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1993年对甘肃天水、兰州、张掖、敦煌4个地市64个行政村或居委会的10117名调查对象,采用统一方法、统一调查表进行了吸烟状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男性居民吸烟率66.81%,吸烟率职业排序;农民>工人>干部>个体商贩>其它人群,吸烟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40岁~、50岁~、三个年龄组,占吸烟人数的74.73%;开始吸烟年龄70.36%的小于25岁;肺部深度吸烟占吸烟者的58.65%,且随年龄增长肺部深度吸烟比重增大;吸烟种类以卷烟为主,占68.60%;文化程度越高,吸烟率越低,而戒烟率越高;75.12%的戒烟者是由于患病,10.21%是由于卫生宣传教育。

  • 标签: 调查对象 吸烟状况 抽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部队老干部住院疾病构成及特点进行分析,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2012年1月-2013年1月部队老干部住院病历,然后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住院老干部疾病构成以(1)循环系统疾病(98.56%)、神经系统疾病(47.12%)、内分泌营养及新陈代谢疾病(29.33%)、泌尿生殖器官疾病(22.12%)、骨胳肌肉系统及结缔组织疾病(13.46%)。患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结论住院老干部疾病病种多,合并症多,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高,及时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充分认识老年人患病特点,对提高老干部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部队老干部 疾病构成
  • 简介:目的通过对甘肃分级诊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发现甘肃分级诊疗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准性的指导意见,助力甘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描述性统计和双变量分析(Bivariate)等大数据挖掘方法对甘肃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力求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有价值的信息。结果甘肃分级诊疗制度的考核指标比较单一,政策范围内的疾病病种有待完善。甘肃各地区分级诊疗女性患者的人数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各年龄组患者的就诊率有明显的差异。分级诊疗疾病谱的变化受到年龄、地区、就诊机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地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内疾病病种。结论从疾病病种完善和精选考核指标两个角度完善甘肃分级诊疗政策,结合患者就医特点,对患者就医行为进行预测,最终实现患者的精准管理,实现医疗机构的精准管理,实现分级诊疗病种的精准管理。

  • 标签: 分级诊疗 数据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离休老干部的死因现状。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12年8月,7年间在我院住院的630例离休老干部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年间我院住院的离休老干部的前四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尿毒症是危害离休老干部的头四位严重疾患。

  • 标签: 老年人 离休干部 死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探讨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方法对本乡选择的75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年的综合健康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该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和血压控制程度情况。结果通过健康干预后,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率由41.2%升高至71.2%,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均<0.05);适当运动、规律服药、监测血压、低盐和少油饮食等5种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显著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吸烟、饮酒和合理膳食等3种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农村健康教育干预可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血压,是农村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农村 高血压 健康干预
  • 简介:目的分析某部老干部死亡原因,为制订医疗保健对策提供依据,不断提高保健工作质量水平。方法汇总某部各干休所2009~2011年老干部死亡的83例病例报告,按照ICD-10分类原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病例疾病构成前3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例数的85.6%。结论当前干部保健工作的成效比较明显,经费统筹使用的优势得到突出体现;强化预防保健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干休所医务人员急症救治能力是做好老干部保健工作的重点。

  • 标签: 保健 老干部 死亡 病因
  • 简介:干休所卫生所位于医疗保健工作第一线,是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前哨阵地,也是贯彻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要求的最直接体现。干体所卫生所的服务性质,明显区别于医院、疗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其服务功能不是诊治疑难、专科和危重疾病,而是要提供最基本、最全面、最连续、最周到的基础性医疗卫生服务。随着老龄化的加剧.

