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78例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肝肝部分切除和肝胆切开取石对其进行治疗,对比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74.36%,实验组患者术后复发率5.13%,对照组30.77%,且实验组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肝方叶切除术,能够提升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病症复发的可能性,提升患者的肝脏功能。

  • 标签: 肝胆结石 胆管狭窄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治疗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方法进行调查,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间54例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干预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切除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3%、77.8%,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分别为3.7%、29.6%,患者疾病复发率分别为7.4%、40.7%,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切除能够彻底的治疗疾病,治疗效果更理想。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胆结石胆管狭窄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9月至2013年10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肝胆结石胆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2例结石残留(结石残留率6.25%),1例患者出现胆漏;术后随访中发现4例患者出现间断性发热、腹痛及轻度黄染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均治愈。结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精确诊断并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合理选取手术术式,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提升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肝胆结石胆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诊的胆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肝方叶部分切除显露肝门胆管狭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2.7%,对照组优良率为70.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肝胆结石胆管狭窄患者,采用肝方叶切除方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 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肝胆结石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2例肝胆结石胆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行T管造影,发现残留结石5例(占11.9%)。6例(占14.3%)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均经药物对症处理后治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至今,其中优27例(占64.3%)、良12例(占28.6%)、差3例(占7.1%),优良率为92.9%。结论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狭窄手术治疗原则是去除病灶、彻底清除结石、有效解除狭窄、通畅引流,术中要正确判断及处理解剖变异,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键,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肝胆结石胆管狭窄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4例肝胆结石胆管狭窄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取手术切除疗法,对照组17例采取非切除疗法。对比两组的残留结石率与复发率。结果经切除治疗后,观察组术后残留结石率与复发率分别为6.4%与2.1%,而对照组采取非切除疗法的残石率与复发率分别为17.6%与23.5%,两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切除疗法对肝胆结石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提倡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肝胆管结石 胆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通外科在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有2例伤口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伤口裂开,经二期缝合治愈。行姑息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术后1个月内死于肝功能衰竭。据随访资料统计,行根治术的患者存活时间12—42个月,平均27个月;行姑息治疗的患者存活时间1—19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该病的早期诊断低,治疗预后差,长期肝胆结石刺激及继发感染是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癌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胆管癌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 预见性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将肝胆结石片应用于肝胆结石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 选取在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1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 肝胆结石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均符合入组标准,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使用熊去养胆酸、维生素 C 治疗,观察组与之不同,采用 肝胆结石片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患者 21 例,有效 18 例,无效 1 例,治疗有效率( 97.5% );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患者例数分别为 17 例、 17 例、 6 例,治疗有效率( 8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对存在 肝胆结石病的患者采用肝胆结石片治疗疗效更佳,可提高治疗有效率。

  • 标签: 肝胆结石病 肝胆结石病 熊去氧胆酸 维生素 C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肝胆结石手术治疗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1月到2014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肝胆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胆道镜取石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胆道镜取石手术治疗老年肝胆结石,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并且残石率和复发率均比较低,易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肝胆管结石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肝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手术后仍有较高的结石残留复发率、并发症及死亡率。为探讨肝胆结石外科治疗效果,收集总结了本院1997年—2011年期间手术治疗肝胆结石病人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石部位与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结石残留率之间的关系,施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术141例,胆肠吻合术13例,左外叶或左半肝不规则切除8例,右半肝切除2例,部分病例术后行纤维胆镜取石。肝胆结石是一个较难的问题,肝叶切除是治疗的最佳方法,对于不适合行肝叶切除及术后残留余结石者,应采取多元化系统化的治疗。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残余结石 系统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尽量取净结石,解除胆道梗阻和狭窄,消除肝内感染性的病灶,从而使胆汁的排出畅通.探讨肝胆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1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2胆肠吻合术。3Oddi括约肌成形术。4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结果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随访50例,远期疗效优27例,良14例,差9例。结论肝胆结石病人病情复杂,一般情况差,术前应对病情做充分调查分析,提高定位诊断能力,做到周密、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应达到取尽结石,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的要求1。肝叶切除是外科治疗方式的较好选择,能有效降低肝胆结石造成的高死亡率和再手术率。肝胆结石晚期并发的胆汁性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是胆道外科的疑难问题。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胆结石合并胆管癌术后康复中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肝胆合并胆管癌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S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SDS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预见性护理 心理状态 并发症 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方法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切开取石术。68例患者经过治疗治愈48例,百分比为70.6%,好转18例,百分比为26.5%,死亡2例,百分比为2.9%,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所有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百分比为7.4%。结论在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确保患者临床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肝胆结石 腹腔镜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管结石是胆道系统中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在肝内外胆管内形成结石,主要是由于结石造成胆管阻塞而引发胆汁淤滞,最终导致细菌感染而引发急性胆管炎,若胆管反复出现炎症可引发疤痕性狭窄和局部管壁增厚,这些现象加促结石的形成。目前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仍以手术为主。治疗的原则依据术中取出的结石尽可能多;术后确保胆汁通畅流通,防止胆石复发;除去胆道梗阻或狭窄,有效根除感染病灶。

  • 标签: 胆管 结石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中心微创治疗原发性肝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244例,纳入微创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74例,纳入开放组。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并不能提高结石清除效果,降低复发率,但微创优势明显,患者恢复速度更快。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