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脑卒中”就是人们人常生活中常常说的“中风”。“卒”为突然之意,“中”为打击之意。卒中作为一个形象的比喻,表明了其突发性和危害性。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有130万,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270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和年轻化趋势。脑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脑卒中 公共卫生 左侧肢体无力 出血性脑卒中 数据显示 血管内支架
  • 简介:摘要肺结核咯血是胸科常见急诊,其病因较为复杂。观察咯血先兆如病人出现喉部痒感,胸闷,则是肺结核咯血先兆,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密切配合医生抢救,采取妥善合理的治疗方法,给病人以精心的护理。根据咯血发生的规律,严格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加强夜班巡视,尤其是咯血高发时间,特别注意倾听病人的诉说,同时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咯血 先兆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净化技术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5—2017年间收治的17例毒鼠强中毒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既往运用常规治疗(未行血液灌流)者8例定为对照组,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救治者9例定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经血液净化治疗后血清毒鼠强浓度、心肌酶水平下降明显,与血液净化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实验组抽搐及意识障碍缓解迅速、血清毒鼠强浓度下降了(86.7±22.5)μg/L,对照组抽搐及意识障碍缓解较慢、血清毒鼠强浓度下降了(26.5±12.3)μg/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毒鼠强中毒疗效确切,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技术 毒鼠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救治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吸氧、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蛋白血症及贫血、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行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终末期,病因及诱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病情变化快,以硝普钠联合多巴胺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顽固性心力衰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16例羊水栓塞产妇救治实践进行回顾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10年2月~2017年4月收治16例羊水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判定导致产妇出现羊水栓塞的因素,建立产妇羊水栓塞的诊断标准,确定救治方法。结果通过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测可以对羊水栓塞产妇的低血氧症以及凝血功能异常更为准确的判断。结论羊水栓塞产妇具备极高治疗风险性,需要医护人员针对症状制定缜密的治疗方案对其救治

  • 标签: 羊水栓塞 产妇救治 实践回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创伤病人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结果回顾性分析了328例重症创伤病人。结论根据危重病人的复杂病情,需要做出正确及时的诊断,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急救处理方法,在手术前选用合理安全的麻醉方法,以便获取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效果进行一定的探讨。方法选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突发脑出血患者当中随机抽取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4例。抢救时间大于等于12分钟的为对照组;抢救时间小于12分钟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优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突发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内科急救治疗,能够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还能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突发 脑出血 患者 急诊内科 急救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从脑出血患者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分析其接受神经内科救治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这两年来我院诊治的脑出血病患中选取100例,并根据这100例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神经内科救治,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神经内科救治的脑出血患者的脑出血量有了明显的减少,病情有所好转,脑出血量相较于其他患者也比较少,救治成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结论采用此种护理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脑出血量,对稳定脑出血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作用。由此可见,这种方法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是十分可行的。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出血 救治
  • 简介:目的探究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急救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05.05日-2018.02.05日于本院医治的60例重症心力衰竭病人分成30例/组.对照组:常规急诊内科治疗,观察组:常规急诊内科治疗+急救治疗.对比两组脑钠肽水平、心力衰竭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血压以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脑钠肽水平(359.58±22.01pg/ml)、心力衰竭级别(3.02±0.24级)、心率(67.59±7.25次/分钟)、舒张压(62.56±4.24mmHg)、收缩压(100.26±9.65mmHg)都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38.59±3.31%)和治疗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高(p值〈0.05).结论:常规治疗外,予以重症心力衰竭病人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药物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急诊内科 重症心力衰竭 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肺血栓栓塞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急诊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流程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升急性肺血栓栓塞的救治效果,并保证患者心理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诊肺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在急性心梗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紧急出诊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护理和常规转运流程,待患者运抵我科室立即完善相关检查,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试验组于救治期间基于即时通讯平台实时监测并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院前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院前抢救存活率、入院治疗成功率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时通讯平台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可有效缩短急性心梗患者急救期间各项检查、治疗所需时间,提高院前存活率,入院治疗成功率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即时通讯平台 急诊救治流程 急性心梗 疗效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血液净化疗法救治热射病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连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浆置换(PE)治疗1例热射病导致MODS患者,同时对体外循环抗凝、置换液温度以及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监护。结果于人院17d后出院,未遗留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热射病导致MODS的预后,严密的全面监护、有效的体温控制以及保证治疗的连续进行是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热射病 连续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 血浆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内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具体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67例患者中治愈例数为38例(56.7%),有效例数为26例(38.8%),无效例数为3例(4.5%),临床救治起到了相对良好的效果。结论科学规范的临床救治方法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进后续的治疗,改善预后,救治的重点在于血压和颅内压的控制。

  • 标签: 急诊内科 高血压性脑出血 救治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和急诊护理对心肌梗塞患者救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3-2018.2收治的120例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不同救治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和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直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未接受研究组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肌梗塞患者救治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肌梗塞患者应用院前急救和急诊护理,可提升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诊护理 心肌梗塞 救治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脑手术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6例颅脑手术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28例患者对护理均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20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4%。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颅脑手术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颅脑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口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救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心力衰竭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监测结果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相关检测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对急诊救治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救治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治疗组心力衰竭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监测结果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CO2、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对救治方案及效果满意度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救治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竭 患者 急诊救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认知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评估两组的护理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术后认知项目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认知度,改善科室服务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优质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程度 术后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3月胸痛中心成立之前救治175例,将随机分为观察组175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痛患者护理流程,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及院内死亡率.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高于对照组(P<0.03),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3).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3),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3).结论实施再灌注救治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痛中心 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模式对影响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院前急救。分析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43例患者中有28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总满意率为95.35%;有42例救治有效,有效率为97.67%,有1例救治无效,死亡率为2.33%。结论经院前急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护理满意度高,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 简介: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医院收治的9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并发25.53%和65.9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和恢复速度比对照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舒适的度过围手术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 标签: 腹腔镜 围手术期 护理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