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细菌L型培养结果在临床感染诊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对503例患者尿标本选用普通培养和细菌L型培养方法进行检测,并对阳性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503例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细菌320株,其中普通型阳性菌95例,L型阳性115例,普通型与L型混合感染110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所得,所有细菌L型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在感染性疾病中与细菌L型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尿液L型细菌培养可提高感染细菌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感染疾病 细菌培养 细菌L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Excel绘制L-J质控图,并进行结果分析。方法将每天的质控数据录入Excel,利用Excel的函数功能计算质控数据的均值(AVERAGE或),标准差(SD或S)及变异系数(CV)。经设置后插入折线图表。结果应用Excel绘制L-J质控图,简洁美观,能及时发现失控结果并加以分析。结论利用Excel绘制L-J质控图,操作简单,适用性强,效果好,有推广价值。

  • 标签: Excel L-J质控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高于2000u/l,低于5000u/l的异位妊娠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方法,观察46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符合以下条件血清绒毛促性腺激素值高于2000u/l,低于5000u/l盆腔包块直径小于5cm,未见胎心搏动及胎芽,B超评估腹腔内出血少于200ml,患者行甲氨喋呤50mg肌注,隔日一次,分别于肌注甲氨喋呤次日肌注甲酰四氢叶酸钙6mg,治疗一周后血清绒毛促性腺激素值下降未达到15%,则再次重复上述治疗。复查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一周后下降达15%仍为治愈。结果甲氨喋呤50mg隔日肌注共两次,治愈率为93.47%,二次用药率为4.35%,总治愈率为97.82%,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8%。结论甲氨喋呤50mg隔日肌注一次,对于早期异位妊娠血清绒毛促性腺激素值高于2000u/l,低于5000u/l病例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达97.82%,毒副反应发生率低,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

  • 标签: 异位妊娠 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氨喋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2例氮气中毒患者的救治,分析氮气中毒时机体一些列病理生理反映,旨在探讨一种迅速、安全、可靠、有效的氮气中毒救治方法。方法迅速脱离现场、给氧、辅助呼吸、脱水、纠正和预防酸中毒、预防感染等。结果2例效果满意,经随访2月,未出现任何神经精神症状及后遗症。

  • 标签: 氮气 中毒 救治 体会
  • 简介:摘要HER2的基因扩增和(或)蛋白过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它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扩增及激活下游的信号转导途径等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浸润与侵袭等基因的调控。HER2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 标签: HER2肿瘤基因调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erbB-2基因蛋白肿瘤检测。方法对患者进行erbB-2基因蛋白检测。结论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临床上开始探讨血清癌基因表达蛋白作为肿瘤标志用于诊断的可能性。迄今为止,虽然已发现近l00个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仅有少数几种癌基因蛋白可在血清中检出。此项检测对肿瘤的诊断、病程监测、预后判断、发现复发和转移有较大临床价值。Bcl-2蛋白的表达见于淋巴瘤、上皮肿瘤和淋巴组织,既无器官特异性,也非肿瘤所特有。

  • 标签: erbB-2基因蛋白 肿瘤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011年以来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血常规检查的诸多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生理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人为因素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很大。结论完善制度、规范操作、提高标本质量,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可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芪、当归、灵芝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最佳浓度的选择。方法选取各种浓度的中药预处理SH-SY5Y细胞整体水平了解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来筛选最佳浓度。结果同模型组比较,黄芪浓度胞后,再加入H2O2损伤,用比色法测定细胞MTT还原率,从细0.714g/ml、灵芝浓度0.179g/ml、当归浓度0.214g/ml能减轻H2O2引起的SH-SY5Y神经细胞的损伤,明显提高细胞的存活率;结论黄芪、当归、灵芝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黄芪 当归 灵芝 SH-SY5Y H2O2 氧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