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打印模型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口腔修复患者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采用3D打印模型修复,B组采用传统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的角度、深度、头根偏差、临床疗效和种植体存活率。结果:A组头、根、深度和角度的偏差值分别为(0.49±0.12)mm、(0.51±0.20)mm、(0.44±0.16)mm和(0.15±0.04)°,低于B组(0.80±0.17)mm、(0.86±0.24)mm、(0.77±0.18)mm和(0.2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3D打印模型 口腔修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持续改进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0.1-2021.12;研究对象:20名社区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了解社区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做好护理人员安全职业防护,对比分析职业暴露持续改进效果。结果 改进后护士血液暴露、黏膜暴露发生率低于改进前,P

  • 标签: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护理管理 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外科护理病历缺陷暨持续改进方案。方法 利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9年3月-2021年11月外科的1000分护理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护理病历中存在书写缺陷及改进方案,我院使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两种方法,对各层次护理人员开展调查。结果 护理病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主观描述多、内容形式化、无法完全展现患者病情的变化。有关因素有护理规章制度、人员层次结构及法律认知等。结论 优化并完善护理病历书写方法,制定专用的护理记录表,医疗与护理同时记录书写,制定网络数字化护理病历;提高监控质量,培养护理人员对法律的认知,创新护理管理制度。

  • 标签: 外科 护理病历 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后文称“中心”)应用PDCA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期间中心尚未应用PDCA持续改进的阶段设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1月~12月期间已在中心应用PDCA持续改进的阶段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与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工作效果比较,清洗、包装、检查以及灭菌工作的合格率组间对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科室人员的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PDCA持续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静脉血管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而使血管完全或部分阻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相关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疾病。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妊娠期VTE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具有潜在致死性的妊娠并发症。VTE是可预防性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避免VTE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则。对妇产科患者利用VTE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可科学、有效、及时鉴别诊断VTE高危患者,而对其及时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可降低女性患者VTE发生率。目前在妇产科领域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包括:Caprini、Rogers、Autar及Khorana风险评估模型等。笔者分别拟就妇科与产科领域常用VTE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妇产科医师对VTE高危患者的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妊娠期及产褥期血栓栓塞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改进造口袋使其方便病人排气及灌肠操作,对比分析改进后的造口袋的临床优势。方法:在临床常用的造口袋上设计了1个排气孔,方便病人自行排气,该排气孔足够大,可以插入肛管,全封闭状态下进行灌肠。通过排气实验及灌肠实验分析造口袋改进前后效果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应用改进后的造口袋,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于改进后的造口袋有排气口,排气时操作简单,对造口袋底盘影响小,术后更换底盘数量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应用改进后的造口袋灌肠,无需取下造口袋,全封闭状态下灌肠,防止了灌肠液外流,病人护理操作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二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造口袋利于观察肠造口患者的肠蠕动恢复,造口袋排气操作简单,减少对造口袋底盘的影响,可使灌肠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避免了粪水的外溅及不良气体的外溢,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方便护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肠造口袋 灌肠 排气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改进门诊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实施持续改进门诊管理前后的门诊患者各80例,以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更高。结论:在门诊实施持续改进门诊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门诊管理 应用效果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湿包产生原因,并结合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以预防或减少湿包情况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压力蒸汽灭菌锅次(3000锅次)和灭菌包数量(60000个),统计湿包出现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于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实施。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实施后的湿包发生率,统计湿包发生原因分布情况。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前,共出现1143个(1.91%)湿包,实施后,60000个灭菌包中共出现湿包579个(0.97%),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湿包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包出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汽原因:突然停电停水导致未能及时排除灭菌器柜内的蒸汽,柜内温度下降,蒸汽向水滴转化会打湿灭菌包。蒸汽传输管道过长或是铺设在地沟里的蒸汽管道被雨水浸泡等因素均可能造成蒸汽含水量过高,导致蒸汽质量不饱和,进而导致湿包出现。(2)设备问题:灭菌器真空泵、蒸汽管道、密封圈的老化以及后端管路松动均可能导致蒸汽溢出、泄露,进而导致湿包产生。排气口下方单向阀故障则会使灭菌柜无法完全密封,冷凝水倒流入柜内,促使湿包形成。(3)包装问题:灭菌包包装不规范,导致灭菌包出现过大、过重、过紧等情况,还存在未分开包装器械和敷料、用具重叠放置时未摆放吸水纸等问题。(4)装载不当:未掌握好灭菌锅装载容积,对饱和蒸汽的进入、冷空气的排出造成阻碍,形成湿包。金属容器、敷料未合理分层摆放;灭菌包直接与锅壁接触。(5)冷却时间短:卸载时,冷却干燥时间不足,灭菌锅过早打开,导致锅内留存的热蒸汽接触外界冷空气,产生大量冷凝水,导致湿包产生。另外将未充分降温的灭菌包置于温差较大的储存柜内,会出现局部潮湿现象,进而打湿灭菌包。改进措施实施后湿包形成原因按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设备问题、包装问题、装载不当、蒸汽原因、冷却时间短,比例分别为33.68%(195/579)、31.09%(180/579)、19.17%(111/579)、10.36%(60/579)、5.70%(33/579)。结论:针对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形成原因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促进湿包形成率下降,提示应定期对灭菌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运行。同时还应规范包装、装载、卸载流程,掌握正确的冷却时间,安装汽水分离器以提升蒸汽质量,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的意义。方法:于本院收治的120例口腔外科行手术患者为研究范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探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分别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记录两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数据。结果:探究组护理后患者乐观、坚韧、自强等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意义(P

