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构建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以提高临床护士在老年护理领域的服务质量和效果。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包含四个层次、十二个方面的老年护理能力分层标准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具体阐述和解释。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望为临床护士老年护理能力培养和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临床护士 老年护理 能力分层 标准体系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变化,畜牧业的医疗手法也在持续提高,畜牧业是我国发展一项重要工作。为有效防控疫病,要重视畜牧兽医管理工作的进行,切实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加强畜牧兽医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探索和研究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出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畜牧业 兽医管理 疫病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专科护士对骨科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本院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由骨科专科护士为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Barthe指教与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arthe 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也相对较高(p<0.05)。结论:骨科专科护士对骨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影响较大,能够增强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临床应用价值比较突出,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骨科专科护士 骨科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南通市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查找短板弱项,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4月至5月以问卷星在线调查的形式,对南通市疾病预防控中心以及7个县(市)区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疾控机构共有在岗职工8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21人,占84.13%。博士1人,本科最多,占92.75%。高级职称最多,占31.21%。均有人专门负责应急工作,但仅有4家疾控机构有独立的应急办,共有284人从事应急相关工作,实验室人员最多,占32.75%。284人中,学历以本科为主,占68.31%,职称以中级和初级为主,占60.92%,专业以预防医学为主,占48.59%。仅如东县和通州区有应急指挥决策系统。2020-2022年仅2家疾控机构修订了预案。各地均建有应急专家库和应急队伍,应急队伍以专业技术人员居多,5家疾控机构有应急后备队伍。2020-2022年各地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传染病类事件居多,共58起,发病人数共3804人,无人员死亡。8家疾控机构均有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检测人员中培训合格106人,实验室现有设备1494台,正常运转率为95.38%。2020-2022年8家疾控机构均无卫生应急相关的研究课题。结论 南通市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各项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

  • 标签: 疾控机构 卫生应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影响。方法:从2019.05~2022.06这段时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随机选取100例展开研究,以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分成2组护理,对照组患者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样5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对2组患者生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临床实施早期康复的效果最佳,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提升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 脑梗死 生活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于临床医学的毕业生工作调查分析,高职高专的临床医学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高职高专生应当将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上升到人生的规划中,将其运用到学习临床专业上和学生自身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的主观性。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 标签: 临床医学 学习 职业关键能力 建议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并分析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10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吉林省Y市一所综合性大学护理学院二年级119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和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结果: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82.97±24.57(131~253)分,其中各维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耐心5.67±0.94(26~70)分、理解5.09±0.91(37~98)分、勇气4.24±0.88(13~85)分。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包括民族、学习成绩、与父母的关系及联系频率(P<0.05)。结论: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较低,亟待提高。建议护理教育者须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升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人文关怀能力 护生 现状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家庭作为一个小的社会单位,会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工作和生活。由于传统观念的改变,家庭这一社会小单位的意义从私人领域转向了公共领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这种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中,家庭发展能力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各个学术界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生育控制后,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再次受到关注。

  • 标签: 计划生育政策 含义 家庭发展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是药品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手段,它在对药品质量进行准确判断、有效防范药品质量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保证药品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提高我国药检实验室工作质量是保证我国药品质量的关键。药学实验室的能力鉴定是通过实验室间的比较来判断其是否具备相应的鉴定能力,是检验单位参与并维护国际互认协定所必需的一项工作。

  • 标签: 药品检验 检测机构 能力验证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药品检验质量控制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在医药行业中,药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对药品的检验质量控制非常必要。为了提高医药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能力,开展能力验证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能力验证是通过评估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判断其是否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药品检验。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可以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药品检验检测机构 能力验证 质量控制 要点
  • 简介:摘要:老年人不寐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发病率在我国老年人群中高达60%,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本文从中医治疗不寐的原理出发,详细探讨了中药、针灸、生活方式调整以及意念导入疗法等中医治疗方法,并强调了进行全面能力评估的重要性,以确保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和安全性。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能力评估师可以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对中医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监测治疗效果,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老年人能力评估 不寐  中医诊疗
  • 简介: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群体不明原因疾病、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或者其他可能会造成公众身心健康损害的事件。由于其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在救治中存在巨大的阻碍。护士作为患者的主要接触者以及参与医疗救援的主力军,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态度直接影响着事件的进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评估、判断、减少蔓延、后续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有研究表明,护士的应对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知识技能有待提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医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学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培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具体因素。方法:在三甲医院急诊科选出50名护士,结合核心能力考核结果分为高分组(每项能力均高于85分)与低分组(<85分),比较护士在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岗前考核间隔、岗前培训等方面的占比率。结果:50名急诊科护士高分组中护师以上职称85.71%,5年及其以上工作年限94.29%,参加岗前培训82.86%,本科及其以上学历88.57%,3月以下岗位考核间隔77.14%,数据普遍比低分组高;核心能力评分均在85分以上,高分组与低分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结论:三甲医院急诊科职称高、工作年限长、定期参与岗前培训,岗位考核间隔3个月以下,文化程度高的护士普遍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

  • 标签: 核心能力 三甲医院 急诊科
  • 简介:摘要:我国医疗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人民对合理用药的需求日益增加,现高职药学学生的培养不再满足社会卫生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分析作者所在医院的高职药学学生实习培训,构建以“岗位胜任力,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懂医精药”的复合型药学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 标签: 高职药学 岗位胜任 药学服务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分组实验为原则,简列相关研究数据,对其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并深入进行探讨分析其实施性、可行性。方法 于2021.03—2022.03期间择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22名为研究对象,按照实行PDCA循环护理管理前后分为对照组(2021.03—2021.09)、观察组(2021.10—2022.03),研究期间共发生54例公共卫生事件,对工作人员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事件处理达标率等方面进行调查,将相关数据予以整合分析后,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较实施前,工作人员对信息通报、事件处理、事前处置、物资调用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且处理达标率高达52/54(96.29%),统计分析后,组间数据P值均小于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其管理质量显著提升,可在优化工作人员各项应急技能的同时,完善其工作细节与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避免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几率,有助于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 处理达标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急救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医务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从而科学化设置急诊人员岗位胜任力培训课程。方法:以27所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为总体,其中公立医院20所,私立医院7所,进行随机抽样,样本总数为510例。对长寿区基层医院医生护士的基本情况、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培训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所有急救能力项目掌握情况得分均不高,其中电除颤术、气道管理技术、团队协作能力掌握情况最差,分别为35.6分、36.6分、44.2分。调查各项目培训需求情况得分前3位是电除颤术、急诊专科理论知识、急诊常见应急预案,分别为83.7分、83.2分、82.5分,其他培训项目需求度得分均在80分左右。工作年限超过10年比例为58.8%,没有外出学习急诊急救专业知识技能比例占70.0%,日常工作中包含急诊或院前急救工作的概率为57.9%,认为自身的职业能力对患者的认同感影响很大的比例为42.9%,一般熟悉急诊工作流41.4%,自评能胜任和一般胜任急诊工作84.5%。职称、工作年限、性别均对急救能力有影响。结论:通过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急救能力现状进行调查,表明基层医院应该运用多种途径加强急诊岗位胜任力培训,提高单位整体急诊急救水平。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急救能力 认知情况 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