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测量肝硬度失败原因及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用FibroScan对500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肝脏硬度检测,每例进行10次有效测量,并对检测失败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肋间隙宽度测量、肝脏B超或CT检查,以评价身体质量指数、性别、年龄、肋间隙、影像原因对检测成功的影响.结果5000例检测者中的240例检测失败,失败率为4.8%。BMI≥28kg/m2者失败率明显高于BMI<28kg/m2者(,女性失败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失败率较<60岁的人高,肋间隙<9mm患者失败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脏影像学显示异常(肝脏血管瘤、结节、囊肿,肝脏缩小、腹腔积液、气体干扰)患者检测失败173例,失败率为3.5%。对240例初次检测失败患者采取重新摆放体位、更换检测部位、调整探头方向等方法重新检测成功52例,使失败率降低至3.8%。结论FibroScan检测的失败多由于肥胖、肋间隙狭窄、肝脏影像学显示异常(肝脏血管瘤、结节、囊肿,肝脏缩小、腹腔积液、气体干扰等)引起,老年人与女性检测失败率较高。针对检测失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可降低检测失败率。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肝硬度检测 失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于2017年07月--2018年07月,对我院100例体检者进行观察分析,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测量,每位患者实施有效测量10次,记录检测成功率,分析检测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检测成功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检测成功率高于年龄≥60岁,BMI<28的检测成功率高于BMI≥28,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测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三个方面,针对女性、高龄、肥胖者的检查,医护人员可适当改变其体位,进一步提高检测成功率。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检测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颈椎关节错位或增生的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颈交感神经节椎动脉时,导致椎动脉痉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反射地使大脑中枢的兴奋性增高或影响到自主神经次高级中枢,下丘脑的功能而导致失眠。

  • 标签: 失眠 关节错位 针刀 穴位定义
  • 简介:摘要脊柱相关疾病的血压异常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清楚,而其中颈椎病变造成的交感神经刺激应是公认的原因之一。认为是颈椎外伤、劳损、炎症、退变等原因,使椎间组织失稳或错位,或组织松弛、肌痉挛、炎症等诸多原因直接或间接刺激颈交感神经、颈内血管而引起血管舒缩中枢功能紊乱致中枢性血压异常。

  • 标签: 血压异常 小关节错位 针刀 手法
  • 简介:摘要鼻性头痛(rhinogenicheadache)指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的头痛。鼻腔、鼻窦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第一和第二支,即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鼻部病变可直接刺激鼻黏膜三叉神经末梢引起头痛,并可沿其分支反射到头部的其他部位。

  • 标签: 鼻窦疾病 鼻源性头痛 鼻内镜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源性疾病控制。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食源性疾病进行讨论。结论食源性疾病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仍然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最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因此,就食品安全问题本身的严峻性而言,重视并大力解决好这一问题依然迫在眉睫。

  • 标签: 食品卫生安全 食源性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判断能力,还要具有与之相应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然而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的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社会评价不公平等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着护理事业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护士 压力源
  • 简介:<正>白沙茶馆,地处长沙市中心的白沙路旁,是白沙古井并白沙公园的一部分。临街俯瞰这个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的茶楼,是白墙灰瓦的古典院落,外显素洁,但入内别有洞天,曲水徊廊,游鱼荷花,树影竹韵,奇石香茗,疏星朗月,移步换景……是一幅水墨画,是一首典雅的诗,更是一种境界,仿佛天上人间。

  • 标签: 白沙古井 沙源 移步换景 天上人间 煮茗 白沙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CT的原理及优势,并且分析其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应用双CT技术中的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原理、优势及其临床特点。结果双CT具有双球管和双组探测器,其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很高,可在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同时,双球管可同时输出不同能量的X线,提高了CT对不同组织的鉴别能力,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病变诊断的正确性。结论双CT明显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在不需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完成心脏成像,提供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和心脏图像,提高了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其双能技术可根据不同组织对X线的衰减特性,获得组织特性图以及碘剂分布图,为CT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展了CT的应用范围,并有望提高对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但其双能技术的应用价值还需要大量临床验证。

