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何素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四川米易6172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69-011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需要接受严密的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心跳以及血压数值变化,考虑到患者病情变化非常快,需要启用急救系统,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汇报。由于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会有剧烈的头痛、呕吐,还会丧失语言能力,肢体活动能力极易受限,许多患者一时在心理上不能接受自己患病后现状,极易堆积焦虑、恐惧和抑郁负面情绪,性格易怒狂躁。许多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普遍会有严重的负面心理问题,负面情绪堆积将会影响患者临床疗效,不利于患者疾病转归,因此需要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护康复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过程当中,需要平等对待患者,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可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知识,以康复患者举例,帮助患者增强康复信心。其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前,需要摸清患者家庭背景、职业背景等个人信息,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引爆点采取情绪宣泄心理护理,引导患者表达自身情绪,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帮助患者正视疾病。最后,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可使用行为认知心理护理干预;患者意识模糊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陪同在患者身侧,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安抚情绪躁动患者。2体位护理为避免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因肢体活动能力受限后,引发关节萎缩、肌肉微搜以及压疮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采取体位护理。采取体位护理时需重视对患者肢体位置进行良性设计、定期采取体位变化以及维持关节活动范围,可有效维持患者整体身体健康。众多研究表明,反射—抑制型体位对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属于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1周至2周时间,期间最好使用约束性保护带,避免患者发生不必要的移动导致病情恶化。护理人员需要尽量避免搬动患者,定期检查病房环境,确保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让患者能够在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中修养。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家属病房管理条例,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需要限制看望时间和看望人数,避免外界刺激过多导致患者脑出血症状加重。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由于脑部水肿压迫脑干部位,导致意识障碍、意识扭曲,会发生无规律躁动,大多数躁动均发生在患者发病后48小时内,因此在此期间需要加强护理巡视,为降低患者意外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药在应用时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及目前中药在市场上的使用现状。方法对中药使用反馈中关于联合用药、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等进行深度的剖析和探索,对目前中药市场进行深度调研,对于中药各种不良反应的现状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通过对药师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目前中药所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应对的对策。结果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为药物自身问题和患者使用方式问题,具体来说,药物产地原因和药品自身质量原因都是导致药品出现自身问题的因素;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和患者使用中药的途径和用量不合理都是患者存在的使用方式问题。结论合理用药、辨证论治、提高中药质量、中药不良反应的定期监测可以有效解决中药来源复杂、剂量过大、蓄积中毒和对中药认识不足的现象,而且我们应该首先加强对于中药质量的监管,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从医院角度,作为每一个中药使用监督管理人员都应该积极投身到我国中药质量监管的事业中去。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