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预约管理是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现代B/S架构、JSP等技术的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系统的预约管理子系统。论文详细阐述了预约管理的功能分析、设计和系统实现。

  • 标签: 远程会诊 预约管理 JSP技术 B/S
  • 简介:摘要:预约管理是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现代 B/S架构、 JSP等技术的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系统的预约管理子系统。论文详细阐述了预约管理的功能分析、设计和系统实现。

  • 标签: 远程会诊 预约管理 JSP技术 B/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采用微信平台远程护理的护理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基础护理措施进行延续性护理;实验组(n=30)在常规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微信平台远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FACT-B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ACT-B评分为(101.78±11.10)分,对照组患者的FACT-B评分为(84.44±6.54)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出院后在常规延续性护理基础上开展微信平台远程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信平台 远程护理 乳腺癌 患者 疗效 价值
  • 作者: 黄寿凯1袁闻禹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 上海 200052;2.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摘 要】目的:超声诊断仪作为临床影像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掌握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超声诊断仪科学的维护保养方法,保障设备的运转安全有效,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分析超声诊断仪的故障原因,探讨超声诊断仪的维护检修方法。结果:正确使用超声诊断仪的维护检修方法可以减少和避免设备故障的产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结论:正确合理的维护检修方法可以控制超声诊断仪的维修成本,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
  • 作者: 曾明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乐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230-02随着X线、CT、MRI、放射以及分子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医学影像设备也不断完善,从而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数字医学影像设备是这些技术应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数字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使得现代医疗服务更加准确、科学,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以及医学科研工作中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现代数字医学影像设备展开综述。1X线摄影设备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CR)最早是由日本柯达企业开发的专利技术,之后日本富士公司在开发了IP专利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CR。CR主要是利用影像板来记录X射线,之后用激光激活影像版,利用专门的读取设备读出其中的数字信号,之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并成像处理。CR主要是利用成像板IP取代传统胶片,IP板是利用微量元素铕合成物制成,X线在穿过之后会产生潜影,将IP板放在扫描仪能够读取其中的信息,之后通过A/D转换器就能够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进行各种图像的处理。CR技术是将传统放射医学技术过渡至数字化放射医学的重要技术。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DR)主要是利用电子耦合装置阵列,直接利用数字X线图像采集板进行相关的信息。该技术可以分为面曝光成像和线曝光成像,将X线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进行信号转化,X线信号变为数字信号主要是利用模数转换与直接计数的方式实现。DR与CR的主要差异在于:①其直接将X线转变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号,从而取代传统的成像方法;②计算机系统能够提高图像处理的速度,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便利。DR设备能够直接将探测到的X线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无需CR设备的激光扫描以及读取设备。DR设备能够将X线曝光的图像显示自动化完成,病人在经过X线曝光之后无需特殊处理能够直接在显示器上观察到图像。2CT扫描设备CT是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主要是利用X线、γ射线以及超声波等对人体某一部位进行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分辨率高的特点,目前在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有较高的应用效果。CT诊断仪最早被研发时为4层采集,之后逐渐出现了8层、16层、32层和64层螺旋CT,最薄层厚为0.25mm。CT扫描尽可能的减小层厚主要是为了实现体素采集,从而达到最好的重建效果,从而保持各种同性体素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使用统计是掌握医疗设备使用情况,分析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医疗设备合理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提高医院医疗设备使用效率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对医疗设备统计的意义以及医疗设备使用统计的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探讨,期望对提高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 标签: 医疗设备 统计 意义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全病程管理远程智能血糖管理模式在T2DM(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实施糖尿病全病程管理远程智能血糖管理的280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诊的实施传统管理的280例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管理前、管理1月后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管理1月后FBG、2hPG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预防及处理高血糖、低血糖、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规律运动、饮食控制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全病程管理远程智能血糖管理可有效调控、降低T2DM患者血糖,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2型糖尿病 全病程管理 远程智能血糖管理 个案管理师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急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密切相关。因此急救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人管理,是抢救患者和治疗的前提。

