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怀孕是大部分女性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而怀孕期间的营养较平时更为重要。然而,许多孕妇对于合理营养的知识并不丰富,甚至并不正确。本文就今年来孕期营养的研究情况,进行一番简单的介绍。

  • 标签: 孕期 营养 母婴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母婴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开展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并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母婴的妊娠结局以及其预后。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18例确认为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8.74%(18/206)。A组中采用单纯饮食控制加运动的方法控制血糖,满意者9例,血糖控制不满意者加用胰岛素治疗2例。B组1例加用胰岛素治疗。A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死胎发生率、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孕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诊治及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能力,做好孕期保健,从而实现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的诊疗目的。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妊娠结局 妊娠糖尿病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合理控制血糖后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被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血糖控制满意的58例为研究组,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的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发生妊高症、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早产、胎膜早破、巨大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的低血糖、低血钙、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转儿科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就能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促进优生优育,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控制血糖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妊高症对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病理影响机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了9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60例正常分娩作为参照物。结果实验发现,选取的97例妊高症孕妇中,有16位孕妇阴道自然分娩,在分娩过程中有9位发生抽搐,占比为9.3%,产后有6位发生再抽搐,占比为6.2%,比剖腹产要高出许多。妊高症孕妇胎儿小于胎龄率占比10.4%,比正常孕妇组要高出1.7%(P<0.01),另外,重度妊高症孕妇新生儿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比中低度妊高症孕妇新生儿明显要高(P<0.01),新生儿窒息率比重显著偏高(P<0.01),轻中度妊高症没有出现胎儿死亡情况,有4位重度妊高症孕妇胎儿死亡。结论上述数据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必须要重点加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病理监测,采取科学合理的医学手段和方法,最大程度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

  • 标签: 妊高症护理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晚期妊娠胎盘早剥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行产前胎盘早剥检查的1986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超声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正确率,比较胎盘早剥孕产妇与健康孕产妇母婴预后。结果1986例孕产妇经随访确诊为晚期妊娠胎盘早剥23例,超声诊断胎盘早剥准确率73.91%,显著高于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母婴不良预后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胎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新生儿及孕产妇不良预后发生率较高,对妊娠晚期孕产妇行动态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胎盘早剥的诊断率,减少母婴不良预后的发生。

  • 标签: 产前检查 晚期妊娠 胎盘早剥 母婴预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龄糖尿病孕妇患者,探讨对其实施孕期保健护理方式是否能够改善母婴预后。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于2021年3月-9月半年期间在产科就诊的孕妇资料展开分析,定位于其中74例高龄糖尿病孕妇,依据双盲原则分组,并实施不同的孕期保健护理对策,空白组进行产科普通护理,干预组进行孕期保健护理,随访分娩后情况,对比母婴预后的区别。结果:干预组在产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且较空白组下降显著(P<0.05);干预组母婴不良结局占比较空白组更低(P<0.05)。结论:高龄糖尿病孕妇需要实行孕期规范护理,以确保其血糖处于正常水平,孕期保健护理还可预防母婴不良状况发生,临床可借鉴推广。

  • 标签: 孕期保健护理 高龄糖尿病孕妇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相关风险以及母婴预后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8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是否存在剖宫产史将其分为瘢痕子宫组和非瘢痕子宫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临床结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0%、17.5%、42.5%、20.0%,剖宫产率、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35.0%、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57.5%、20.0%、30.0%、10.0%,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后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风险,且母婴结局较差,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到孕期早期诊断、监测及紧急抢救,对改善母婴预后十分有利。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央性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治疗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孕32周前开始治疗,观察组孕32周后开始治疗,分析两组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组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胎儿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早期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胎儿正常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 糖尿病 不同治疗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诊治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8例GDM组及120例GIGT组各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GDM;60例GIGT)与不治疗组(44例GDM;60例GIGT),治疗组进行早期治疗,对各组病例母婴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DM及GIGT治疗组在早期诊治下,孕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均明显优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GDM及GIGT孕妇只要及时进行糖尿病筛查,早期诊治,及时将GDM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便可最大限度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相关风险以及母婴结局。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存在剖宫产史将其分为瘢痕子宫组和非瘢痕子宫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临床结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5.0%、17.5%、42.5%、20.0%,剖宫产率、子宫切除率、死亡率分别为100.0%、35.0%、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57.5%、20.0%、30.0%、10.0%,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分娩后存在出血量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风险,且母婴结局较差,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到孕期早期诊断、监测及紧急抢救,对改善母婴预后十分有利。

  • 标签: 瘢痕子宫 中央性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对母婴的近期影响。方法将769例于我院产科住院的新生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240例实行非母婴同室,观察组529例则实行母婴同室。观察新生儿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比较产后3d、7d、15d、30d产妇抑郁评分(采用EPD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更早,泌乳率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监测点EPDS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采取母婴同室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疾病发病率,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泌乳率,并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母婴同室 母婴 近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对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母婴预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7月-2010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孕20周开始两组孕妇分别肌注人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人群预后。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DNA明显下降,均在103-10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乙肝孕妇的病毒载量,提高母婴阻断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对孕妇、新生儿是相对安全的。

  • 标签: 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母婴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5)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5)接受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产程、产时疼痛程度、出血量和分娩结局、新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产时疼痛程度和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可有效提高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成功率,对于提高母婴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 早期 全程连续性 瘢痕子宫 母婴预后
  • 简介:摘要新生儿从封闭式的婴儿室转变为在产妇及家属直视下的开放式母婴同室,是新生儿科的一项重要改革。我们通过对家长进行宣教,帮助家长育儿,宣传母乳喂养,母亲主动参与新生儿护理工作,医院提供产妇营养用餐需求,医护加强与产妇沟通及宣教,在不影响诊疗前提下,尽量集中护理以减少对产妇不必要的打扰等。总之,在客观条件允许情况下,掌握适应证,作好陪住病房管理,患病新生儿住院期间开展母婴同室模式并未增加医院感染风险,可促进母乳喂养,减轻母亲抑郁情绪,有助于患儿疾病恢复,有益母婴身心健康,符合当今医疗服务发展方向。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怀孕期间,孕妈体内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而胎宝宝也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外界环境影响和侵犯较为敏感,而目前各类电器在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空前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给人们带来辐射的无形伤害。因此孕妈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防辐射的知识是有益无害的。

  • 标签: 母婴健康 科学 怀孕期间 体内环境 生长发育 环境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