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椎间镜手术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类疾病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临床医学中,对这类手术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我们进行了相关实验。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国某一线城市的一所重点医院中进行椎间镜治疗的病患70例,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观察和调查护理环节结束后病患的康复情况及对术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病患在经过科学的护理后手术后的疼痛感能够有效降低。结论接受科学的护理工作,可以保证病患的正常康复。

  • 标签: 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手术的护理对策与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1例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术前认真评估各项身体指标,教会病人如何进行术中配合,并在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76例患者完全治愈,4例患者因神经根粘连和脑脊液漏需进一步治疗,1例因其他疾病转去相关科室,治愈率为93.83%。结论经过统计分析、总结经验得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体系,采用此种方法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治愈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腰椎类病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类疾病。这类病症通常会给人们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临床医学治疗中,已经可以运用非手术方法对人类的腰椎间盘疾病实现全面治疗。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患者,必须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救治。手术法治疗腰椎间盘类疾病,虽然有一定优点,但是也存在风险。目前医学界广泛采用的经皮椎间镜技术能有效避免传统手术法存在的多种不良影响,完成对无法接受非手术治疗方式的病患的治愈。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病变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搜集并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使用椎间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历资料35例。结果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诊断明确,术后卧床休息2d,第3天下地活动,第5~7天好转出院,第10~12天拆线,住院期间无护理相关并发症。患者18个月后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27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达到91.4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系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腰椎微创手术的优势。

  • 标签: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进手术器械清洗方法对清洗质量的影响,找到高效安全的清洗方法,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及灭菌效果,减少感染。方法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被污染的手术器械600件,将这600件手术器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0件,每组器械中各有150件齿轮器械和150件管腔器械。对照组手术器械采用全自动清洗机进行清洗,观察组手术器械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机的基础上配合人工清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器械清洗后目测合格率、5倍放大镜检测合格率、棉签检测合格率及隐血试验合格率。结果经过清洗后观察组的手术器械的目测、5倍放大检测、棉签检测合格率及潜血试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全自动清洗机配合人工清洗的手术器械具有极高的检测合格率,清洗效果优于仅使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清洗方法 手术器械 清洗质量 全自动清洗机 手工清洗
  • 简介:摘要综述了大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在中药分离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与分析中的应用进行评述,为大吸附树脂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孔树脂 药物分析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40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当中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行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均给予密切手术配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1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83.7±3.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7.3±2.4)ml,术后,无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0.0%,住院时间平均(4.1±0.4)d。结论行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患者时,给予密切配合后,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使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出院。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手术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析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使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在经皮椎间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中较为重要,对患者减轻痛苦效果显著。

  • 标签: 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组内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健康教育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后,其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评分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实施,不仅加快了患者的康复,同时也显著的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规范化健康教育 神经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7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62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甲组加用手术室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甲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3.23%)少于乙组患者(19.3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26,P=0.045)。甲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91.32±2.54)分高于乙组患者(83.54±3.41)分,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87,P=0.000)。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中,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的风险。

  • 标签: 骨科 手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 切口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诱病因素、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规则,分成观察、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行一次性病灶清除术以及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年复发率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一次性病灶清除术以及对症治疗用于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可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镜技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2015年25例行椎间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PTED技术中的TESSYS技术,术后1周、1个月及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ale/Score,VAS)评分法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的随访,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2.35±0.58)分、(1.79±0.48)分及(1.35±0.58)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8.22±0.6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优20例,良3例,可1例,差1例。术后复发1例,1例一过性下肢疼痛,经积极治疗均获得满意恢复。结论椎间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可靠,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微创 髓核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间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患者46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皮椎间镜治疗。对比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进行术后腰痛ODI评分为(2.6±0.9)分,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间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能缓解疼痛度,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进行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3期间接受皮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40例,采取回顾性的方式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疼痛焦虑指标以及生存质量表等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在通过研究后分析得知,所有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中均恢复良好。除此之外,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指标(2.65±0.84)及焦虑指标(34.26±2.03)均明显优于术前的疼痛指标(6.95±1.08)及焦虑指标(58.12±5.26),差异显著(P<0.05)。并且在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统计上,在生理功能等8项指标中,所有患者术后指标较显著优于术前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经皮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给予其正确、有效的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尤其是在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中,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应当在临床的应用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孔镜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采用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患者10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6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大大缩短患者的手术、卧床时间,加快患者的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的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半夏泻心汤 中药保留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间镜下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后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及术后的临床疗效,从而证实两种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1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病情及自身选择等因素分为椎间镜组和开窗组,前者采取经皮椎间镜下椎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共23例;后者采取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共25例。对两种术式系列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及视觉模拟评分、Macnab评分以及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细胞沉降率、血浆C反应蛋白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椎间镜组较开窗组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后1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和术前相比明显下降,两组术后1月、3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相比明显升高;两组术前、术后1月、3月和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椎间镜组Macnab评分,术后1月优良率86.95%;开窗组,术后1月优良率76%。④术后1d、术后5d对照组较试验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液沉降率、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椎间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下床时间早、对机体的干扰相对小,应激反应更小,疗效相当。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传统腰椎手术 微创 应激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