  • 标签: 老干部 心理健康 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离退休老干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我所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共有27名离退休老干部,选择19名离退休老干部实行研究,遗属47人,所有离退休老干部均接受心理护理,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离退休老干部常见心理问题包括:抑郁失落心理、烦躁易怒心理、猜疑心理、孤独心理、自尊心强心理。实施护理干预后,抑郁失落心理问题改善率为73.33%,烦躁易怒心理问题改善率为90.91%,猜疑心理问题改善率为87.80%,孤独心理问题改善率为93.02%,自尊心强心理问题改善率为34.92%。结论:离退休老干部中实施心理护理,利于改善心理问题,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干预,从而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在离退休老干部护理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离退休 老干部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小学生伤害发生现状、类型及危害性,为制定切实有效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横断面回顾调查方法填写调查表,并做统计分析。结果1年内合作市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8.68%,男生53.20%,女生43.6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17.8,P〈0.001),前五位伤害依次为跌落伤、烧烫伤、刀或锐器伤、动物咬伤、交通伤。结论伤害有其发生规律,可以预防,应在小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安全意识。

  • 标签: 小学生 伤害 安全意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连续八年对甘肃内27种1732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跟踪抽验工作,全面评价了甘肃内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现状,总结分析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药品质量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 标签: 中药材 中药饮片 质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肃武威市梅毒感染的现状,为武威市易感染梅毒人群实施强化宣教以及其他有效干预、控制手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7年01月至2021年12月武威市市级医疗单位的性病门诊患者中实施统一的问卷调查,同时采集5ml静脉血液进行梅毒检测诊断,共采集400份问卷,其中梅毒实验室诊断感染27例,对其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尖锐湿疹、生殖器溃疡、生殖器水泡是梅毒感染的一般危险因素;学历<高中、性病知识得分<50、同性恋为梅毒的高危因素,且学龄每降低2年、性病知识得分每降低10分患者的梅毒感染率随之增加。结论: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低学历、吸毒以及对性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低,对于易感染梅毒人群应当重点防控,普及宣传。

  • 标签: 梅毒;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军队老干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他们中有的在战场中受伤而做过手术,有的仍然在为军队的建设发挥余热,作为医护人员,有责任让老干部享受到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随着军队老干部步入疾病的多发期,对护理的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增加家庭护理这一环节,鉴于老干部迫切需求掌握一般家庭护理常识的实际情况,构筑无缝隙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的效果甚至赢得治疗最佳时机。

  • 标签: 军队 老干部 家庭护理 处置对策
  • 简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已步入"双高期",慢性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多病种并存,病情复杂,疾病的发展过程相对缓慢,带病生存期延长,导致临终时多数老干部在疾病与死亡之间挣扎。临终关怀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方式,为满足社会需求应积极实践。1临终关怀的意义1.1提高老干部临终生存质量,维护生命尊严医学的本源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同时也误导了人类抵抗必然死亡的自然规律。

  • 标签: 老干部 临终关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军队离休老干部一体化医疗保健模式的探讨。方法:选择两个干休所60位老干部,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倒。对照组采用既往医疗模式,医院与干休所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病情在干休所不能处理的情况下送医院进行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与干休所共建、共享患者信息,建立家庭病房以及帮带干休所医疗,医院干部病房高级职称医师定期副干休所随访、查房指导。结果:通过3年的观察,2组在入院率、病死率、重症天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K(P〈001)。结论:医院一干休所一家庭病房共同参与的一体化保健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老干部的生活质量,减少入院率及重症危险.同时也可以减少医疗费用,提高老干部的满意率。

  • 标签: 军队离休干部 保健模式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老干部身边子女院前急救知识现状,探讨培训对策。方法集中老干部身边家属86例,采用自制调查量表,于培训前后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院前急救基本知识与技能(20个问题)掌握情况等。采取短期集中式培训,师资为军队体系医院急诊医学及老年病资深专家;教材为《现场急救常用技术》(第2版)普及培训教材及专家根据实践经验自编教材;方法为面授讲座、情景教学、观看录像、分组练习、考试考核。结果培训后老干部家属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20个问题正确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培训满意者74例,占86%。结论老干部家属院前急救集中培训,方法得当,收效明显,对建立干休所多为一体急救网络大有裨益。

  • 标签: 老干部 家属 院前急救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