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2.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3.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4.图、表中的量和单位应量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单位符号前的数字最好为0.1-1000间的整数或小数,

  • 标签: 法定计量单位 量符号 论文写作技巧 组合单位 缩写符号 文中
  • 简介:1.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2.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3.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

  • 标签: 计量单位 论文写作技巧 组合单位 缩写符号 量符号 文中
  • 简介:目的C统计量是评价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区分度的常见指标,然而,目前对C统计量的算法仍存在争议。本文将探讨C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及其SAS实现,为编程输出Cox模型的C统计量提供参考。方法运用PHREG过程估计研究观察期末的累积生存概率,判断实际生存时间与预期生存函数是否同趋势,并以此计算C统计量及其95%置信区间。以某注册登记研究为例,评价年龄、血压和心率对急性心衰患者出院后30d死亡率的预测区分度。结果研究共纳入2836例急性心衰患者,年龄、基线收缩压和基线心率对出院后30d死亡的影响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其中年龄(单位:岁;风险比(hazardratio,HR):1.02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22~1.037)和心率(单位:次/分;HR:1.011;95%CI:1.007~1.014)为危险因素,收缩压(单位:mmHg;HR:0.992;95%CI:0.989~0.995)为保护因素。模型C统计量达到0.638(95%CI:0.570~0.704),可见模型具有一定的区分度,使用SAS程序能够得到所需结果。结论C统计量是评价模型区分度的良好手段,并可以通过SAS程序求得。

  • 标签: 统计学 非参数 模型 统计学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摘要现场流行病学操作模式以现场流行病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为学术基础,主要通过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监测、预报、现场调查和控制措施而实现。

  • 标签: 现场流行病
  • 简介:目的评价献血前宣教在现场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枣庄中心血站和市区内各个献血点的符合献血要求的无偿献血人员520名。将在中心血站进行过献血前宣教、采血由进行宣教的专业医护人员完成,采血后进行人文关怀及随访的献血员260名作为试验组,在市区内各个采血点随机采血的献血员2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献血员的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血过程中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献血员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员紧张恐惧、晕针晕血、不适感的发生率(12.30%、5.77%、18.08%与65.32%、13.84%、77.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献血员皮下青紫、肿胀疼痛、出血、静脉炎的发生率(8.07%、4.61、2.31%、0.77%与39.23%、21.15%、10.77%、3.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献血员的满意度(8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员进行献血前宣教可使采血成功率高,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各种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现场采血 操作行为不当 纠纷 服务意识
  • 简介:摘要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能预防检验事故发生,提高检验水平和医院综合效益。为促进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得到有效利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相应对策,明确管理内容、实施管理方案、优化管理体系、进行动态管理,并提高员工素质。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采取对策,促进5S现场管理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实现提高管理水平和检验科服务质量的目的。

  • 标签: 5S现场管理 检验科 管理方案 动态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播因素和扩散方式分析,探讨疫情控制的难点。方法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明确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描述病例三间分布特征,重点分析可能的传播因素与该起疫情间的关系。结果该起水痘暴发的总罹患率为1.90%(34/1793),罹患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波及全校2个年级的3个班,呈现明显班级聚集性。该起疫情为人与人接触传播,共持续21d,出现2个发病高峰。日常接触促成在首发病例的班级内传播,未及时有效落实隔离措施,是该起水痘在班级内及同楼层相邻班级内传播的原因。结论水痘潜伏期长,传播易于实现,隔离措施难以落实,是学校常见的传染病。跨班级的疫情传播一旦形成,一般性的控制措施很难在短时间奏效,极易引起暴发或聚集性疫情。

  • 标签: 水痘 暴发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