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发脑炎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及治疗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011年收住的36例散发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22例(61.1%),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18例(5.6%),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10例(27.8%),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的2例(5.6%),抽搐2例(5.6%)。36例患者头颅CT平扫均无异常发现,脑脊液压力升高的14例(38.9%),糖下降的12例(33.3%),蛋白升高的16例(44.4%),细胞数升高的24例(66.7%),血像升高的8例(22.2%),血像降低的12例(33.3%)。随访治愈24例(66.7%),好转10例(27.8%),失访2例(5.6%)。结论散发脑炎临床表现多样,但以发热、头痛、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要对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散发性脑炎 临床特点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发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散发戊型肝炎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57例、黄染52例、纳差45例。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戊型肝炎重叠HBV感染组与单纯戊型肝炎组之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散发戊型肝炎有急性肝炎典型的临床表现,且预后良好,但老年患者、重叠HBV感染者黄疸深、肝功能损害重。

  • 标签: 戊型肝炎 老年人 重叠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散发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有些患者由于兴奋躁动不能合作,达不到休息的目的,对此可以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给予患者间断约束,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 标签: 散发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护理
  • 简介:对26例精神障碍型散发脑炎的回顾性分析发现,26例均出现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多在意识障碍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体征轻微且不对称、不恒定,容易被忽略而引起误诊,早期误诊率达53.85%。为提高诊断准确率,对精神病人的意识障碍要正确识别,全面分析,重视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本病预后较好,有效率达88.46%。

  • 标签: 精神障碍型 散发性脑炎 精神症状 意识障碍 诊断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散发脑炎所致高热、颅高压、癫痫、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精神障碍小儿的护理情况,更好地解决近些年脑膜炎的护理科学化问题。方法对2001年~2009年入院的患者随机抽取45例进行记录性分析,年龄在3~12岁,男孩子20例,女孩子25例,均为昏迷型散发脑炎。结果昏迷型散发脑炎所致的患儿精神障碍首发症状者比例较高,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护理起来不太容易,除常规的护理方法外,应加强意识精神的护理、肢体瘫痪、失语的护理。结论小儿昏迷型散发脑炎临床表现可不典型,易误诊,诊断和护理时应综合考虑各因素,效果较好。

  • 标签: 少儿 散发性脑炎 护理 昏迷 治疗 病毒脑炎
  • 简介:对甲型、急性乙型肝炎及甲、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进行配对比较发现:(1)甲、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起病徐缓、黄疸程度最深,且持续时间最长,临床表现有比其他两型更重的倾向。(2)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有短暂的病毒干扰现象。(3)甲、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可能在病毒性肝炎慢性化的发生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病毒混合感染 肝炎慢性化 病毒干扰现象 血清标志物 急性病毒性肝炎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成人散发病毒性胃肠炎的病菌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病原学分析,为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的一年间肠道门诊收治的急性胃肠炎的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观出带发性水样腹泻,且排除因霍乱导致的腹泻。分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等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286份患者的粪便标本全都进行了轮状病毒检测,检出率为0,诺如病毒的检出率为19.6%(32/163),肠道腺病毒的检出率为30%(3/100),以诺如病毒的检出不高,但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在病毒检出率等方面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病毒感染的时间,则以10月感染率最高,达到33.3%。结论成人散发病毒性胃肠炎的感染病毒以诺如病毒为主,没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但在秋季感染率最高,需要临床加以重视。

  • 标签: 成人 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 病原学分析
  • 简介:邵东市人民医院 湖南 邵 东 422800 [摘要 ]目的:有针对性的探讨和分析散发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对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随即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内的症状为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疾病的病例 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的发病时间在 3 d内,在每周自周一开始,连续性抽取 20例充分满足上述症状的相关病例,然后针对抽取的相关人员,展开相对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监测,着重把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并进行分析预测和处理,用 ELISA法针对患者的粪便标本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监测和检查,可以发现,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一共有 56例,占总比例的 56%,患者的一般资料,例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相关因素,和未感染该病毒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变化,便常规镜检红、白细胞,与未感染患者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在所有 56例患者中,对其进行相对应的对症治疗, 3 d之后恢复,有 53例患者恢复健康,针对某些可能伴有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 3~ 7 d之后也恢复健康。结论:通过临床的调查研究,能够充分看出,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冬季散发的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实践中很容易和细菌合并出现感染,在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对症治疗方法并加之一定程度的抗生素治疗,这样能够使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散发性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泰州市急性散发戊肝发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对泰州市2008年戊肝患者的一般情况、流行病学史、个人卫生行为、动物饲养情况等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共对109例戊肝患者进行了调查,占全年戊肝病例数的67.3%,男女性别比为1:0.31,文盲及小学文化水平占47.7%,以民工为主的产业工人阶层和农业劳动者阶层占总患者数的78.0%,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占总患者数的87.2%,2~4月份发病占全部病例的45.9%。发病前15~75d,患者中具有外餐史、凉菜史和外出史的比例分别为47.7%、36.7%和16.5%,患者中洗手习惯一般和不常或偶尔的占全部病例的64.2%。结论2~4月份是泰州市戊肝发病的高峰季节,患者发病主要集中于收入较少、文化水平低的30~60岁农村居民,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前15~75d有外餐史、凉菜史、外出史构成暴露危险因素的前3位。

  • 标签: 肝炎 戊型 流行病学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为探索老年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对42例老人散发急性病毒性肝炎及非老人病例配对作血清病原学检查,发现本院收治的老人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的病原以非甲非乙型感染为主,与非老人组明显不同.材料及方法一、研究对象: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42例,系本院1986~1987年间住院病人,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50~84岁;对照组系选择与上述42例性别相同,同时发病的非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42例,年龄15~56岁;上述84例都系广州市居民,于发病后28天内静脉抽血,血清—30℃保存。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肝炎 静脉抽血 非甲非乙型肝炎 学分型 重叠感染 急性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赣南地区散发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采取开放手术治疗后产生的作用。方法:选择赣南地区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接受的62例散发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31例实施保守治疗,设定为对照组,31例实施开放手术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更低,VAS评分更低,观察组治疗后ODL评分较低,观察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情况明显更好,(P

  • 标签: 开放手术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 保守治疗
  • 简介:冬去春来,阳气开始生发,天地之间一派欣欣向荣之象。可有不少朋友反映说虽然天气还冷,但出现了口腔溃疡、口臭便秘、心烦失眠、感冒发热等火热症状,其实这是“郁热”在内不得外发的表现。为什么会这样呢?

  • 标签: 冬季 口腔溃疡 心烦失眠 感冒发热
  • 简介:肚皮舞能够"挖掘女人骨子里的性感"。这种舞蹈起源于中东埃及一带,原本是当地的传统民族舞蹈,但因其跳起来热情奔放、运动量大,可以锻炼出曼妙的腰肢,而迅速成为一种深受office白领女性青睐的健身舞蹈。

  • 标签: 肚皮舞 健身舞蹈 舞蹈起源 白领女性 民族舞蹈 健身教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