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经分娩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初产产妇的临床资料90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的会阴情况及分娩不良结局的差异。结果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分娩初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和会阴Ⅰ度裂伤率显著高于传统组,Ⅱ度、Ⅲ度裂伤率及会阴侧切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可提高初产妇会阴完整率,减轻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 经阴分娩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痰或肺泡灌洗液荧光定量TB-DNA、结核菌噬菌体检测结核菌及T-SPOT多指标联合检测在菌肺结核诊断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诊疗的患者223例,分为初治的菌肺结核组108例、初治的菌肺结核组55例和非肺结核病组60例。对入选患者进行常规检测,同时进行血T-SPOT、结核菌噬菌体检测结核菌和痰或肺泡的灌洗液TB-DNA;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记录、分析,研究以上3项检查的单项特异性和敏感性,及3项检测结合的诊断价值。结果3项检查每个项目检查的特异性均达到了90%以上,菌肺结核组和菌肺结核组的阳性人数都远大于非肺结核组的人数,3组比较差异明显;联合检测指标的增加,菌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也随之增加。有T-SPOT参与的检测其阳性率都高于没有T-SPOT参与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在菌肺结核组和非肺结核组同时阳性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的检查、结核菌噬菌体检测结核菌和TB-DNA的检查多个项目指标联合检测比单一的检测更能提高菌肺结核的诊断敏感性,其中含有T-SPOT检查参与的结合检查更可以提升菌肺结核的检查率。

  • 标签: 菌阴肺结核 T-SPOT检测 TB-DNA检测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GIT960快速培养在涂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应用意义。方法分别采用MGIT960快速培养和改良罗氏培养对119例涂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分枝杆菌培养,对比分析实验结果。结果MGIT960快速培养的阳性率为27.7%,平均生长时间为12±6天,改良罗氏培养的阳性率为21.0%,平均生长时间为34±9天,两者相比较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结论在涂肺结核患者诊断MGIT960快速培养具有比传统改良罗氏培养更快速、简单、灵敏度高的优点。

  • 标签: MGIT960快速培养 涂阴肺结核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100例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进行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的病例数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50例,对照组为5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是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的方法,把50例实验组的患者进行超诊断的结果和患者发生早期宫外孕的发病机制进行相关对比,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一般的治疗方法。从而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以及统计,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以及手术等方面的数据没有很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50例实验组早期宫外孕患者被证实为宫外孕的有40例,超的正确诊断率为92.4%,误诊率为7.6%;50例对照组早期宫外孕患者被证实为宫外孕的有40例,超的正确诊断率为65.7%,误诊率为34.3%.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被诊断为早期宫外孕的患者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症状表现其一,阴道流血(20例,占11.5%),其二,下腹疼痛(20例,占11.5%);其三,附件包快(10例,占5.54%);其四,停经(30例,占35.6%)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诊断早期宫外孕具有很高的临床利用价值,也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方式方法,可以受到广泛的推广以及利用。

  • 标签: 宫外孕 阴超超声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补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8例高血压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按照抽签法分组,研究组24例患者实施补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66%、舒张压(79.55±4.01)mmHg、收缩压(110.66±6.65)mmHg均更佳,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补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气两虚心悸患者通过中医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气两虚型心悸患者资料7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西药盐酸美西律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中药炙甘草汤加减量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81.0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气两虚型心悸患者采取炙甘草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早搏次数,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药物不良反应少,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气阴两虚型 心悸 中医 炙甘草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充血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超测量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根据射血分数分为LVEF异常组和LVEF正常组,分析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以及评估临床疗效的价值。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LVDd(52.4±11.6)mm接近正常值的上限,LAD(47.6±9.9)mm显著高于正常值,LVEF(37.9±11.3)%显著低于正常值。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例患者LVEF正常,平均(64.1±13.6)%,48例患者LVEF异常,平均(33.5±10.3)%。治疗前后,LVEF正常组患者LVEF变化不明显,而LVEF异常的患者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结论心脏彩超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具有无创的优点,还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效果的可靠检测指标。

