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醛检测仪(电化学传感器法)的操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方法根据GB/T18204.2-2014《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中的相关标准,对同一室内的甲醛浓度分别使用甲醛检测仪与酚试剂分光度法同时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结果在环境、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检测空气中的甲醛浓度,使用甲醛检测仪测得的结果为(0.276±0.034)mg/m3,使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得的结果为(0.271±0.020)mg/m3,对两组结果的差值进行的正态分布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P=0.874),进行t检验,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醛检测仪的检测结果相较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醛检测仪的现场实际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 标签: 甲醛浓度 检查方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复位灌肠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2例空气复位灌肠治疗的急性肠套叠患儿的护理观察经验。结果7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66例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成功;6例手术治疗,均治疗好转出院。结论做好护理观察可为患儿急性肠套叠的,从而提高患儿急性肠套叠的治愈率。

  • 标签: 空气复位灌肠 肠套叠 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疗养医学中应用空气负离子疗法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1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参考组(n=38),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空气负离子氧疗或者人工空气负离子疗法。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8195,P=0.071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6.0285,P=0.0423)。结论在疗养医学中应用空气负离子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质,有助于提升其身心健康。

  • 标签: 空气负离子疗法 疗养医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在逐渐地向前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并达到了一个更全新的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全民小康已经不再成为妄想,现在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医疗设备也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了,心电图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常用医疗电子仪器,心电图,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心脏等器官的仪器,主要是能够自动记录心脏跳动时心肌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图的作用就是将这微小的跳动信号通过某种方法放大,所以,对于心电图自动分析算法我们还要更加积极认真地去思考和讨论。

  • 标签: 心电图机 自动分析算法 具体研究
  • 简介:摘要职业卫生检测中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物的测定,采用的是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本文对电极、滤膜、试剂、酸度、高低浓度、空白溶液等方面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做了些探讨。

  • 标签: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氟化物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某LED生产企业空调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状况及空气质量状况,为预防急、慢性职业危害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有关工作规范进行布点、现场数据记录、空气采集丙酮、异丙醇、氨气和硫酸等化学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碳等空气质量指标的样本。结果车间空气中氨气、氯气等9种有毒物质的监测点总合格率为92.2%,仅有硫酸存在超标,硫酸监测点的合格率为33.3%;空气质量指标中一氧化碳、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监测点超标率均为75.0%,二氧化碳的监测点超标率为58.3%;微小气候中温度、湿度合格率高,为100.0%,但空气流速的合格率仅有42.9%。结论某LED生产企业空调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污染控制较好、但空气质量欠佳,微小气候不适,空调作业环境空气质量应予以改善。

  • 标签: 发光二极管(LED) 空调作业环境 空气质量 有毒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使用不同注气压力对小儿肠套叠治疗效果的影响,为合理注气压力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66例,所有患儿均使用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进行治疗,其中22例患儿注气压力为8~11Kpa,作为A组,22例患儿的注气压力为12~14Kpa,作为B组,22例患儿的注气压力为15~16Kpa,作为C组,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儿治疗成功率为31.82%,B组为63.64%,C组为36.36%,B组患儿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注气压力设置为12~14Kpa可有效提高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率,且患儿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套叠 小儿 注气压力 低压脉冲空气灌肠术
  • 简介: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方法对顶空条件及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优化,进行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学试验,并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环己醇亚硝酸酯的出峰时间为2.934min,最低检出浓度0.040mg/kg,在0.50-5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4,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以下,回收率范围96.4%-106.0%之间;与国标法(分光光度法)比对,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0,P〉0.05)。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完全可以满足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 标签: 亚硝酸盐 柱前衍生 顶空 气相色谱 肉制品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气象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展开了探究,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研究,对气象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实验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小儿哮喘患儿。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雾化吸入治疗配合度、病情好转时间、哮喘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控制哮喘和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氧驱动雾化吸入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168例实施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64例,占38.1%;机械通气时间3~47d,平均19d;发生VAP的主要原因包括口鼻咽部定植菌误吸、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结论:人工气道吸痰方法的改进、呼吸环路管理及做好口腔和消化道护理,对减少和降低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机 肺炎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ct是医疗设备中最为常见也是相对重要的仪器,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是医患康复的重大保障。但是在长期的使用后,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ct的正常运行,既是病患康健的隐患,也是医院经济效益的损失。为此,医院务必要充分重视ct的后期保养问题,及时做好故障的维修,尽可能减少ct问题的出现,加强其使用寿命,使ct机能随时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 标签: ct机 后期保养 故障维修
  • 简介:CT发生遇到过热问题,用手摸进行判断,既方便又快速找明故障方向先摸机架外壳,如果冰冰的感觉那是正常的,问题出在温度反馈上或者球管cooling的散热上;如果机架内部温度超过30°,外壳摸起来会是温热的,此时检查滤网或者风扇.水冷型的机器由于存在多个三通阀,还要摸初级次级水循环回路的进出水管温度,可以根据以下4点帮助判断:1.热量有没有从机架传递到次级水循环;2.热量从次级水循环回路传递到制冷剂回路;3.而制冷剂回路的热量又传递到初级水循环回路;4.初级水循环的热量经过风机系统散出去.每一个热量传递的过程都是相对独立的,区分出热量聚集在哪-段可以大大缩小故障排查的范围,然后再结合报错进行后续处理.

  • 标签: 机架过热 维修思路 水压表 温控水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智能雾化在小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我科2018年6月以来5岁以下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临床对比。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空气压缩式雾化雾化方法,观察组40例采用智能雾化雾化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没有出现对照组出现的问题,孩子们不仅不哭不闹,而且配合完成了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雾化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小儿雾化吸入的效果,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运用。

  • 标签: 智能雾化机 小儿雾化吸入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在有创呼吸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选取我院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进行有创呼吸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循证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结果在治疗后,两组的PaO2和PaCO2值与治疗前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实验组的PaO2值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实验组的PaCO2值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对实行有创呼吸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有创呼吸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了39例ICU呼吸相关真菌性肺炎的护理对策。护理重点包括强化口腔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重视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药物治疗效果和反应的观察,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早期发现皮肤、口腔等局部真菌感染征象,及时予以处理,避免引起深部真菌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肺疾病,真菌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急诊呼吸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9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9)与研究组(n=49),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研究组予以预防性护理,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长、留置人工气道时长、住院时长在数据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第4d及第15d的VAP发病率在数据上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呼吸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工作中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通气与住院时间,提高恢复速度,且显著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具有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创呼吸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采取无创呼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等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7/50)较对照组72.0%(36/5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和体征,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呼吸机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数字心电图临床使用中的安全隐患,探讨医疗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在用的46台数字心电图,按照随机方法将46台设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3台。实验组按照新建立的安全对策进行管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模式进行管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两组安全隐患差异性的检验。采用心电图检定仪对其外观、内定标电压、输入电压范围、耐极化电压、加权系数误差、噪声、共模抑制比、频率响应、时间常数、波形识别能力与幅度-时间参数等10项指标进行计量检定,对其2015-2016年的使用安全问题数据进行统计,从电气安全、性能安全和洁净安全3个维度制定“1+3”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的月平均安全隐患为(1.65±0.982)例,对照组的月平均安全隐患为(6.70±1.820)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安全隐患的差异性,其差异性水平显著,有统计学意义(F=136.799,P〈0.01)。结论:数字心电图管理中采用“1+3”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临床服务水平,对医疗设备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电图机 安全隐患 数据分析 设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