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化学DNA传感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消耗低及简便易用等优点,能够对特征DNA序列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因此电化学DNA传感在食品安全检测、医学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目的:设计基于六轴姿态传感的患者跌落报警系统,监测患者住院卧床或病房活动期间发生跌落的事件。方法:采用基于六轴姿态传感测算功能,通过六轴姿态传感和Zigbee模块搭建的物联网平台,组成医院病房的患者跌落自动报警系统。采用Arduino作为硬件开发平台,通过I~2C总线方式获取患者佩戴的传感数据,并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值滤波的方式进行姿态解算。结果:实现对患者当前姿态的识别,同时对突发的跌落事件进行及时报警,协助临床工作人员更好的对患者进行监护。结论:设计的患者跌落报警系统基本实现对患者跌落情况的监测与报警功能,但存在偶发性误判与佩戴硬件体积过大的问题,计划通过改进算法与硬件平台,以提升系统的实用性。

  • 标签: 六轴姿态传感器 物联网 Arduino平台 姿态解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中一次性压力传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22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连接人工气道气囊与三通,气囊压力表与三通一端相连接,另一端接一次性压力传感,同时与心电监护仪相连接,对气囊压力予以持续监测。对不同监测方式获取的气囊压力值予以实时记录,并对比差异。同时,将压力传感置于不同的气囊水平,即低于气囊10cm、气囊20cm、气囊50cm与高于气囊10cm,气囊20cm、气囊50cm,对气囊压力予以监测,对压力传感位置对气囊压力产生的影响予以分析。结果气囊压力表监测的气囊压力略微高于一次性压力传感监测的气囊内压力,一次性压力传感处于气囊上下50cm范围的时候,不会对气囊压力产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中一次性压力传感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持续、准确的对人工气道的气囊压力予以监测。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囊压力 监测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应用
  • 简介:介绍双目视差立体视觉原理和实现立体视觉的常用技术.详细说明了基于立体显示的立体视觉实现技术原理,并对软件编程所涉及接口函数作一说明,并在立体显示上实现三维模型立体显示.最后讨论了该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其发展前景。

  • 标签: 双目视差 立体视觉 网格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①云南景谷特大洪涝灾害7月31日,云南省救援人员正在营救泥石流中的被困民众。7月30日23时至31日6时,云南省景谷县境内突降单点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洪涝灾害。

  • 标签: 视觉 洪涝灾害 云南省 救援人员 泥石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能感觉大千世界,主要依靠视觉。众所周知,视觉的产生必须有光的存在,光如此不可或缺,只是有益而无害吗?并不尽然。

  • 标签: 隐形杀手 视觉 蓝光
  • 简介:视觉,不仅关系到婴儿(1周岁以内的宝宝)能否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还影响到婴儿日后所有动作的发展。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能感受到光,出生一个月左右能看见20厘米内的物体,大约1岁上下就可以发展到接近成人的视觉功能,所以l岁前是孩子视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婴儿由于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因此为他(她)们检查视力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 标签: 视觉功能 婴儿 语言表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感技术的智能床系统作为一个能对人们健康进行检测的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亲来和重视,目前,我们医院的智能床动态监测系统,能实时监测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动,睡眠等。同时,随着生命体征动态监测系统的应用,也将大大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护士无需在影响病人休息的情况下就可以立即监测到病人当前各种情况,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也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其他任务。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采集多种生命体征及睡眠质量等多功能监测系统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便捷。

  • 标签: 传感技术的智能床 临床的应用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双通道视觉光学质量分析系统(OQAS)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择93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于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月应用双通道OQAS评价患者视力情况以及点扩散函数(PSF)、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MTF截止空间频率(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R)、OQAS值OV100%、OV20%和OV9%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情况明显改善,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31,P<0.05)。治疗后,患者OSI、PSF和OV9%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2,F=9.102,F=5.029;P<0.05);而在MTFcutoff、SR、OV100%、OV20%的比较中均无差异。MTF为5cpd和10cpd时,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3个时间点的MTF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9,F=4.039;P<0.05);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分别在5cpd、10cpd和15cpd的MTF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29,F=6.921;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能够较好的评价患者的视觉质量,能够客观上反映患眼的像差、散射和衍射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 视觉质量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视觉文化视角下的医学影像进行分析。方法在视觉文化的视角下对医学影像进行观察和分析,对视觉文化视角下医学影像的特点进行查看。结果医学影像是视觉文化中最惊人的特征之一,其具有良好的审美价值和医学价值。结论视觉文化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医学影像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也处于不断的进步当中,打破了人们的视觉局限。

  • 标签: 视觉文化 医学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焦点人工晶体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2例(98眼),分为两组。观察组61眼,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对照组37眼,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所有病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定期随访远、近视力,最佳远、近矫正视力、调节力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远视力和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矫正近视力及调节力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远、近视力及调节力,功能优于单焦点人工晶体。

  • 标签: 多焦点人工晶体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头痛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其发病原因总体来讲比较复杂。因为有些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引起头痛。整体来讲,由于颅内外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的头痛,称“质性头痛”;若无实质性病理变化的头痛,称“非质性头痛”。

  • 标签: 中医 推拿 治疗 头痛 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