  • 标签: 双源CT 原理及其优势 临床应用。
  • 作者: 廖兴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南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5600)【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41-01鼻源性头痛是因为鼻腔、鼻窦病变或者是鼻腔结构异常而导致的头痛的一种病症,但是由于患者在就诊的时候,往往是只注意到头痛的症状而忽略的鼻部症状,给医生带来了误判,认定是偏头痛或是其他头痛之类的症状,所以在就诊时应该怎么判断呢?这种鼻源性头痛在发作时有什么样的症状反应呢?又该如何进行治疗呢?1症状一般的鼻源性头痛病患者会有鼻病的特征,例如鼻塞、流比较浓稠的鼻涕和嗅觉减退等;头痛时,通常会有钝痛感,大脑内部隐隐作痛,没有搏动性,白天的时候这种头痛感会比较严重,稍作休息后能得到一定的缓解,但进行了工作活动之后,疼痛感就会加剧,并且这种头痛的发病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律的,而且还是在某一特定的部位。休息、使用一些鼻药或者是蒸汽吸入等方法可以减缓头痛的症状,但是不能彻底根治,而且低头弯腰,穿过紧的衣领甚至是咳嗽这些会使头部静脉压增高的动作都会加剧头痛的严重程度[1]。部分患者也会有眼球发胀、视物易感到疲劳等症状,当然也有某些极少数的患者没有鼻部症状,头痛感也没有那么强烈,只是有前面部或者是额部的闷痛感。倘若读者感觉自己有以上这些症状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警觉,不要因为觉得麻烦,而放弃去医院进行检查。2检查导致鼻源性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鼻部炎症,如急性鼻炎或鼻窦炎等,鼻部解剖畸形与肿瘤也容易引发鼻源性头痛,因此医院也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对于病状比较轻微的患者,医院可能会采用体格检查,即视诊和触诊的方法,通过观察患者有没有鼻梁歪曲或者是鼻中隔偏曲,再检查鼻窦部和头部会不会存在压痛感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当然这种检查的准确性可能没有那么高,但是它胜在便捷,便宜。而对于部分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则是会采用实验室检查或是影像学检查,虽然两者的检查的切入点不同,实验室检查是从抗原与抗体这方面入手,影像学检查则是通过X线或是CT对鼻窦进行检查,但是这两种检查对鼻咽癌、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更加准确,误诊的概率更小[2]。除了这几种检查方法外,还有病理检查与其他检查,病理检查主要是对鼻腔、口腔和从鼻咽部掉落的细胞等进行检查,而其他检查包括了鼻镜检查、鼻咽镜和体位引流,其中鼻咽镜是诊断鼻咽部疾病最有用的方法,因为它能通过照相、录像以及活检的方式对鼻咽部进行全面细致入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你知道吗?最近,护肤的最新趋势是:左右看齐,步伐一致、肤质统一。也就是说,左右面部所使用的护理方法应该不同,才能真正达到护理的目的。东末春初,空气中的水含量逐渐降低,肌肤的干燥问题日益严重。本期,《健康与美容》就将用最新的护肤趋势,帮你补水,真正做到:护肤分左右,补水大不同。

  • 标签: 肌肤 护理方法 护肤 水含量 补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sclerosis,SSc)患者瞬时波强(waveintensity,WI)曲线特征及其对心血管系统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SSc患者23例,正常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相匹配,均于静息状态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及短轴缩短率(FS)。应用WI技术测量左右颈总动脉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射血前期时间R-W1,射血时间W1-W2,并对时间分别以R-R间期校正。将两组的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c组W1有减小趋势,NA具有增大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Sc组、对照组的W1分别与相应的EF呈显著正相关(r=0.675,0.608,均P<0.01)。结论WI作为一种检查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新技术,为评价SSc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提供了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颈总动脉 瞬时波强 系统性硬化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临床纳入2022.1-2023.12我院收治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肝组织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肝纤维化组(18例)、早期肝纤维化组(10例)以及进展期肝纤维化组(12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以及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技术测定肝脏硬度值与Forns指数、FIB-4、肝纤维化指标。 结果 无肝纤维化组、早期肝纤维化组、进展肝纤维化组患者血清层黏连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透明质酸酶、Ⅳ型胶原水平呈上升趋势,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技术测定肝脏硬度值与Forns指数、FIB-4、肝纤维化指标有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对患者病情监测有一定实用价值,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价提供了一定帮助。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瞬时弹性超声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