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气的疗效。方法将48例梅气患者,通过随机选取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采取半夏厚朴汤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改善神经功能药物谷维素、维生素B1、12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气疗效确切。

  • 标签: 半夏厚朴汤 梅核气 疗效
  • 简介:目的微胞质分裂阻滞细胞(CB-MNT)实验方法学探讨,对CB-MNT和常规法微(C-MNT)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5名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外周血标本,分别采用CB-MNT法和常规法两种方法培养微细胞。通过制片染片及镜下检查,识别双淋巴细胞微和转化的单核淋巴细胞微;比较两种方法培养出的淋巴细胞的自发微细胞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淋巴细胞微自发率CB法制片的结果是3.85±8.43;采用常规法制片的结果是1.13±1.60。两种方法得到的自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P〈0.01)。采用CB法制片获得的双淋巴细胞完整膨大,胞质清晰,微易识别。结论胞质分裂阻滞法优于常规培养法;胞质分裂阻滞法对毒性损伤反映更加敏感;微细胞更易识别;能减少阅片误差,结果准确可靠。建议作为职业健康体检对遗传损伤监护中实验室中的优先检查方法。

  • 标签: 微核胞质分裂阻滞细胞法 常规培养法 微核自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抗体谱检测(ANAs)结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0例作探究组,再随机抽选同时期至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100例作对比组,两组均接受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比较血清ANAs中12项抗体检出情况。结果探究组患者12项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检测中对ANAs中12项抗体情况进行明确,可有效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检出率,并为后续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抗核抗体谱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线性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8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80例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术中护理。总结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之痛以及住院年时间方面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重要性较高,借助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效益,优化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手术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肝外胆管结石临床中诊断时使用腹部B超、CT和磁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我院的5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来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临床B超和CT、磁胰胆管成像结果对比分析。结果B超的阳性检出率37.50%,CT为53.85%,MRCP为83.33%,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诊断,B超可以作为常用方案,视情况选择MRCP和ERCP诊断。

  • 标签: 腹部B超 CT 核磁胰胆管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和I型干扰素(IFN)α、βmRNA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未经治疗的CHB患者88例(CHB组),以及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74例(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TING,IFN-α和IFN-βmRNA表达,用2-ΔΔCT的方法计算相对表达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B组患者外周血中STING,IFN-α和IFN-βmRNA的表达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2.95、3.14、2.01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2,-3.41,-2.31,均P<0.05);CHB患者STING相对表达量HBVDNA病毒载量≤104IU/mL组分别是HBVDNA病毒载量104~105IU/mL组、105~106IU/mL组和>106IU/mL组的2.98、3.76、3.9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患者STING与IFN-α、IFN-β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5、0.503,均P<0.05)。结论CHB患者体内STING表达升高,且STING高表达影响HBV复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刺激基因 病毒载量 I型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样本采集方法检测EBVDNA(Epstein-BarrvirusDNA,EBVDNA)在EBV感染中的阳性率。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85例疑似EBV感染患者咽拭子、外周全血、血浆及单个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中的EBVDNA,比较其检出率和病毒载量。结果疑似EBV感染患者咽拭子、PBMC、全血及血浆四种样本中的阳性率依次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EBV感染初期,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子和PBMC中的EBVDNA对EBV感染快速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EB病毒检测 阳性率 咽拭子 单个核细胞 全血 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接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髓摘除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对比,及手术前后特定时间点腿痛、腰疼疼痛视觉模拟(VAS)得分进行比较。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长度较短(P<0.05)。手术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可有效治疗青少年型腰间盘突出症,减少患者手术疼痛,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青少年 椎间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射频消融治疗腰间盘突出(lumbarintevertebraldiscprotrusion,LIDP)的术中护理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LIDP病人118例,取其中45台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病人给予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23例病人给予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治疗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使用不同方法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对LIDP病人影响效果较好,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护理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