  • 标签: 基于跨理论模型 口腔外科 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3D打印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取我院一年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分别以常规教学、联合3D打印模型教学,比较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偏高,考评成绩显著偏高,(p<0.05)。结论:针对骨科护理学生使用常规教学联合3D打印模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护生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增加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骨科 临床护理 教学 3D打印模型
  • 简介:摘要:我国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时代。随着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长,以及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心理承受能力减弱,使老年人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就医的主要群体。而老年人在当今实际就医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比如独立就医、智能就医等。文章就供需平衡角度进行探究,进一步分析老年人实际的就医需求以及当前医院供给的实际情况,提出供需失衡的各项问题,并且提出实际的改进对策,希望能够有效优化我国老年人的就医环境。

  • 标签: 老年人 就医环境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至2018年4月的麻醉药品管理问题36例为研究对象。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种问题的比例,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管理者不懂药品管理知识占比>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占比>发放药物未详细核对占比>药品失效或过期占比。结论:目前我国麻醉科药品管理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加强对科室药品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药品管理的质量,保证药品的质量。

  • 标签: 麻醉科 药物管理 问题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质量管理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需要严格做好质量防控工作,做好监督策略的制定,及时发展企业管理中的风险,将质量管理落实到实处。企业所处竞争环境较为激烈,而质量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使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入市场,提高质量管理措施的合理性,所以,对企业实施常态化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 标签: 企业 质量管理 价值提升
  • 简介:【摘要】随着新医改的逐渐深入和有效落实,我国的医疗水平和居民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而医院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医院档案的管理。每个患者都需要根据病情和医治进展建立单独的档案,这些档案为医护人员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但是目前不少医院对于档案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医院档案混乱,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和患者的治疗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针对医院档案管理现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 标签: 医院 档案管理 改进策略 新医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眼科护理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该院眼科24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护理服务、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成绩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眼科护理技术管理质量的提高,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眼科 护理技术管理 持续质量
  • 简介:摘要:日间手术是有计划,可择期在24小时内完成入出院的手术或操作,与传统手术收治方式相比,具有缩短住院和治疗等候时间、降低院感风险、节约医疗资源,同时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促进医务人员对手术精细化、微创化的转变等优势。患者术前检查纳入住院费用、集中办理入院,术后集中出院结算几乎为各大医院实行日间流程。本文在入院前怎样进一步优化流程,节省患者术前检查时间,省略转归门诊检查费用的改进步骤、效果评价方面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日间手术,转归,术前检查,流程。
  • 简介:摘要:小病不愿治,大病难就医,就医治不起。老百姓们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随着医疗政策的不断改革,参保范围的不断扩大,城乡医疗的全面结合,使得医保结算的相关问题浮出水面。

  • 标签: 医院 财务管理 医保结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分析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