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炮制方式对中药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常见清热药材黄芩为研究对象,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炮制前后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浸泡时间、炮制温度和介质对黄芩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比较明显,最适浸泡时间为30h,最适炮制温度为50℃,水是较好的炮制介质,能够高效保留中药有效成分。结论选择合适的加工炮制方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保持尤为重要,能够提高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

  • 标签: 中药 黄芩 炮制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主要对不同年份林蛙油(线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以确定林蛙油最佳的加工、干燥、贮藏方法。方法林蛙的处死方式采用电击处死方法,干燥方法分别采用自然干燥(ND)和真空冷冻干燥(FD),其中自然干燥法的贮存采用密封、阴凉干燥处和冰箱-3℃处两种方式,然后分别对不同干燥方法、不同贮藏条件、不同年份的新方法加工的林蛙线油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真空冷冻干燥的林蛙线油,其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水份、微生物限度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年份自然干燥的林蛙线油,其水份无显著差异,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微生物限度有显著差异;经自然干燥后,冷冻贮藏的不同年份林蛙线油,其颜色、蛋白质、酸度、过氧化值、水份、微生物限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林蛙油新加工方法是可以推广的最佳取油方式,可以替代原始的采油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可以保证林蛙油5年不变质;冷冻方法贮藏林蛙线油同样可以保证其质量不变,其缺点是运输不方便。

  • 标签: 林蛙线油 新加工方法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茶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在茶叶多糖的提取中通过对预处理的方法、提取温度、茶叶的老嫩、Sevage除蛋白试剂与提取液之比等因素的改变,探讨了茶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茶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①老茶叶的茶叶多糖提取率要高于嫩茶叶的茶叶多糖提取率;②茶叶多糖的提取温度在60~70°C提取率较高;③预处理时用乙醇作预处理(虽然乙醇乙醚混合液脱脂的效率最高,但不利于人体健康,且成本较高,舍弃使用)最好;④将Sevage除蛋白试剂与提取液之比配成l3效果较理想。结论用老叶多糖在温度60-70°C用乙醇做预处理时可较高提取茶多糖。

  • 标签: 茶多糖 提取 最佳工艺条件
  • 简介:目的优选骨痛贴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以中药组方的出膏率及组方中的姜黄素作为考察指标,来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6倍量80%乙醇对骨痛贴中药复方连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结论在所选用因素水平范围内,乙醇浓度对本中药复方提取影响最大,所选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 标签: 骨痛贴 姜黄素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黄芩颗粒的最佳制剂工艺。方法按L9(34)进行考察的最佳成型工艺,即浸膏与辅料比,糖粉与可溶性粉比,乙醇浓度三个因素,以成品率及流动性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成型工艺参数。结果以浸膏辅料为12,可溶性粉糖粉为12,乙醇浓度为80%为水提浸膏粉颗粒成型最佳条件。结论本制粒工艺方法简便,稳定可控,可为开发成固体制剂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 标签: 黄芩颗粒 正交试验 制粒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野黄刺玫果粗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野黄刺玫果为原料,以总黄酮含量和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和验证实验。在上述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又对提取次数进行了优选。结果野黄刺玫果粗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12倍量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h。

  • 标签: 野黄刺玫果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 简介:摘要根据超微粉碎的影响因素进行组合测试,对采用显微测量法和筛分法对粉体粒度进行评价,考虑生产实际,优选出最佳的生产工艺,五指毛桃饮片→粗粉碎→恒定含水量5%→超微粉碎20分钟。

  • 标签: 五指毛桃 超微粉碎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晶体接种法、无氧动态高真空干燥新工艺,提高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晶形稳定性。方法改进重结晶、真空干燥的设备工艺,提高原药品质。结果与结论通过对设备工艺技术创新后,产品的晶形结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有突破性提升,经济效益显而易见。

  • 标签: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剂 晶体接种法 无氧动态真空干燥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备被研发出来并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治中,极大提高了诊治效率,为人们的科学有效诊断治疗提供了保障。然而,当前在医疗医用设备仪器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医疗设备的正常应用和使用寿命,如何加强该方面的管理,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内容出发,分析医院在该项管理的中的问题,并探寻积极有效的对策,以期提高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

  • 标签: 医疗设备 档案管理 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急救医疗设备的风险类型,为医院急救医疗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提供保障,为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方法:从风险管理模式、风险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控制的重点内容并给出具体方法。结果:急救医疗设备具有高风险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对医护人员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结论: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和风险管控,为正常和应急情况下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 标签: 急救 医疗设备 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哮喘危重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22例哮喘危重状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结果2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均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3~6d、平均4.3d后安全脱机。患者临床哮喘危重状态缓解,未出现呼吸机相关性的并发症。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可提高治疗哮喘危重状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哮喘危重状态 机械通气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囊肿消丸,建立质控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采用浓缩丸制法制备,显微鉴别和薄层层析鉴别进行质控。结果成品质量好,疗效佳。临床疗效观察表明囊肿消丸采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治疗卵巢囊肿,服药方便,见效快,费用低,愈后基本不复发,达到了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不开刀治疗卵巢囊肿,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标签: 囊肿消丸 制备工艺 质控标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加,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档案门类也不断增加,医院档案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器械档案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一项非常珍贵的科技资源。在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不为提高,医院的技术建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医院器械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

  • 标签: 医疗器械(设备) 档案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选取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并在撤机过程回顾中分析其失败或成功的因素。结果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52例中,成功撤机24例,死亡10例,因其他原因出现撤机困难18例,其中1例为运动神经元病;3例为脑外术后;5例为ILD;3例为COPD;2例为普外科术后;3例为重症肺炎;2例为肾功能(BS)不健全;2例为因心理紧张情绪焦虑撤机困难。结论除了机械的选择与通气时间的长短等因素,神经肌肉因素、心理因素、医院因素、内分泌因素以及上述多种混合因素等均为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撤机 ICU 长期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各种原因导致低氧血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给予病因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PaO2、PaCO2、pH、Sa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及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治疗低氧血症的有效治疗措施。

  • 标签: 无创急性通气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镇静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43例患者使用镇静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恢复良好19例(44.2%),中残8例(18.6%),重残6例(14.0%),植物生存1例(2.3%),死亡8例(18.6%)。结论通过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确选择呼吸机通气模式和参数,严密监测镇静效果,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能够达到更好的镇静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机械通气 镇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施机械通气24h以上62例患者、14个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30.65%。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4d、患者仰卧位、雾化吸入、频繁吸痰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加强全方位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尽量采用半卧位,减少不必要的吸痰和雾化吸入,避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 标签: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气道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患儿均在12-48h哮喘症状得到基本控制,患儿24h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氧分压(PaO2)>80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60mmHg,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6±0.2)d。结论在重症哮喘患儿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精心的气道护理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机械通气 小儿 重症哮喘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新型具有降血脂活性的白藜芦醇衍生物ZBH201102的合成工艺。方法以白藜芦醇为起始原料,经过甲基化、成醚、皂化3步反应得到ZBH201102,并对各步反应的投料比、后处理方法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论产物结构经1H-NMR和ESI-MS确证。优化后的合成路线,原料经济易得,条件温和,总产率高由14.74%提高到45.12%。

  • 标签: 白藜芦醇 贝特类药物药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