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析该院呼吸的管理以及推广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12月19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呼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类型及次数。结果190例机械通气患者遇到的呼吸各类型报警900次,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为主。结论加强呼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普及机械通气知识势在必行。

  • 标签: 呼吸机 管理 应用 情况分析
  • 简介:目的:针对AK200S血液透析,设计一款智能化的漏气检测系统,协助工程师快速排查漏气点位置范围。方法:根据常规检测经验及故障统计记录和数据,对血液透析易发生漏气的部分水路进行分析简化,并仿照血液透析自检时的压力测试方式,在目标水路外连接一个气泵,通过控制气泵及其连接的电磁阀,对其内部分时分段分别施加正负压力。施加压力后通过外接压力传感器获取一定时间前后管道内部压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此段管道是否存在漏气,判断标准为前后压力差<5mmHg时,则视为无压力泄漏,反之则需排查此段管道易漏气点。结果:对出现漏气报警的AK200S/AK200US进行183次检测,其中171次漏气检测系统检测出漏气点范围。漏气点分布于:过滤器(Filter)至DRVA段73次,DRVA至DIVA段19次,DIVA至EVVA末端软管夹子79次,其中确定的漏气点分别为密封圈162次,阀膜1次、接头8次,漏气故障检测成功率>90%,其中常温状态下在预设排查水路的漏气检测成功率达到100%。结论:自制的漏气检测系统能够帮助临床工程师节约排查漏气点的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漏气检测 智能化 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G5振动排痰在老年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1至2012年5月因髋关节骨折住院行保守治疗的2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排痰;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髋关节骨折住院行保护治疗的2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两组骨科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并进行χ检验。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病率23.8%(5/21)低于对照组65.2%(15/23)肺部感染发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6,P<0.05)。结论G5振动排痰有助于老年骨科卧床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老年人 骨科卧床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对76例患者采用全程护理。观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后的KuPperman评分(13.25±0.88分)、焦虑评分(31.48±3.20分)、抑郁评分(30.56±2.44分)以及躯体功能(86.76±6.97分)、心理功能(88.35±8.68分)、社会功能(87.57±7.62分)、物质生活(90.26±7.52分)四项生活质量维度较护理前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手术患者合并COPD通气策略和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时机,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2012年6月~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合并COPD者82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组,即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撤、新型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通气时间、ICU时间均值、住院天数、病死占比以及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等指标较参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合并COPD通气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效果确切,需把握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及实施自主试验操作和无创通气综合考虑撤机时机,能提高撤成功率,可在临床加以推及。

  • 标签: COPD 有创机械通气 撤机拔管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BIPAP无创呼吸干预下对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产生的影响,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应用舒适护理;针对患者24h内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护理的有效程度及患者满意程度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90.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85.0%)高于对照组(60.0%);两组患者血氧分压均有所上升,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改变幅度更大;两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护理有效率、患者满意率的提高及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缓解均得益于舒适护理的实施,临床价值高科推广实行。

