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抗病感染的途径很多,如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或增强宿主抗病能力等。本文将对常见的抗病药物进行讨论

  • 标签: 抗病毒 药物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的几率大,传播途径多。抗病免疫因病毒具有生物学特征,所以在大多数免疫中情况占主导地位。本文介绍了病毒感染类型,说明了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阐述了抗病免疫的具体体现。

  • 标签: 病毒 感染 免疫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医药文化,在各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更加具有显著的效果,根据临床试验的相关结果,在儿科抗病中药的选择上,可以充分利用中医的相关理论基础并且与临床试验的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实现效果的显著提升,这一用药方法已经取得了相关的进展,希望在今后儿科抗病的中药选择上取得更为有效的进步,将我国的中医药体系发扬光大,将其应用在更多的疾病治疗中。

  • 标签: 儿科 抗病毒 中药 选用
  • 简介:        摘要:病毒性疾病是目前儿童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病毒性疾病的传播性极强,对于抵抗力较差的儿童来说,病毒性疾病对儿童的自身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药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有着西药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在中药选用的过程中,要根据病毒的特点,科学、合理的来进行选择。

  • 标签:         儿科 抗病毒 中药 选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络口服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动物药理实验的方法,研究通络口服对小鼠低压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对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抗血栓作用,以及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通络口服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低压耐缺氧能力;使家兔心率显著减慢,脑血流阻力减小,血流明显增加,但对血压几乎没有影响;使大鼠血栓湿重显著降低,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并能有效的抑制家兔血小板的聚集率。结论通络口服可延长小鼠在低压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提高存活率;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的形成,表明通络口服有直接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同时通络口服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抑制家兔血小板的聚集,表明通络口服有较强的活血化瘀、改善脑供血量的作用,对促进血液循环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颈动脉供血不足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 标签: 通络口服液 抗血栓 血流动力学 耐缺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些乙肝患者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一些防治知识,对于2010年12月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就有人问到,这一新指南相比2005年的老版指南有何不同,对防治有什么新的意义。事实上,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肝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10年底对200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

  • 标签: 慢性乙肝 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防治指南 防治知识 中华医学会
  • 简介:摘要抗病药师病毒性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近年,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开发,治疗其他病毒感染的药物也得到了发展。本文对临床常用的抗病药物(不包括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的药理、临床、毒副反应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临床常见病毒性感染的治疗方案以及抗病药物发展做以介绍。

  • 标签: 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 核苷类似药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抗病毒药物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丙型肝炎的抗病治疗进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目前国际上已公认PegIFN一α与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为最佳选择。

  • 标签: 丙型肝炎 治疗
  • 简介:摘要干扰素(interferonIFN)具有广谱抗病作用,但不能杀灭已经受到感染细胞内的病毒。因此,想通过IFN来彻底治愈慢性病毒性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是不现实的;想通过加大剂量和延长疗程的治疗计划也应该慎重。

  • 标签: 干扰素 病毒 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乙肝抗病治疗十分重要,而患者的随意停药却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近3年300例乙肝抗病治疗患者停药原因进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指导科学合理的抗病治疗。

  • 标签: 停药 抗病毒 乙肝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乙型肝炎抗病治疗进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应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抗病、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治疗,其中抗病治疗在控制乙型肝炎病程进展中起关键性作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宁联合抗病药物治疗小儿腹泻与单用抗病药物治疗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腹泻患儿100例,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呕吐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性状恢复,体温恢复及呕吐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腹泻宁联合抗病药物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小儿腹泻宁 小儿腹泻 抗病毒口服液 联合用药
  • 简介:用1/15个到1/10个LD50的流感病毒甲型A/PR/8/34(H1N1)株,0.01mL经鼻感染NIH小鼠,造成肺内感染.感染前3d开始经胃给予黄芪赤风口服(2g和4g/kg/d),连续给药8~10d后,观察肺指数和死亡率.结果当药物剂量为(2~4)g/kg/d,黄芪赤风口服能明显减轻流感病毒引起的肺水肿,明显降低肺感染指数;对病毒感染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延长病毒感染小鼠的生存期、减少流感病毒的致死率的作用.免疫学指标检查显示黄芪赤风口服的抗流感病毒作用非直接提高T细胞免疫作用所致,很可能与它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有关.

  • 标签: 黄芪赤风口服液 流感病毒 肺指数 生存期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全球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药物有普通干扰素及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研究发现尚有许多中药都有一定的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但多数药物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 简介:目的;讨论抗病西药剂对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的疗效,并对检测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月一2010年8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共有491例,并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可分为阿糖腺苷组、苦参素组、拉米夫定组、α-干扰素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每组相应的治疗,并作出相应的分析。结果:根据研究显示可知,拉米夫定组所显示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的转阴率为85%,将它与其他各组相互比较,发现其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中α-干扰素组的转阴率37.14%,在这些组的排名中位居第二,苦参素组的转阴率为11.34%,其血清转换率为9.28%,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其结果明显要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α-干扰素等相关的抗病治疗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率,其检测的结果为后期的临床研究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资料。

  • 标签: 抗病毒 西药 临床使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重型乙肝患者的抗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8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将其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4例,治疗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取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73%、HBeAg血清学转换率2.27%较对照组56.82%、13.64%比较差异P<0.05;治疗组在CTP分级评分、HBV-DNA定量检测值、血清肌酐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肝效果显著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的生化指标改善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重型乙肝 抗病毒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HBV药物的研究进展述评。方法参阅有关抗HBV病毒研究论文、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抗HBV病毒药物疗效尚不理想。结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稳定有效抗HBV药物势在必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