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黑素再生合剂中主要成分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传统的水煎煮提取方法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黑素再生合剂中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各提取条件对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影响。结果十倍水,煎煮三次,每次两小时的提取方法为最佳方法。结论建立了黑素再生合剂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证明了提取条件中提取次数对补骨脂素转移率的影响最大。

  • 标签: 正交试验 黑素再生合剂 提取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消毒供应中心以PDCA循环为质控重点的资料300份(观察组),与实施PDCA循环前的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对照组)常规管理资料300份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消毒液浓度监测、灭菌物品合格率、器械除锈率、无菌敷料超标率、手卫生合格率、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观察组)消毒液浓度监测、灭菌物品合格率、器械除锈率、无菌敷料超标率、手卫生合格率、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可以保障医院整体的工作水平,提高各科室的满意度,是提升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
  • 简介:青霉素有着独特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伴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青霉素生产企业也在寻找新的改良放啊,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与此同时,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也在不断的优化,已经由传统的一些工艺转变为先进的超滤膜过滤工艺。超滤膜过滤工艺由于自身的良好情况被很大企业采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耗能比较高、不宜进行环保等等。发酵是青霉素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发酵工艺的优劣影响技术指标的提高和发酵液质量,并对过滤产生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优化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青霉素 发酵 工艺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直锥颅与斜锥颅法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60例慢性硬下血肿病人,随机将患者交替分为分为直锥颅组和斜锥颅组。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效果、平均住院费用、技术难度、并发症,为临床上该类病人提供更加合理的治疗选择。结果采用直锥颅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技术难度低,并发症少,平均住院费用低,血肿引流彻底。结论直锥颅穿刺较斜锥颅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简单,为慢性硬下血肿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直锥颅法 斜锥颅法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绒毛与双绒毛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定期分娩的320例双胎临床产妇,根据绒毛性分为单绒毛组(120例)和双绒毛组(2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单绒毛组中低出生体重儿62例,占总数的51.7%;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占总数的10.8%;新生儿窒息11例,占总数的9.2%;畸形儿4例,占总数的3.3%;双胎输血综合症14例,占总数的11.7%;围生儿死亡5例,占总数的4.2%;双绒毛组中低出生体重儿54例,占总数的27%;极低出生体重儿7例,占总数的3.5%;新生儿窒息9例,占总数的4.5%;畸形儿3例,占总数的1.5%;双胎输血综合症0例,占总数的0%;围生儿死亡1例,占总数的0.5%。由此可见双绒毛组的产妇围生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明显低于单绒毛组产妇,且双绒毛组产妇没有出现双胎输血综合症。结论单绒毛双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明显比双绒毛双胎妊娠差,针对双胎妊娠产妇应该尽快确定绒毛性质,早期做好监护和护理干预,提高围生儿质量,改善围生儿结局。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绒毛膜 双胎妊娠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人际沟通问题、影响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的主要因素、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和人际关系处理对策等方面的内容。强调了在现代护理模式下不仅要把握好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沟通,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而且还必须不断优化护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人际沟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进一步推动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 标签: 护理工作 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性硬下积液的处理。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外伤性硬下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钻孔引流的手术方法。结果78例中的56例钻孔引流后治愈,12例保守治疗治愈,10例转化成慢性硬下血肿改钻孔冲冲洗引流治愈。结论钻孔置管治疗外伤性硬下积液创伤轻,并发症少,值得肯定。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引流术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l08例脉络新生血管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疗效和护理,结果无不良反应,效果良好。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进行治疗的前提,熟悉治疗原理及步骤是配合的关键,确保静脉通路通畅是治疗的保证,正确详细的健康教育是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的保障。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眼球与葡萄缺损致病基因及其相关特点。方法选取了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眼球与葡萄缺损病患12例,收集先天性小角膜、小眼球家系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作为对照研究,抽取成员静脉血制备基因组DNA,然后对SOX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同时选取26名无亲缘关系的正常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家系成员SOX2基因分析,患者家庭成员中携带相同突变,26名正常对照中则未出现。结论SOX2基因突变与家系成员具有密切的联系,临床表现以先天性眼组织缺损为共有特征,对此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小眼球 葡萄膜缺损 致病基因 相关特点
  • 简介:摘要老年人慢性硬下血肿起病缓慢,多数患者表现为痴呆等智能障碍,个别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精神异常。该病多数由早年脑内伤引起,加之老年人体质因素,人老肾气衰微、髓海空虚,使离经之血容易要在老年人的脑外聚集引发硬下血肿。脑室钻孔引流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通过引流将血性脑脊液排出体外,减轻脑膜刺激症状,还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硬膜下血肿 引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脉压指数与股浅动脉内中厚度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心内科132例住院患者,对入选对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股浅动脉内中厚度,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并计算出冠心病患者脉压指数,对冠心病患者脉压指数与股浅动脉中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脉压指数高的患者股浅动脉中厚度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r=0.55,P=0.002);排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的影响,偏相关分析显示脉压指数、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与股浅动脉内中厚度呈正相关(r=0.55,P=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nter)显示脉压指数、收缩压与股浅动脉内中厚度正相关。结论股浅动脉中厚度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增高,脉压指数是影响股浅动脉内中厚度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股浅动脉 脉压指数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管内室管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去年收治的1例腰椎管内室管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行脑室外引流,降低颅内压力,避免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之后在神经监测下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脑脊液引流清亮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经积极对症治疗,患者头晕、腰部疼痛及双眼视力较术前好转,未出现恶心及呕吐。半年后随访,未诉明显不适,双眼视力较前明显好转,复查头部及腰椎MRI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等。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及顺序,对患者的愈后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椎管内室管膜瘤 脑积水 神经监测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工作对糖尿病合并慢性硬下血肿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70例糖尿病合并慢性硬下血肿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采取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较高,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糖尿病合并慢性硬下血肿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从而优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护理体会 血肿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研制表皮生长因子,选取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以大鼠背部脊柱正中为中心旁开1cm处,两侧各预备一条长约5cm的纵切口,深达肌层,缝合。治疗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表皮生长因子外敷,对照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聚乙烯醇空白外敷后包扎,每日更换,并于术后3d,5d,7d,9d,14d,21d每组处死3只SD大鼠留取标本,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透明质酸(HA)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两组治疗3d、5d、7d和9d后治疗组表皮层、真皮层与对照组相比愈合速度较快,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排列规则,HA阳性面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8959,t=6.0212,t=6.8839,t=7.3367;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皮肤切口愈合,且抑制瘢痕形成。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透明质酸 瘢痕 胶原 创伤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频域OCT分析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患者的黄斑部脉络厚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6例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确诊为单眼HM-MH的患者。通过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分别对黄斑中心凹下及其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各1.5mm处的脉络厚度进行测量。屈光度、眼轴长度、黄斑中心凹下及不同位点的脉络厚度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屈光度、眼轴长度、不同位点的脉络厚度与HM-MH的关系。结果HM-MH患眼与对侧眼相比,眼轴长度与等效球镜度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MH眼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最薄(132.33±32.56µm),与对侧眼相比(149.11±28.36µ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变薄是HM-MH的危险因素(OR,1.95;95%CI,1.52-2.76;p=0.016)结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变薄可能是HM-MH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脉络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