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清远市连山少数民族地区阿米巴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阿米巴痢疾的预防和治疗对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76例腹泻患者,采用病原学检查联合血清阿米巴抗体,ELISA法检测确诊阿米巴痢疾,并对阿米巴痢疾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粪便病原菌镜检和血清ELISA检测确诊阿米巴痢疾患者73例,感染率为12.67%。0~6岁儿童患病比率为68.49%,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节患病比率为75.34%,冬春季节病比率为24.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米巴痢疾患者所处生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且存在不良个人饮食卫生习惯,外界环境有利于阿米巴原虫包囊和滋养体的传播。结论广东省连山少数民族地区阿米巴痢疾的发病人群主要为儿童,且夏秋季节发病率明显较冬春季节升高,较差的环境卫生状况和不良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是促进阿米巴原虫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连山少数民族地区 阿米巴痢疾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宏州少数民族地区身体状况及常见疾病的现状及特点,为提高德宏州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5-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905例德宏本地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重指数、血压、血常规、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腹部彩超、超声骨密度、14C呼气试验、X线胸片检查、女性增加乳腺彩超、人乳头状瘤病毒、白带检查。结果疾病顺位前5位的是高甘油三酯、骨量减少、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超重及脂肪肝。女性疾病顺位前5位的是乳腺小叶增生、宫颈纳氏囊肿、骨量减少、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超重。男性疾病顺位前5位的是高甘油三酯、骨量减少、幽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超重及脂肪肝。结论少数民族地区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加强对患病居民的随访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定期体检、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是降低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身体状况调查 疾病普查
  • 简介:目的了解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情况及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4个县抽取符合要求的1260名留守老年人,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及日常生活功能等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率为10.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2.851,95%CI:2.233~3.642)、少数民族(OR=1.486,95%CI:1.029~2.174)、患慢性病(OR=1.246,95%CI:1.047~1.482)、与家人关系差(OR=1.835,95%CI:1.397~2.409)等因素是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收入高(OR=0.657,95%CI:0.494~0.876)、文化程度高(OR=0.723,95%CI:0.559~0.935)是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贵州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明显障碍率高,少数民族留守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建议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等预防性措施,延缓或减少其日常生活功能下降或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老人 日常生活活动 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