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手法整复用于踝骨骨折中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踝骨骨折患者 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固定方案和中医手法整复,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和病情恢复情况,以治疗总有效率、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观察组病情恢复情况更佳,观察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结论:将中医手法整复用于踝骨骨折中效果理想,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踝骨骨折 中医手法 整复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耳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4年 11月至 2016年 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耳石症患者 66例进行研究,进行标号和随机分组各 3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痊愈 +有效)为 93.9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痊愈 +有效)为 57.5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耳石症对改善和消除眩晕症状、眼震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法复位 药物治疗 耳石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膝骨关节炎是骨伤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其发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综述了近年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不同方案以及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今后膝骨关节炎的手法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原则是内补肝肾,外除风、寒、湿,佐以养血柔筋,多采用中药内服兼外用,而手法在止痛及促进循环上有着确切的疗效。文中通过对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肯定,阐述了不同治疗方案产生不同的疗效,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手法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手法 膝骨关节炎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35例神经梅毒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治疗其具体症状。结果:亚急性和急性疾病是神经梅毒的主要表现部分,慢性疾病是其次要部分。血清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结果显示患者100%的阳性率,脑脊液非特异性抗体检查试验检测结果阳性率为60%,白细胞阳性率为80%,脑膜血管梅毒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出梗死灶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且存在一定的误诊现象,因而临床上对神经梅毒的诊断需通过观察与实验室检查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有效依据,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才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神经梅毒 临床表现 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高钾血症心电图临床诊断表现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80 例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期间我院收治高钾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80 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高钾血症心电图的临床诊断表现。 结果: 80 例经心电图诊断为高钾血症患者 60 例,诊断符合率为 75.00% , 80 例患者心电图表现均为直立高耸 T 波, 60 例高钾血症符合患者中, 30 例患者血钾浓度范围 5.6-7.2mmol/L , 15 例患者血钾浓度范围 7.3-8.5mmol/L , 8 例患者血钾浓度范围 8.6-9.8mmol/L , 7 例患者血钾浓度范围大于 9.8mmol/L ,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 60.00% 、 66.66% 、 87.50% 、 100.00% 。 结果: 高血钾症患者应用心电图检查可明确其血钾浓度,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高钾血症 心电图 临床诊断表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修复手法治疗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老年病人共计50例,本次调查选取时间在2018.1-2019.12。将病人以随机的方式分成2组,每组均分得25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则采用口腔修复手法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治疗结果。结果:对比组治疗有效率为64%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6%,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口腔修复手法 老年 口腔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 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 130 例,对其 超声诊断及相关 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价值。 结果: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超声声像图表现(边缘形态、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回声类型)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05 );良性结节血流分级以 I、 II级为主(占 81.3%),恶性结节血流分级以 III级为主(占 67.7%),二者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结合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多普勒血流显像对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超声诊断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筋膜手法治疗在盆底肌过度活跃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至 2020年 5月在我院产后 42天检查并确诊活跃型盆底肌功能异常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共 120人。随机分为 3组:单纯电刺激治疗组为 A组 40人,单纯肌筋膜手法治疗组为 B组 40人,电刺激 +肌筋膜手法治疗组为 C组 40人。三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三组产妇在治疗前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及盆底筋膜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治疗后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快肌、慢肌、 60秒耐力测试均有提升, C组、 A组 >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A组与 C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 P> 0.05);治疗后,后静息值 C组 >B组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治疗后肌筋膜疼痛评分观察 C组、 B组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B组与 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肌筋膜手法治疗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盆底肌后静息,改善盆底肌筋膜疼痛,较单纯电刺激或单纯肌筋膜手法治疗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肌筋膜手法治疗 电刺激生物反馈 活跃型盆底肌 盆底肌筋膜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激光磁+推拿手法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B组与A组,各40例,A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B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激光磁治疗,分析2组应用价值。结果 B组、A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75.00%,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肩手综合征采用激光磁+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激光磁 推拿手法 肩手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计和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和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近 3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 105例,用心电图检查,并统计、比较和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的心电图表现和诊断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中有 96例为心肌缺血 (91.43%),发作 ST段下移阵次为 327次。无症状心肌缺血率 (86.46% )和发作 ST段下移阵次率 (85.02% )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者 (13.54%, 14.98%), P< 0.05。结论 :利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好的去帮助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数据,能够让患者更快投入到后续的治疗之中。

  • 标签: 无症状心肌缺血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内镜下表现,为临床诊疗早期胃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 86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与内镜检查相关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点、内镜下表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早期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较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性别、病变部位、内镜下分型、病灶直径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男性、黏膜下癌占比较高,大体类型为Ⅱ型,同时早期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应选用恰当的治疗方式。

  • 标签: [ ] 早期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内镜 淋巴结转移 手术 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胸腰椎骨骨折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汤联合手法复位的效果。方法: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法复位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凸Cobb角(6.23±1.15)°,伤锥前缘高度(23.20±1.36)mm。观察组凸Cobb角(5.10±0.82)°,伤锥前缘高度(25.14±1.30)mm。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3.57±0.41)分。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2.40±0.29)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手法复位以及活血化瘀汤联合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减轻患者水肿,促进血液循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手法复位 活血化瘀汤 伤锥前缘高度 凸Cobb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