,14例(37.8%)存在EGFR基因突变,其中19Del占总突变的28.6%(4/14),L858R占总突变的42.8%(6/14),L858R、19Del占总突变的71.4%(10/37),有2例同时存在L858R、T790M突变;2例同时存G719X、S768I双突变14.3%(2/14);2例存在L861Q突变14.3%(2/14)。结论:云南地区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检测率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主要以EGFR基因L858R及19Del突变为主;但云南地区的S768I则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91-02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90%,恶性程度高。在我国,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第一死因,而云南省的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在国内位居榜首,特别是云南宣威地区,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70%~8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机会,晚期NSCLC全身化疗中位生存期仅为8~10个月。随着对肺癌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和致病机理的逐步阐明,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最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目前NSCLC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EGFR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18~21外显子,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检测EGFR基因突变可以筛查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s)靶向药敏感的患者,从而实现靶向个体化治疗。但是临床上常由于多种原因,如肺癌病理组织标本过少、患者病情过重无法耐受获取组织标本的相关检查,创伤大,操作繁琐等,导致无法进行组织学EGFR突变检测,从而缺乏使用EGFR-TKIs治疗的依据。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所谓图像检测,就是通过图像对感兴趣特征区域(检测目标)进行提取过程,其中图像是承载检测目标的载体,检测目标需要事先进行特征提取、归纳,最终通过相应算法分离出来。图像检测方法可分为单帧图像检测和多帧图像检测。单帧图像检测主要是利用图像灰度信息对目标进行分割,主要包括基于灰度阈值目标检测方法和基于边缘信息目标检测方法。

  • 标签: 图像检测 检测技术 技术研究
  • 简介:一般来说,人体血压在一天之内会有正常波动,早晨起床之后血压开始逐步上升,中午时到达最高值:午后血压逐渐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到傍晚时分时候再次上升,达到一天中另外一次峰值:直到夜间入睡以后血压又再次回落,大约在2:00am~3:00am时降至最低,这样一个“两一谷”模式构成了人体血压正常波动。但是,对于某些特殊高血压患者而言,他们血压在晨起后迅速而大幅度地升高,可持续4h~6h,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清晨高血压,也称为血压晨。清晨高血压对人体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尤为明显,而且在治疗上也有独特之处,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血压晨峰 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 人体血压 心脑血管 靶器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遵义县梅毒疫情态势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遵义县梅毒报告数据,按时间、地区、人口特征和感染谱等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0年,梅毒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6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居前3位南白、松林和龙坑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6.62/10万、11.55/10万和10.52/10万;男女性别比11.13,年龄集中在20-60岁(79.42%);农民和家务待业者占68.43%;隐性梅毒占48.82%,显性感染占51.18%,病程以Ⅰ、Ⅱ期为主。结论遵义县梅毒疫情态势严峻,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主要传染病之一;疫情以青壮年高发,隐性感染在该病感染谱中占首要权重。

  • 标签: 梅毒疫情 态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封闭过滤系统在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测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全封闭过滤系统抽出药液之后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培养结果。结果:通过一周培养之后,无发现细菌生长,符合无菌检查法相关规定。结论:全封闭过滤系统在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测中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全封闭过滤系统 小容量注射剂 无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封闭过滤系统在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测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全封闭过滤系统抽出药液之后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培养结果。结果通过一周培养之后,无发现细菌生长,符合无菌检查法相关规定。结论全封闭过滤系统在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测中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全封闭过滤系统 小容量注射剂 无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非细胞肺癌患者中应用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检测预后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细胞肺癌患者予以选取,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时间起始于2020年6月,终止于2022年6月,样本共计30例,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良性肺部疾病患者,样本共计3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组间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PT(11.36±1.45)s、INR(1.15±0.12)、Fib(423.63±38.47)mg/L、PLT(274.58±24.27)×109/L、D-dimer水平(731.42±68.26)μg/L均比对照组要高(P>0.05),APTT水平(31.43±3.26)s相比对照组(35.28±3.16)s要低(P

  • 标签: 凝血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在远端胃癌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远端胃癌患者130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及观察组(n=60),分别予以传统胃癌根治术、胃弯全切术进行治疗,随访2年,分析两组疗效及随访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清除淋巴数量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术后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弯全切术与传统胃癌根治术在远端胃癌方面均可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胃弯全切术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更好。

  • 标签: 传统胃癌根治术 胃小弯全切术 远端胃癌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