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最热的季节,祖国医学很早就把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认为其皆为致病的外因。夏季由于气温高,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遭到破坏,容易引起许多症状或疾病,所以夏天尤其需要加强卫生保健。高温对人体造成的影响有:高温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稳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大量出汗 卫生保健 祖国医学 高温影响 水分再吸收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到医院眼科就诊的老年性黄斑变性病人也多起来了,该病视力损伤大,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咨询该病的人比较多。老年性黄斑变性也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中心视力下降的致盲性眼底退行性病变。该病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目前已成为50岁及以上人群重度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视力损伤 老年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 人口老龄化 退行性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近年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形螨流行情况进行调查时,为寻找便于定量、安全、简便的形螨病诊断方法,我们采用透明胶带法(粘贴法)与习用的“挤压法”对比检查寄生人体的两种形螨,同时作白天与夜晚检查效果观察,具体如下。

  • 标签: 粘贴法 两种方法 总感染率 挤压法 蠕形螨病 在校大学生
  • 简介:  寄生于人体的形螨有毛囊形螨(demodexfolliculorum)和皮脂腺形螨(demodexbrevis)[1].D.f寄生于皮肤较为表浅的毛囊部位,常颚体朝毛囊底部,且有群居现象;D.b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寄生于皮肤深部的皮脂腺内[2].形螨昼夜均可逸出皮肤表面,且以雌螨为主.但D.f与D.b的逸出高峰不同,前者的逸出高峰为10:00~18:00,后者的逸出高峰为22:00~2:00.……

  • 标签: 大学生蠕 形螨 情况调查
  • 简介:很多人认为,感冒是由于天冷而引起的,夏季一般不会患感冒。其实不然。夏季气温高,人体出汗过多,体力消耗较大,加上睡眠不足、过食冷饮、冷水洗浴、久开空调或久吹风扇等,反而更容易反复着凉,导致夏季感冒。

  • 标签: 热伤风 高温 夏季感冒 夏季气温 出汗过多 体力消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甲硝唑治疗面部形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面部形螨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液氮冷冻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7.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面部形螨病患者实施液氮冷冻联合甲硝唑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液氮冷冻治疗 甲硝唑 面部蠕形螨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临床特点以及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0年2月所确诊收治的20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以及叶酸的浓度,对16例患者的肌电图进行检查,对11例患者的脊髓MRI进行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显示有12例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剩余8例正常。有10例患者的肌电图显示异常。3例患者的脊髓MRI检查显示脊髓后索异常。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异常、痉挛性瘫痪以及共济失调等。经过6个月时间的治疗,有17例患者的症状有了一定的缓解,3例患者的症状得到部分改善。结论维生素B12的缺乏是患者发生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重要原因,但仅仅凭借血清维生素B12并不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机体是否真的缺乏维生素B12,对于维生素B12水平正常的患者,院方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征来诊断,以免发生误诊。

  • 标签: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 临床分析
  • 简介: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每天补钙800毫克以上与老年黄斑变性(AMD)的发病率上升存在关联。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指出,与不补钙的调查对象相比,自述钙摄人量最高(每天摄入量大于800毫克)的20%的调查对象被诊断患有AMD的可能性高出85%,而较少的每日钙摄入量与AMD风险之间则不存在任何剂量,反应关系。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存在一个补钙量的临界值,高于该值会导致患AMD的风险上升。”

  • 标签: 老年黄斑变性 补钙量 钙摄入量 AMD 研究人员 加州大学
  • 作者: 牛思明(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瓦房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79岁男患,以“手脚麻木,走路不稳一年半,加重一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一年半前无诱因出现走路不稳,踩地像踩棉花,穿拖鞋掉了不知道,不敢走夜路,伴有手脚麻木感,未诊治,近一个月上述症状加重,行走费力,像醉酒一样,自己不敢走路。求治入院,病来饮食差,二便正常,睡眠良好。既往史:二十余年前被诊为胃炎,曾有贫血病史(具体不详),平素时有返酸、腹胀,长期口服法莫替丁和气滞胃痛冲剂。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三十年。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双肺气肿征,余内科系统未见异常。神经系统:神志清,构音正常,记忆力定向力正常,颅神经(—),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BCR、TCR均正常,PSR活跃,ASR减弱,双babinski征(+),四肢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缺失,以双下肢为重,Romber征(+),双上肢长手套样、双下肢短袜套样痛觉减退,指鼻轮替试验尚稳准,跟膝胫试验差,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1、血常规(—),2、肝功生化(—),3、外院胸髓MRI未见异常。诊断及治疗经过:四肢麻木长手套样短袜套样痛觉减退提示周围神经受损;踩棉花感、鞋掉了不知道,不敢走夜路,四肢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缺失,以双下肢为重,Romber征(+)提示脊髓后索或后根神经结受损;膝反射活跃和病理征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周围神经、后索和锥体束共同受累符合脊髓亚急联合变性的特点,同时患者有胃病史,有过贫血史,常期服用法莫替丁,具有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故临床诊断脊髓亚急联合变性。给予VB121000ugqd.im,VB1100mgqd.im,连续两周之后改为VB121000ug、VB1100mg每周一次im。住院半月后患者深感觉障碍明显减轻,扶人可行走,一个月后可独自行走,步态稳健,临床治愈出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胃肠道内维生素B12吸收不足所造成的一种以脊髓后索与侧索及周围神经变性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过去,很多病例因症状不典型,且无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常致误诊。

  • 标签: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补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9例SC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29例患者中21例合并贫血,放射免疫血清维生素B12测定中20例低于正常值,腰穿发现脑脊液中6例蛋白轻度增高,肌电图中26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7例颈胸段磁共振检查异常,累及脊髓后索、侧索中锥体束外,还可累及侧索中脊髓丘脑束。所有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2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趋于好转。结论维生素B12缺乏是SCD的主要病因,维生素B12是治疗SCD的关键。

  • 标签: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维生素B12 肌电图 磁共振
  • 简介:摘要对住院后200例脑梗塞病人(设对照组)观察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脑梗塞病人血液呈不同程度高“高粘、凝、聚、浓”状态。提示血液流变性改变在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可做为脑血管病的先兆予测,监测指标和疗效判定依据。

  • 标签: 脑梗塞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