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江南著名的钱塘江和富春江的上游,发源于安徽休宁境内的新安江完美呈现了江南的曼妙婉约,钟灵毓秀,人在其中,仿佛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意境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安江给沿岸赐予了得天独厚的物产和文化,这其中,三潭枇杷和绵潭地方戏都是江南绝代风情的代表。

  • 标签: 枇杷 钱塘江 江南
  • 作者: 徐立中1谢金娜1吴华1马智超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健康必读》 2010年第2期
  • 机构:【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3-0065-02深圳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宝安区是深圳市最大的一个区,人口占深圳市总人口三分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相应频繁,计划免疫儿童流动也相应增加,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为了掌握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于2007年12月对宝安区0~7岁流动儿童及计免接种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并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2010—2012年河南省新安县居民伤害死亡状况,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2年河南省新安县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的伤害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使用国家推荐的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和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安县居民伤害死亡居全死因的第4位,死亡率62.53/10万,标化死亡率59.30/10万,占全死因的9.54%。伤害前5位死因依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淹死,占伤害死亡的84.02%。婴儿主要死因为机械性窒息;幼儿主要死因为淹死;青少年第1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40.00%,第2位为淹死,占30.00%;青年人第1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52.94%,第2位为自杀,占9.66%;中年人第1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53.21%,第2位为意外跌落,占14.44%;老年人第1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46.67%,第2位为自杀,占16.92%,第3位为意外跌落,占14.87%。结论伤害严重威胁新安县居民的生命健康,特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和死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伤害 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顺位
  • 简介:目的研究鼠疫疫源地南城县廖坊水库运转后的鼠疫预警策略及效果.方法在蓄水前中后对库区周围老疫区的鼠疫宿主、媒介进行动态监控,对高抗动物进行血清学监测,对监测结果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灭鼠、宣传教育、爱国卫生等综合防控措施,降低鼠疫发生风险.结果蓄水后宿主密度、黄胸鼠比例、蚤指数有所增加,提示鼠疫发生风险增加.在实施了综合防治策略后,鼠密度和蚤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血清学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在蓄水过程中采取以预警为目的的动态监测,可有效降低鼠疫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鼠疫 环境监测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从爆发流行个案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模式和患者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8月27日河南省新安县三高甲型H1N1流感爆发流行后所有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的详细数据,并对发热程度、持续时间、治疗后恢复时间等主要数据加以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流行特点是大部分病例(96%)集中在4天内发生在第三高中学生中,符合爆发流行的特征;大部分病例仅有轻中度发热,持续的时间平均为1.6天;其它主要症状为咳嗽、咽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均较轻微,无重症病例;在病情相似的情况下,使用达菲和不使用两组发热持续时间没有差异;对于发热体温小于39℃度的病例,用或不用抗生素和中药,发热持续时间均没有差异;严密隔离密切接触者,病例数迅速下降,流行得以控制。结论对于大多数病情一般的患者,疾病过程为自限性,加强护理观察即可,无需用药;建立应急医院收治病人,严密隔离密切接触者,病例数迅速下降,流行可以得以控制;提示学校落实体温检测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

  • 标签:
  • 作者: 程荣1毕可琪1夏和珍1刘兆霖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1.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自贡     643100;2.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自贡     643000)     【摘    要】    目的:剖析自贡市小井沟水库输水干渠的管理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以确保输水安全。方法:通过走访小井沟水库输水干渠所在地的县、镇、村各级政府,输水干渠的管理部门,干渠沿线居民,实地考察微环境,收集干渠当前管理信息资料,剖析现行管理机制和模式的利弊,实施干预。结果:目前小井沟水库输水干渠的监管制度不健全且执行不力,未开展对沿线居民针对小井沟水库输水干渠管理、安全和环境控制的教育培训,管理责任不淸和监督不到位,日常管理流于形式,干渠沿线安全和微环境隐患等对干渠输水安全的管理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结论:优化了管理模式,建立间歇式输水干渠管理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