  • 标签: 心脏彩超 慢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 简介:目的了解血培养阳性标本的菌群分布及报时间,为实验室病原菌诊断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5—11月某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血标本,记录血培养报时间并将所获得病原菌鉴定至菌种。结果从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1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1.85%,革兰阴性杆菌占57.32%,真菌占10.83%。培养阳性病原菌及其报位时间分别为:肠杆菌科细菌0.50d,非发酵菌0.63d,肠球菌属0.60d,链球菌属0.80d,葡萄球菌属1.01d,真菌1.44d。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报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肠杆菌科细菌、肠球菌属、非发酵菌属、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真菌。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均在4d内仪器阳性报警,大多数病原菌在1d内报阳性。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菌群分布 报阳时间 中位时间
  • 简介:目的观察炙甘草汤治疗气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气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对照组102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炙甘草汤治疗,两组均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平均心率、减轻室性早搏负荷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炙甘草汤治疗气两虚型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 标签: 炙甘草汤 气阴两虚证 室性早搏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纳入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厄贝沙坦片及中药安慰剂;给予研究组患者基础治疗联合益气养通络法。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指标及肾功能指标均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的S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糖指标及肾功能指标的BUN无差异(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益气养通络法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益气养阴通络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亏虚型慢性胃炎患者接受益胃汤与芍药甘草汤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了解益胃汤与芍药甘草汤对患者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03日-2016年10月08日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胃亏虚型慢性胃炎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40例病患进行益胃汤与芍药甘草汤,而常规组40例则进行西药治疗,对比常规组和干预组的病患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95.0%病患治疗有效,常规组77.5%病患治疗有效,干预组病患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胃亏虚型慢性胃炎病患进行益胃汤与芍药甘草汤,能帮助病患提升疗效,有助于患者降低虚火,值得推广。

  • 标签: 益胃汤 胃阴亏虚型慢性胃炎 芍药甘草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养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西药联合养通络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74%VS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FBG水平均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FBG水平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糖水平,取得显著地临床疗效,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养阴通络汤 西药 糖尿病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生津疏肝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1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对照组107例。治疗组患者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征得患者同意,口服养生津疏肝汤(中药组方香附、生石膏、黄芪、红花、天花粉、赤芍等)。水煎服,1日2次。治疗1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一次30mg,一日3次,格列吡嗪片,一次5mg,一日3次。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为2.8±0.9天,对照组为7.5±1.1天;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为5.8%,而对照组为35.2%。结论养生津疏肝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可取得显著的降糖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养阴生津疏肝法,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扶法对妇科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妇科诊治疾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中医扶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显效32例(64.00%),有效16例(32.00%),无效2例(4.00%),总有效48例(96.00%)。结论中医扶法对妇科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扶阳法 妇科各类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旨在观察温阳益气养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中医院内科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接收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温阳益气养活血方干预治疗,经过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肢水肿、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咽干口渴及面色晦暗等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手段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面肢水肿、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咽干口渴及面色晦暗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结论通过温阳益气养活血方通过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养润燥的治疗原则干预2型糖尿病肾病不仅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减退,促进患者康复进程,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彰显了中医药在治疗危急重症疾病中的突出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温阳益气 养阴活血 活血化瘀 2型糖尿病 肾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肠梗阻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2015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肠梗阻术后患者,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的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结果以及临床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得长于观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肠梗阻术后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肠梗阻 术后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超探头经腹部探测,对诊断盆腔粘连导致高位输卵管患者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21例临床高度怀疑输卵管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经阴道检查因盆腔粘连而导致输卵管位置较高,双侧附件显示不清,改用超探头经腹部探测。结果经阴道探测均未显示异常回声包块,后改用阴道探头在腹部探测,19例在腹部均可见异常回声包块,其诊断符合率达90.5%。结论超探头经腹部探测是经阴道探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提高了高位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阴超探头 高位输卵管妊娠 异常回声包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9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补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脑梗塞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干预前后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相近,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液流变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液流变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西药 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还五汤加味联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确诊为脑梗死的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使用补还五汤加味联合针灸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12%,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还五汤加味联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干预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推广运用。

  • 标签: 补阳还五汤加味 针灸 脑梗死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扶”理论作为完整的中医学术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探究,并发扬光大,造福患者。肖泓教授师从于吴佩衡“扶”学术流派第一继承人吴生元教授,尽得其传,熟谙其师辨证及用药经验,杏林探法三十余载,临床运用“扶”理论诊治慢阻肺经验丰富。现总结肖泓教授运用“扶”理论诊治慢阻肺的经验,以兹同道参考交流。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ldquo 扶阳&rdquo 理论 肖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