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乙型肝炎由乙肝病毒引起,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慢性HBsAg的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HBeAg阳性(简称双阳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因此,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群中大量乙肝病毒慢性携带者形成的重要原因,不仅可成为社会上的传染源,而且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 标签: 父婴传播 乙肝病毒 母婴 阻断 婴儿 孕妇
  • 简介: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减肥手术可帮助一些重度肥胖者降低至少33%患癌症的风险,尤其对与肥胖有关的几类癌症,包括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和结肠癌有效。

  • 标签: 减肥手术 癌症 概率 子宫内膜癌 肥胖者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啼哭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1月-2021年06月间足月分娩的200例新生儿为受试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皮肤接触,研究组新生儿则在其基础上加以每日与父亲皮肤接触1小时。观察并对比两组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啼哭持续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呼吸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及啼哭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均

  • 标签: 父婴皮肤接触 生命体征 啼哭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婴传播方法,主要选取了30个孕妇丈夫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丈夫的血清呈现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形式,而孕妇则不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在受孕之前注入乙肝疫苗,使疫苗免疫至抗-HBs(+)之后再进行妊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自怀孕20周的时候每隔四周就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到产前。实验主要采用的是对照的方式来进行,可以选取入院的没有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夫妇为参照对象。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剂的新生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对照组,且免疫力也相对较强。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在孕前和孕期都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父婴传播 预防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免疫阻断乙肝病毒婴传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筛选孕妇丈夫血清乙肝病毒、孕妇无乙肝病毒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对照组在产前进行常规性检查和监护,观察组孕前以乙肝疫苗(HBVac)免疫至抗-HBs(+)后再妊娠,在孕妇怀孕后30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两组新生儿的乙肝病毒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检出率为68.9%,观察组的检出率为86.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HBs阳性指标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获得免疫后,能明显降低新生儿的乙肝病毒阳性率,保证患儿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父婴传播 预防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2015-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户籍居民的四类慢性传染性疾病的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为评价张家湾镇户籍居民四类慢性病的防控情况以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2015-2019年登记在北京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资料,计算张家湾镇慢性病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的构成比与标化死亡率;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早死概率,并运用JointPoint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5-2019年张家湾镇户籍人口慢性病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年均粗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标化死亡率从2015年的366.79/10万下降至2019年的340.32/10万。2015-2019张家湾镇户籍人口四类慢性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早死概率由2015年的10.85%上升至2019年的12.71%,以此速度进行推算,张家湾镇户籍人口四类慢性病总早死概率尚不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结论 2015-2019年张家湾镇四类慢性病的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不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仍是影响张家湾镇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主要对这两类慢性病进行干预,才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 标签: 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早死概率 “健康中国2030”
  • 简介:由瞿佳、金子兵领衔的温州医科大学科研团队近日宣布,在针对早发型儿童高度近视(更少环境因素作用)研究中,发现全新的早发型高度近视致病基因BSG;同时发现,引起儿童高度近视新生突变概率与患儿父母的生育年龄成正相关。

  • 标签: 高度近视 概率 晚育 男性 科研团队 医科大学
  • 简介:患了乳腺增生的女性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乳腺增生是否会发生癌变。笔者认为,轻度的乳腺增生和癌症并无关联,有乳腺癌家族史、内分泌失调(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女性要小心,没生过小孩、月经开始早于12岁或绝经晚于52岁,晚婚、少育、初产年龄大于35岁及哺乳时间短的女性都是乳癌的高发人群。大城市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小城镇和农村。

  • 标签: 乳腺增生 癌变 概率 内分泌失调 癌家族史 高发人群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文章分析了SOMATOMPLUS4的NVRAM故障原因,并介绍了该故障的排除方法.

