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重点讨论和研究医学美学在全口义齿前方排列的关系,美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医学美学在医疗方面占有重要位置,而口腔更为突出。口腔是人体容貌最显露的部分,任何牙颌畸形,牙列缺损、错位和口腔面部创伤都会影响功能的协调,感性的表达,更直接影响人的形象。本文结合对医学美学的认识,阐述了全口义齿前牙排列时,如何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面貌等进行排列牙齿,使义齿具有能反映患者诸因素的个性美为治疗目的,加强美学的认识,来达到全口义齿医学美学的前方排列,在治疗上即达到了义齿的治疗目的,又体现了医学美学的魅力所在。

  • 标签: 全口义齿 前牙排列个性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理论K值和酶校准品K值所测酶活性结果差异,使血清酶活性测定结果更加准确。方法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用理论K值和酶校准品的K值测定同一质控物的6种酶活性,进行偏差比较和可接受性判断。结果除AST外,其它5种酶的校准K值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都明显小于理论K值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理论K值测定结果,AST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γ-GGT、ALP、AST、ALT、CK和LDH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校准K值测定结果,γ-GGT和LDH结果相对偏差大于1/2CLIA’88(%)允许误差,不可接受,ALP、ALT、AST和CK相对偏差均小于1/2CLIA’88(%)允许误差,可接受。结论建议临床实验室使用适合生化检测系统的酶校准品K值测定血清酶活性。

  • 标签: 酶活性 理论K值 校准品K值 酶活性测定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腺样体肥大与牙齿排列之间的相互影响。首先,我们深入分析了腺样体肥大对牙齿的影响,包括牙齿拥挤、错颌和牙齿疼痛。我们引用了相关研究结果,证明了牙齿排列问题与腺样体肥大之间的相互关系。接着,我们讨论了牙齿排列对腺样体肥大的影响,探讨了是否牙齿排列问题可能导致腺样体肥大或加重其症状。我们还强调了牙齿矫正治疗在改善腺样体肥大患者症状方面的潜在益处。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的牙齿排列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而矫正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腺样体肥大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牙齿排列 牙齿拥挤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37例小肠插管内固定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患者平均年龄(45+6),术后随访2年—10年,除1例再次出现粘连性肠梗阻而行再次手术外,余患均恢复正常。结果提示该手术方法适用于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避免了再次出现肠梗阻而行多次手术。

  • 标签: 小肠插管内固定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90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内置管肠排列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并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1±3.1)h、(6.3±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8±3.9)h、(11.9±2.6)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4.4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较好。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内置管肠排列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01月01日至2017年01月27日,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结果两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值小于0.05。两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中存在一定差异,P值小于0.05。结论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还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改良内置管小肠排列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生活饮食习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玉林师范学院97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调查。结果各年级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14分。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得分情况不同。低分数(0~5分)人群中,学生年级越高,所占比例越低,而高分数(11~14分)人群中,学生年级越高,所占比例越高。大一、大二及大三年级学生中分别有93.55%,90.91%和93.94%的学生想了解更多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知识。51.55%的学生不能每天吃早餐,29.90%的学生不能定时定量进餐,23.71%的学生存在偏食或者挑食。结论应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相关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纠正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 标签: 大学生 营养知识 营养态度 营养行为
  • 简介:摘要EDTA-K2对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影响小,抑制血小板在体外聚集诸多优点,作为抗凝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血细胞计数,但引起血小板异常的粘附、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极易对检验结果错误理解、误诊,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 标签: 血小板 抗凝剂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复杂性肠梗阻的手术操作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1月来我院就诊的复杂性肠梗阻患者 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消除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腹胀消除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2.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复杂性肠梗阻患者采取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 ] 小肠内置管排列术 复杂性肠梗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DAIO )治疗中采取 传统肠梗阻手术与 小肠内排列术的疗效价值。 方法 纳入本单位 201 9 年 01 月至 201 9 年 12 月间 确诊罹患 DAIO 的 患者 70 例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分组,取其中 35 例为对照组,施行 传统肠梗阻手术;另 35 例为实验组,施行 小肠内排列术。比较两组 手术指标与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 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比较, 差异 无 统计学意义 ( P > 0.05 );实验组住院用时、术后排气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小肠内排列术治疗 DAIO 能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并发症更少,值得关注。

  • 标签: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并发症 复发
  • 简介:张大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脂血症,遵医嘱服用降压药、调脂药和肠溶阿司匹林。每日100毫克。前几天,他在一次药品广告宣传会上听人说阿司匹林可引起上消化道炎症、溃疡和出血,而服用维生素K可减轻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副作用,对抗阿司匹林引起的出血。张大爷心动了,就打算去药店买维生素K

  • 标签: 小剂量阿司匹林 维生素K 长期服用 肠溶阿司匹林 上消化道炎症 胃肠道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K1辅助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且均为全日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化痰及其它对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早晚各肌注一次肌注维生素K1注射液1。用量为1.0mgkg-1,3天为1个疗程。对2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有效率7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K1辅助治疗小儿咳嗽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 标签: 维生素K1注射液 小儿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基层应重视对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VKDB)的认识及预防。方法分析1990年1月~2010年1月1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母乳喂养14例,死亡3例,7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孕妇应营养丰富,孕妇及新生儿应常规预防用药。

  • 标签: 婴儿 维生素k 早产 颅内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复方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台盼蓝拒染法活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检测定量观察细胞凋亡及其与药物的关系。结果活血化瘀复方对K562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且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检测显示药物血清作用6h,K562细胞即已出现凋亡,100mL·L-1含药血清组细胞凋亡率较50mL·L-1含药血清组高(13.4±1.3)%vs(7.6±0.9)%,P<0.01。结论活血化瘀复方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中药复方 活血化瘀 凋亡 K56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以传统肠梗阻治疗组(n=47例)和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组(n=49例)的形式将我院收治的96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术中出血量(156.23±8.48)毫升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03±0.55)天均明显低于传统肠梗阻治疗组经过治疗后术中出血量(179.66±10.88)毫升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1±0.79)天,并且小肠内排列术治疗组经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6.12%明显低于传统肠梗阻治疗组经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17.02%(P<0.05)。结论将小肠内排列术运用到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对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缩短也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对于患者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拥有着极大的帮助。

  • 标签: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04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肠梗阻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小肠内排列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管损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中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压力。

  • 标签: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本院所收治的73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肠梗阻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几率较低,两组之间差异对比较为显著(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 标签: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