  • 标签: 急诊科 急救设备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PDCA方法应用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效果,同时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3年6月—2017年6月期间使用的100台医疗设备所有数据指标,对所有医疗设备予以PDCA方法管理,分析经PDCA方法管理之后医疗设备档案完整率、设备运行完好率、设备运维及时率。结果PDCA方法管理实施前设备运维及时率70.00%、档案完整率92.00%、设备运行完好率90.00%显著低于实施后设备运维及时率100.00%、档案完整率100.00%、设备运行完好率9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选择PDCA管理方法进行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医院管理设备水平,确保可规范化使用、运行、维修医疗设备,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 PDCA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设备运行安全的应用方法及流程。方法通过使用过程了解和分析设备运行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结果完善的设备管理运行机制,有效的减少了因设备问题造成的不良事件。结论不断完善的设备管理运行机制能更加全面的保障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设备运行安全的应用方法及流程。 方法 通过使用过程了解和分析设备运行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结果 完善的设备管理运行机制,有效的减少了因设备问题造成的不良事件。 结论 不断完善的设备管理运行机制能更加全面的保障消毒供应中心的安全管理。

  • 标签: 质量安全排查 设备安全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2018年6月-12月本院接诊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患100例为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常规管理;2019年1月-6月本院接诊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患100例为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安全管理。分析2组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为0.0%,比对照组的6.0%低,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9.0%,比对照组的91.0%高,P<0.05。结论通过开展腹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减少感染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满意度,建议推广。

  • 标签: 安全管理 腹腔镜设备 感染 手术器械
  • 简介:目的:建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可靠性评价模型,对国产和进口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设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修复时间(MTTR)、故障程度、系统异常发生频次和设备工作年限5个层面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对比分析5个层面的可靠性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模型,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通过AHP得到可靠性评价模型定量计算的公式,并计算出理论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设计的5个层面可靠性评价指标,能够将每个指标根据自身特点划分出不同的评价等级。结论:应用AHP对5个层面的可靠性评价指标及其不同的等级进行定量计算,为国内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可靠性对比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 可靠性评价 指标 模型 层次分析法
  • 简介: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故障数据的自动采集,解决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可靠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设备故障数据难获取、真实性差及有效性低等问题。方法:采用图像识别中预处理、模板识别及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分析上传视频,完成数据清洗工作,建立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变换和数据归约完成整个数据预处理过程;利用模板匹配技术获取开始照射时间、结束照射时间及回复照射时间等可靠性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结果:通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故障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了故障信息实时采集,确保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在海量数据中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和智能化处理。结论:利用图像采集器和图像识别技术完成故障数据的自动记录和分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可靠性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 可靠性评价 故障数据 自动采集
  • 简介: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安全性检测,保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安全性检测步骤和评价方法,分析评价5种不同品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机械精度、输出剂量和射野输出均匀性等指标。结果:经对5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检测,其等中心精度、光射野一致性、射野输出均匀性以及机架角度改变情况下的X射线输出剂量存在明显差异;而治疗床、治疗头及机架机械精度、输出剂量以及不同剂量率下X射线输出剂量差异不明显。结论:制定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安全性检测评价方案,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测,可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提供保障。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 安全性检测 国产放射治疗设备 进口放射治疗设备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关于精细化管理手术室仪器以及设备的管理讨论。方法梳理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手术室仪器设备相关的主要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实行干预,从而对比干预前后的手术室仪器设备现有问题进行发生状况的对比,以及对于干预前后护士对仪器设备考量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实行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的计划后,所发生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干预后效果明显低于干预前效果(P<0.05);护士通过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考量发现,其干预后效果明显高于干预前效果(P<0.05)。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改善了手术室设备现有的不合格的情况,有利于保证各项手术能够进展顺利、提高手术质量及延长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手术室仪器设备 管理
  • 简介:摘要SPOC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互联网+学习模式,《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交叉型、应用型课程,涉及电子学、物理学和成像原理,学习内容抽象,艰涩难学,基于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SPOC课程的优势,把握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建立系统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互助学习的能力。本文剖析了医学影像设备学开展SPOC课程的实践,旨在总结经验为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师生提供借鉴。

  • 标签: 高职高专 医学影像技术 SPOC 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