  • 标签: 错误信息 硬盘 存储器
  • 简介:摘要简要阐述了飞利浦DR使用中出现的一些故障和排查过程。介绍了DR保养的一般方法和平板探测器的校准步骤。最后强调做好设备日常保养可减少故障率,确保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设备良好运行。

  • 标签: DR 平板探测器 校准 维护 限位弹簧
  • 简介:患者,男,23岁。2003年8月5日就诊,主诉右颌下肿痛20天。1年前自觉口含花籽(花籽短细长形)时花籽经舌下导管开口进入颌下未能排出,也无不适未进行治疗。20天前右颌下出现肿胀,略有疼痛,进食时肿胀增大明显,进食后肿胀逐渐缩小。

  • 标签: 颌下腺异物 挤压 进食后 经舌下 肿胀
  • 简介:摘要磁共振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具有组织分辨力高,显示病变敏感,无幅射危害,安全无痛苦,可以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及任意角度平面直接成像,也可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显示血管、胰胆管、输尿管等许多优点1-2。现将在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参考。

  • 标签: 核磁共振 故障分析 解决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向丙熙刘明周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宣汉县中医院四川达州63615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110-01CT(COMPUTEDTOMOGRAPHY)指的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主要是运用射线、超声波配合上灵敏度更高的探测器对于人员的指定部位进行反复的断面扫描。因为CT技术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清楚等特点,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在医院的疾病检查过程中。CT使用X射线束对于人体部位的一定厚度进行扫描,由探测器对于穿透过人体的X射线进行接收。使其转变为可见光,经过数字转换器录入到计算机进行处理。计算机形成的图像的处理可以分成很多相同体积的长方体,被称为体素。计算机通过计算将得到的每个体素的X射线衰减系统或吸收系数排列为数字矩阵,先将其储存与计算机中的磁盘之中。经过模拟转换器使得数字形成不同灰度的小方块的像素。按照相应的矩阵进行排列,这就是CT图像的形成过程。像素的X射线吸收系数经过数学方式计算,而X射线的吸收和穿透率也可以进行测量和计算。电子计算机对于数据进行处理之后绘制成为图像,对于人体的病变状况进行展示。1CT对于人体损害原理分析X射线属于高能粒子,在扫描穿透人体时会对于细胞代谢和细胞功能造成一定的破坏。实际上,CT检查的X射线计量非常的小,对于人体只会出现非常短期的作用,随着人体细胞更新以及机能自我恢复,对于人体损伤会逐渐消失。假如X射线的剂量过大,就可能对于人体的基因造成损伤。X射线使得人体基因序列发生突变,进而可能导致各种有害的生物效应。随着辐射剂量的逐渐增加,生物负面效应出现的概率也会快速攀升。X射线导致的生物效应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是我们熟知的致癌,还可能对于人体造血功能、生殖健康、生长发育、激素调节等方面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2做一次CT对于人体致癌概率有多大?患者在接受CT检查过程中,仪器不可避免的会释放一定量的电离辐射。这些辐射理论上可能会导致人体基因出现突变,进而可能出现各种遗传性疾病。在人体细胞正常的情况下,接收电离辐射就可能导致癌变。CT检查可能会加大人体细胞癌变的概率,但是不会经过一次检查就出现癌变的情况。在实际的CT检查过程中,只要检查人员对于检查设备进行操作合理,就可以将人体接受的射线剂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会非常的微小。患者和医生都要清楚,如果滥用CT检查就可能使得致癌风险突增。X射线过量辐射会导致白血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CR技术应用于大样本低概率细菌检验项目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体检者的肛拭样品23070份,采用PCR技术联合细菌培养、分离、生化检验以及血清鉴定进行细菌检验。结果本组23070份样品经PCR检测显示112份为阳性,阳性率为0.49%;PCR工作时间仅为传统法的26.02%。结论PCR作为大样本低概率细菌检验的过筛手段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细菌检验 大样本 PCR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CT机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科室,CT机是一种用来产生X射线的设备,是一种放射学成像方法,它全称为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因为它可以无创地对人体骨骼结构进行检查,因此它成为医疗上不可或缺的影像诊断设备。

  • 标签: reset 扫描 X射线发生器 管电压 管电流 旋转阳极 逆变器 导光束 渗油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替罗班对未实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34例。观察组实施替罗班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发生率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病例,观察组应用替罗班少量出血例数较多(8.8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8.82%)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44.1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班对未实行早期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常规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非介入治疗 非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