  • 标签: 舒适护理 BIPAP无创呼吸机 Ⅱ型呼吸衰竭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VAP的预防水平。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758例呼吸机械通气(MV)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原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8例MV患者中发生VAP176例,发生率为23.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机械通气时间、EICU停留时间、留置胃管、再插管、紧急插管、贫血、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昏迷、原发性肺部疾病、恶性肿瘤、APACHEⅡ评分、抑酸剂的使用、镇静剂的使用、二~四代头孢类药物的使用与VA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8、紧急插管、机械通气时间≥5d、原发性肺部疾病、抑酸剂的使用为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患者整体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紧急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抑酸剂的使用等措施可能降低VAP的发生。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化发药对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影响。方法结合实际工作总结自动发药的使用经验体会及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自动发药大大节省了调剂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调配准确率,并能更好的为患者做药学服务。结论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工作经验,合理优化并提高自动发药的使用效率,使自动发药在门诊药房的调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门诊药房 自动化发药系统 利与弊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和治疗费用高是其主要特点。VAP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对抗感染治疗意义重大,护理管理在预防VAP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针对引起VAP的危险因素、预防中存在的问题、护理管理和预防做一简要的综进行探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治疗呼吸衰竭中的护理方法,并经行总结。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呼吸衰竭且达到使用无创呼吸接标准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结果实验组治疗前体液PH值7.02±1.6血浆氧分压5.2±3.5血浆二氧化碳分压8.4±2.1;治疗后体液PH值7.29±1.3血浆氧分压10.2±3.1血浆二氧化碳分压5.9±1.3。对照组治疗前体液PH值7.09±1.3血浆氧分压6.0±2.1血浆二氧化碳分压8.5±1.8;治疗后体液PH值7.12±1.6血浆氧分压血浆9.0±1.1二氧化碳分压7.2±1.6。以上资料除照组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外,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呼吸治疗呼吸衰竭中的护理方法在采用基本护理手段同时提供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和面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无创呼吸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护理 临床研究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9到2017年2月间收治的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患者10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盐酸溴已新,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达到96.15%的有效率,对照组患者达到86.27%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治疗采用盐酸溴已新效果较为显著,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盐酸溴已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54例新生儿呼吸相关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新生儿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与新生儿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关系,对病原分析采用气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新生儿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为58.8%,新生儿呼吸相关肺炎组上机时间明显长于非呼吸相关肺炎组。结论新生儿呼吸相关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阴沟肠杆菌。是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呼吸相关肺炎应重视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 预防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呼吸护理干预方案以及具体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5-2017年收治治疗的130例高龄老年重症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65例对照组以及加行综合护理的65例实验组。对比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呼吸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他三项指标发生率以及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相同指标结果对比,实验组高龄患者优势明显,P<0.05。结论高龄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维持肾衰病人生命的有效手段,对血液透析的装备和透析用水的水质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只有积极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控制,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开展。文章主要针对血透水处理的维护保养和修理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 标签: 血透室 水处理设备 保养
  • 简介:摘要过敏性鼻炎是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鼻痒、喷嚏等。文章从中医理论对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病因和病进行分析,据此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病因 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急重症患者呼吸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184例接受呼吸治疗的神经内科急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经相应的呼吸综合护理干预后,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对较短时间内症状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呼吸治疗的神经内科急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科 急重症患者 呼吸机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危重症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死亡的危险因素,旨在降低急危重症患者VAP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intensivecareunit,EICU)收治的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性别、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体位、意识情况、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气管导管类型、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慢性病史、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原发病等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死亡组年龄明显大于生存组(P<0.05);VAP死亡组并发MODS的患者比例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EICU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掌握呼吸使用的指征,了解VAP死亡的危险因素,尽可能的避免VAP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 标签: EICU 死亡 危险因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强化干预措施对预防ICU呼吸相关肺炎的价值研究。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综合ICU使用呼吸>48小时的所有患者155人作为干预组,2010年10月-2011年6月入住ICU的类似患者140人,观察2组患者的VAP发生率,VAP日感染率及VAP调整感染。结果干预组VAP发病率18.71%,VAP日感染率21.54‰、VAP调整感染5.14‰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干预措施能降低ICU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 干预措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在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心脏功能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常规药物组和加强组,常规组药物治疗,加强组在药物治疗并使用无创呼吸,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无创呼吸的治疗效果。包括呼吸频率、血压、脉搏、心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以生命体征明显、动脉血压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呼吸频率及心率显著下降等指标判断治疗效果,加强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组。结论无创呼吸机能够快速有效的缓解心衰症状,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功能衰竭 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84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予以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治疗,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包括正确使用无创呼吸护理、无菌操作护理、压疮预防护理、呼吸道及口咽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评价指标、护理满意度、呼吸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呼吸通气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无创呼吸治疗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综合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