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反搏治疗超重/肥胖患者的疗效,寻找治疗超重/肥胖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治疗9例超重/肥胖患者1疗程,疗程结束后计算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结果所有患者的体重指数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3例患者体重指数恢复正常。结论体外反搏可能是治疗超重/肥胖的新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体外反搏 超重 肥胖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输尿管结石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开放取石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输尿管结石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对患有输尿管结石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胃内滞留片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法莫替丁胃内滞留片处方进行优化,按照最佳处方工艺制备胃内滞留片,以人工胃液为体外释放度测定介质,检测滞留片体外累积释放量,考察体外药物释放时间及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处方优化后制备的法莫替丁胃内滞留片,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符合Higychi方程,累积体外释放时间长。结论本文实验制备的胃内滞留片体外释放缓释效果良好,制备工艺简单。

  • 标签: 法莫替丁 胃内滞留片 体外释放度 研究
  • 简介:摘要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足底筋膜炎患者的止痛效果的分析。86例患者,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站立、行走如常)61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但站立、行走超过半小时后足底又感不适)22例,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虽有减轻,但站立、行走疼痛未减轻)3例。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明显减轻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及不适。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早期妊娠丢失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获得妊娠172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妊娠结局研究对象分为三组:A组(生化妊娠组)、B组(早期自然流产组)、C组(对照组)。C组为正常分娩或继续妊娠超过3个月者。分析3组患者基本情况、促排卵及体外受精过程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B组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basic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bFSH)水平、≥2次自然流产史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C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注射后雌激素(estrogenichormone,E2)水平下降率、卵泡晚期添加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menopausalgonadotropin,HMG)剂量及辅助孵化比例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短方案组早期流产率高于长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早期流产率高于输卵管性不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及≥2次自然流产史是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高龄及≥2次自然流产史是体外受精早期自然流产的独立风险因素。

  • 标签: 胚胎移植 胚胎丢失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溶栓药物可用药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逐步提升大脑整体动力功能的康复速度。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插管方式,抽取患者脑动脉血少量,100毫升至200毫升,加入肝素抗凝剂,注入适量的尿激酶,放置在40℃水温的浴箱内部,模拟人体的内部实际环境,使尿激酶可以在体外实现激活,完成线维酶原的溶解,转变为纤溶酶。选取5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结果当选用导管尖端到达实际理想部位的时候,注入纤溶酶血液,实现对病变位置的高浓度给药,药物滞留在血栓位置,血栓可以得到迅速的熔接。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脑血栓的药物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局部血栓的形成,对局部给药,加强药物的浓度,降低药物的计量量,逐步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的靶向性,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治疗意义。本文将针对原始用药的治疗方法,对药物的体内反应过程进行分析,避免药物与血液之间出现反应,造成药物随血液远离病灶,药物无法到达病灶,血液出现回注现象,形成线维血,即线维酶。采用病灶局部给药的方式,提升局部药物的浓度,实现精准靶向血栓溶解,在临床用药上具有良好的反馈效果。

  • 标签: 自体血液 纤溶酶 脑动脉溶栓
  • 简介: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肩周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选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选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松动术在肩周炎的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关节松动术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通过对近年文献关于ECMO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等,探讨ECMO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结论无论是婴幼儿或成人,多种病因致严重地急性心肺功能障碍,而心肺功能有恢复的可能时,ECMO均可提供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为患者心肺功能恢复赢得时间,为急诊CPR提供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支持方法。

  • 标签: 体外膜肺氧合 心肺复苏 氧供 循环血量
  • 简介:摘要采用ESWL术治疗泌尿系结石600例,治愈率97.9%,1次碎石排净率为88.46%,2次-4次碎石排净率为11.03%,不需任何辅助措施。结果显示,ESWL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快速、准确、方便、碎石效果好。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泌尿系结石
  • 简介:目的:榄绿粗叶木水提物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运用药敏实验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枯草牙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和MIC值。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水提物高敏感,枯草牙胞杆菌为中敏感,而铜绿假单胞菌为低敏感。水提物对以上四种细菌的MIC分别为12.5mg/ml、12.5mg/ml、50mg/ml、100mg/ml。结论:榄绿粗叶木水提物对其中4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

  • 标签: 榄绿粗叶木 水提物 药敏实验 MI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钠抗凝血液滤过下机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外科监护病房使用枸橼酸钠体外循环抗凝血滤治疗的病人13例次下机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13例次下机原因有主动下机5例(38.4%),血管通路问题2例(15.4%)滤器压力增高1例(7.6%),管路凝血4例(31%),漏血1例(7.6%)。结论枸橼酸抗凝血滤治疗的下机原因与血泵停止时间,液-气平面过低,护士操作不熟练有关。

  • 标签: 枸橼酸钠抗凝 下机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间住院的30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探讨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对患者施行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2.7%,远远强于常规组的59.5%,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零,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3%要明显高于实验组,护理后进行SDS评分和SAS评分,实验组数据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的系统化护理,应用中干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舒缓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对病情的快速恢复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系统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软组织疼痛,是指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以及自身疾病病理等导致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局部疼痛。本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据统计,临床患者2/3有疼痛,疼痛是诸多疾病的首发症状和共有症状,软组织疼痛是最常见的疼痛,已经被WHO列为世界三大疑难病(癌症、心脑血管病、慢性软组织损伤)之一。而理疗联合非甾体外用药依托芬那酯凝胶在治疗软组织疼痛方面有显著地疗效。

  • 标签: 软组织疼痛 理疗 依托芬那酯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体外放射治疗中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妇科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皮肤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的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3.8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38%(P<0.05)。结论针对接受体外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体外放射 皮肤反应 预防及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中药、推拿、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中药、推拿、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中药、推拿、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安全简便。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治疗 体外冲击波 中药 推拿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非体外循环下二次冠脉搭桥术后的重症监护。方法对1例非体外循环下二次冠脉搭桥术后并发心包填塞的急救与重症监护进行回顾和讨论。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加强呼吸系统管理,注意引流管的观察及发生心包填塞后给予的紧急救治,是患者痊愈出院的关键。

  • 标签: 冠脉搭桥术后 心包填塞 急救 重症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致H9c2心肌细胞凋亡线粒体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检测不同剂量DMF(0mM、50mM、100mM、200mM)染毒24h后胞浆内活化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Bax、Bcl-2以及细胞色素C(Cyt-c)水平的改变。结果不同剂量DMF(0mM,50mM,100mM,200mM)染毒24h后胞浆Cleavedcaspase-3、Bax和Cyt-c水平升高,Bcl-2水平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leavedcaspase-3:F=23.33,P〈0.001;Bax:F=60.31,P〈0.001;Bcl-2:F=577.8,P〈0.001;Cyt-c:F=104.0,P〈0.001)。Cleavedcaspase-3和Cyt-c水平在100mM、200mM染毒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Bax在50mM、100mM染毒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200mM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Bcl-2水平在50mM、100mM、200mM染毒组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Bax/Bcl-2比值增加,100mM,200mM组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DMF染毒后可上调H9c2心肌细胞Cleavedcaspase-3、Cyt-c以及Bax/Bcl-2水平,下调Bcl-2水平。线粒体通路参与了DMF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过程。

  • 标签: 二甲基甲酰胺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凋亡 体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监视下实行钬激光碎石加施体外碎石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治疗方案,将12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单一治疗,观察组患者62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结石复发率均较低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解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RCO评定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早期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